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品:《犯罪现场禁止心动

    阮明栖一偏头,看着江序洲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样子,半点都不控制的乐出声来。
    江序洲、阮明栖和任献他们三个坐在警车后排。
    江序洲还坐在中间的位置,左右各一个警察,得亏阮明栖和任献没穿警服,不然他一度以为自己要被送进去了。
    “这样的体验有一次就够了,用不着太多。”阮明栖接收到江序洲警告的眼神,瞬间压住上扬的嘴角。
    脸上的笑意能收敛,眸中的笑意却是藏都藏不住。
    ……
    就在他们和辖区派出所确认完情况,一则消息冲上了热搜头条,引起了轩然大波。
    阮明栖得到消息后,一行人立马往回赶。
    “到底怎么回事?”
    人还没进来,阮明栖的声音先传了过来。
    江序洲一进门,就看到留在队里的同事各个愁容满面的样子,显然也被突发情况打的措手不及。
    “我们确定了消息发布的IP,是在案发现场,但监控录像中什么都没有拍到。”
    姚盼盼立马说明情况。
    一个小时前,清平路发现尸体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同时该内容还搭配上了好几条的高清图片。
    从照片右下角的拍摄时间水印来看,要早于警方到现场,甚至是比赵宝珍发现尸体的时间还要早上一个半小时。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组照片是通过移动端设备发出,我们尝试过寻找这个移动设备的信号,失败了。”
    江序洲眸色微动,觉得这组照片来的有些莫名。
    应时:“会是凶手拍摄的照片吗,如果是,他想做什么,挑衅?”
    说完,应时看了一眼阮明栖,他似乎在思索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随即目光看向江序洲。
    “也可能是在赵宝珍之前的,真正的第一发现者。”
    江序洲的话立马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如果是凶手,除了挑衅外似乎他并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姚盼盼提出疑问:“那如果是真正的第一发现者,那为什么不在警方在周边调查的时候把照片拿出来,而要采用网络上曝光的方式。”
    “网络曝光,以照片的内容一定会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假定是有人在凶手抛尸后拍下来照片,照片一经发出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流量和讨论度,发照片人可能想以此获得关注度,这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江序洲说:“而第二种可能,很有可能拍下照片的人不想与警方有任何的接触,出于畏惧凶手,或者是不想给自己惹上麻烦都有可能。”
    警局有监控,但凡东西要送进来都会被检查,容易有暴露的风险。
    网络上则可以通过更改IP的方式隐藏自己,虽然同样有可能暴露,但比直接面对警方要“安全”一些。
    江序洲提出的两种可能是个思路,阮明栖迅速在脑子里理清信息:“发布照片的账号背后持有人调查到了吗?”
    “是非实名制账号,还在查。”
    阮明栖沉声:“盯住这个账号,如果他是想利用案件的照片给自己博取流量,一定会有频繁的上线动作,还可能会发出更多的消息。”
    “技术组对照片分析处理,看看上面有没有遗漏掉的线索。”阮明栖说。
    如果照片是真正的第一发现者拍摄的,且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流量,那照片的发出极大可能是为警方办案提供线索。
    “有人去现场吗?”阮明栖问。
    姚盼盼:“张爽带人过去了,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热搜上的消息他们已经在想办法把热度降低下来,以免造成恐慌。
    江序洲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将网络上的图片放大最大,一点点移动画面。
    虽然发现案情的那天他也去到了现场,但并未跟着一道过去。
    尽管知道尸体是什么情况,亲眼看到未打码的照片,冲击感非常强。
    从拍摄的照片下角留下的水印来看,照片在19号的早上进行拍摄的。
    距离赵宝珍发现尸体,并报警的21号,又过了两天的时间。
    江序洲问道:“清平路段的垃圾回收时间是几天一次?”
    正凑在电脑屏幕前看照片的阮明栖听到这话,抬起头来:“夏天是一天一收,冬天是两天一收。”
    “赵宝珍每天早上都会去查看到周边的垃圾桶,抛尸不可能是前一天进行的。”
    阮明栖瞬间明白他想问什么,立马给出答案。
    江序洲:“那也就是说,凶手要完成抛尸行为,时间段只可能是在20号赵宝珍查看过垃圾桶后的那段时间,一直到21号再度去查看垃圾桶的这段时间。”
    阮明栖点头:“是这样。”
    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判断,严展的死亡时间是在18号中午到21号的凌晨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