陆时年想到一个地方,以前有个客户沉迷书法,杨特助带人去过。是海城挺有名的文玩一条街,也叫“古董街”。
    到这儿后,纪南脸上嫌弃的表情终于收了收,好东西还是有不少的。也不用人介绍,自己在一个专卖笔墨纸砚的店里挑选起来。
    不久就看上了一块端砚,颜色透亮,上手细腻,品质中上。再挑了两支笔,这里的宣纸也不错,应该是手工做的。
    纪南挺满意的:“我要这些。”手里提着几样放到柜台桌子上。
    老板看着有点犹豫,“……这是我们店里最贵的几样。”
    “买。”陆时年没有一丝犹豫,只是没想到纪南还精通这些,一选就选了最贵的。
    老板麻利打包。
    纪南开心的自己拎着袋子,笑着说:“我回去写字给你看,我写得还不错的。”
    陆时年点头:“好。学过?”
    “学了十几年的。”纪南随意道。
    到家后,纪南就直奔书房,把买回来的东西一样样摆好。动笔前还有股莫名的兴奋,好久没写字了。
    泼墨挥毫,一气呵成。
    陆时年看着,不禁觉得纪南对于“不错”的标准太高了,这和他看过的名家真迹,也不差什么。
    “写得特别好。”陆时年不吝赞美,但言语匮乏,只能用最平实的语言夸道。
    纪南很高兴,还是谦虚道:“太久没练,手有点生,等我再练练。”
    他的字是大哥一笔一划压着练出来的,自然不错,在国子监时也是得过夫子夸赞的。纪南大哥,定远侯世子纪言,从小老成持重,侯府中唯一管得住他的人,对纪南来说,亦兄亦父,亦师亦友。
    “我想要一张书案。”有了笔墨纸砚,肯定要常常练字的,陆时年的书桌矮了点,他站着写字不舒服。说着还“唰唰唰”几笔画了个景朝款式的“桌子”。
    陆时年凑近看,样子有点古朴,但纪南的要求他一般不会拒绝,答应找人订做。
    纪南立刻许下一幅字的谢礼。
    转眼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纪南照常看电视,刚完成工作的陆时年也陪着看了一会。
    在播的是一部校园剧。临近开学的纪南,最近在从各种渠道了解学校生活,可是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不对劲。
    “大学都是在谈情说爱吗?”纪南疑惑。
    看着电视里亲亲热热的大学情侣,陆时年语气坚定:“当然不是!”
    这什么弱智电视剧,简直带坏人!
    “大学很开放、包容,你可以学习很多,也会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陆时年用自己的经验,耐心的给纪南讲解。
    纪南认真听讲,末了说:“时年哥,你懂的好多。”
    陆时年心情不错,难得开了个玩笑:“可能因为,我也上过大学?”
    纪南哈哈大笑,笑得倒进陆时年怀里还在笑。
    陆时年低头看怀里的男生,从他的眼里看到的自己也是满脸笑意。
    第9章 新来的同学
    金秋九月,太阳依旧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海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燥热,吹来的风都带着黏糊糊的热意。
    海城大学校门口,陆时年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真不用我送你进去吗?”
    纪南不由失笑,推着他的背往前,“你快走吧,上班要迟到了。”纪南前两天就到学校逛过一圈,很熟悉了。
    陆时年听话的走了,坐在车上时,心里还笑自己,这老父亲的心态是怎么来的?跟送小孩上学一样。
    纪南仔细对着课表找教室,到得早,还没有其他人,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从包里拿出课本,放在桌上。
    《世界通史》四个大字清晰的印在封面上。
    陆时年在开学前就帮他办好了转专业的手续,纪南现在是历史学专业大二的学生。因为上学比较晚,二十岁才上大二,基本比同班的同学大了一岁左右。
    纪南翻开课本看了一会儿,教室里陆续进来了不少人,且都在偷偷的看他,还有小声的窃窃私语。
    纪南也不在意,继续看自己的。
    “嗨。你是新来的同学吗?”
    旁边的空位坐下一个人,对他打了声招呼。纪南抬头看去,是一个满脸笑容的娃娃脸男生。
    纪南也礼貌回应:“你好,我叫纪南。”
    娃娃脸男生更高兴了,直接凑过来,“哎,我们名字好搭哦。我叫江星北,一南一北哈哈。”也不等纪南回答,接着问:“辅导员昨天通知要来一个新同学,就是你吧,你长得好好看。”
    纪南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江星北又问:“你怎么想转到我们专业的?”
    纪南认真回答:“对历史感兴趣。”
    江星北一脸感叹,“啊,就因为这转过来,毕业以后可不好就业。”又嘀嘀咕咕自己的情况,“我当初就是图轻松选的,还不用上高数课,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