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作品:《犯罪现场禁止心动

    江序洲莞尔:“根据尸体特征及现场痕迹分析,推断犯罪嫌疑人性别、年龄、心理状况。”
    “就以我们目前这个案子来说,现在我们调查到案件的被害人有四名,根据所找到的骨骼和尸块进行判断,被害人中除了已知身份的严展还,还有一人年龄在16-18岁,身高179cm到183cm,第三人,年龄在16-18岁,身高在171cm到179cm,第四人情况不详。”
    林培鑫顿了一下,以你看案件的角度,会怎么进行分析。
    江序洲昨天对案件的基本信息都看过了一遍,确实是有自己的想法。
    “目前四个被害人,三个身份不明,一个确定身份,在找到骨头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取DNA,但国内并没有搭建大范围的DNA数据库,在制定尸源计划中是受阻,软组织表面检查看是否有纹身或胎记线索,进行失踪人口协查通知发布,寻求社会面提供线索。”
    江序洲说:“其中一名被害人身份已确定,就能对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进行社会关系排查。”
    林培鑫点头,他们目前也确实是这么做。
    “经过调查,严展社会关系简单,存在情杀、仇杀可能性较小,关注度可适当向亲属的社会关系面偏移。”
    严展的父亲严信是警察,又是一线刑警,不排除有工作矛盾情况存在。
    “被害人尸检结果,多处骨折线,说明被害人曾在死亡前经过暴力殴打,不排除存在泄愤的可能性。”
    林培鑫立马抓住了关键信息:“所以你比较倾向杀人动机是仇杀?”
    “不,只能算可能性比较大。”江序洲说。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并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明确的作案动机,也许是无意识间撞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一时冲动之下实行犯罪。”
    林培鑫眉头皱起:“不该撞见的东西,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哪怕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案件情况,也需要根据现场或尸体的情况去推断,并给天马行空的瞎猜。
    “清平路找到尸块的垃圾桶百米之外的距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阮明栖在会议上提到过,死胡同的白墙上有喷溅状血迹。”
    林培鑫瞬间瞪大眼睛,这两天事情发生的太快太突然,临时加入的检测太多,DNA实验室那边做检测也有优先级,他倒是忘了问结果了。
    看出他的惊讶,江序洲说:“DNA实验室那边已经给阮明栖消息了,白墙上的血迹是严展。”
    所以在18号的清晨,严展一定和某人发生过什么。
    也许可能真的不存在什么矛盾,只是意外出现在那里的人,突然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最后被杀人灭口了。
    然而现在具体情况如何,他们也只能先在心中打个副稿,情况到底如何,还得等阮明栖他们在医院的调查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文洋的出现就目前案子的情况,他的存在很突兀。”林培鑫说。
    他吃泡面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案件调查了这么多天,进度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会不会是他们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所以他才会用交流切磋的方式与江序洲来了今天这么一次谈话。
    一来他是真想知道到底遗漏了什么,二来也是想看看江序洲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本事担当顾问的角色。
    可从江序洲刚刚所发言的内容,他并未察觉到任何的不对,这就是正常的办案流程。
    一条线捋下来,文洋的存在就好像证据链中多出来的线索,不断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他的存在不突兀,是我们还没找到串联起他和案件的线索。”江序洲说,“包括周灿然和那个发布线索的账号目前所有人。”
    林培鑫眉头皱起,案件串并目前看起来关联性不大,不串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给人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非常糟糕。
    ……
    走访了多家医院后,阮明栖他们在京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找到了支架登记信息。
    高海,18岁,两年前在京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成心脏支架手术。
    拿到病人的信息后,阮明栖还跟高海的主治医生了解了一些情况。
    高海的主治医生梁声刚完成一台心脏搭桥手术,长时间的保持精神紧绷的状态,使得他从手术室里出来时,疲态尽显。
    “手术很成功,病人马上就出来了。”梁声以为阮明栖他们是病人家属。
    “梁医生,我们是市公安局。”阮明栖主动自报家门。
    梁声愣了一会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看到出示的证件后,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手术室门口也不是什么说话的地方,梁声反应过来后,给他们指了个方向,让他们先去自己的办公室,自己则是先去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