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作品:《犯罪现场禁止心动

    也正因为他的身材壮硕,被投入到水泥柱里时,手臂紧贴在固定的模板上,导致皮肤裸露,散发出尸体腐败的恶臭味。
    “要将人弄进工地,避开周围人群,并且还能把人塞到灌注模型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靠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阮明栖眸色微动,在思索些什么。
    “严查一下这个工地,以及工地老板、负责人、工地工人,哪怕是只做一两天的临时工都查一遍。”
    接连发现两个尸体,未免也太过巧合了一些。
    还偏偏都避开了工地负责人,以及工人的眼睛,等到警方发现他们才知道出事了,未免太过奇怪。
    第110章
    阮明栖绕着现场走了一圈, 勘察小组在努力的提取现场存在的可疑痕迹,希望能从中找到些许线索。
    江序洲发现尸体的旁边,堆放了非常多的建筑材料, 以及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建筑垃圾, 东西摆放杂乱无章。
    此时的,勘察小组在满是水泥灰的地面上发现了滴落状血迹。
    从血迹的形状来看,在滴落时是运动状态, 有部分的血迹延伸,可以判断出大致的移动方向。
    “我们找到了用来固定的水泥柱形状的模板, 在上面找到了血迹, 以及皮瓣组织。”
    应时注意到阮明栖所看的方向, 继续说明着案件情况。
    “我们在模板的向外的一面, 找到了一枚清晰的指纹,已经做完了提取。”
    阮明栖将视线从正在取证的血迹上收回:“工地的模板一般都是很多人经手的, 指纹提取后要跟他们的指纹进行对比, 虽然不一定能够确定凶手, 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筛选一下嫌疑范围。”
    “还有一点现象非常的奇怪,在把曹宏胜从水泥里挖出来时, 他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 并且还在他的身上找到了水草和泥沙。”
    “手脚上均有明显的捆绑痕迹, 而且是两层。”应时说。
    “两层?”阮明栖有些意外, “有照片吗?”
    “有。”应时说着,一边在手机里翻找着刚刚拍摄的证据的。
    阮明栖看过后, 把手机递给江序洲查看。
    照片拍摄的很是仔细, 江序洲放大图片, 仔细查看曹宏胜手腕上的伤。
    “这个材质不是普通的麻绳吧?”照片上看不太清楚材质,江序洲抬起头来问道。
    “不是, 白色的是套有白色绝缘体胶的电源线,里面的那层才是麻绳。”应时说。
    江序洲眼眸微低,思索着什么。
    尽管有电源线和麻绳的捆绑遮挡,依旧能够看到捆绑物上有血迹。
    “这边上面有血,是手腕上有伤口吗?”江序洲问道。
    应时没想到他看的这么仔细,连细小的点都发现了:“对,林科检查过了,麻绳下面有创口。”
    “他判断死者受伤前先被凶手用麻绳进行束缚,麻绳有磨损的痕迹,并且手腕上有小面积的摩擦伤痕,均是有皮下出血点,麻绳侧边有组织皮瓣,被害人在死亡前很可能有过自救行为。”
    应时把林培鑫在完成尸表检查后,所得出的信息给两人复述了一遍。
    “然后摩擦绳子自救的行为被发现,才会在手腕上进行二次束缚。”
    江序洲提出了疑问:“凶手前后两次进行捆绑,凶手的体型和力量相对死者比较小,所以才需要借助多层外力的缘故对死者进行控制。”
    “另外还有一点,能够找到麻绳相对简单,但电源线现在却相对比较难找一些,死者被在电源线束缚的时候,应该是在室内的。”
    阮明栖眸色微动:“曹宏胜身上有水草和泥沙,按照这样的逻辑,凶手先把他囚禁在室内,捆绑后再带着他去了河边,在让其溺水的情况下又没有把人溺死,而是再带到工地上灌注水泥,步骤未免也太多了一些。”
    这也是江序洲觉得奇怪的地方,凶手能从避开工地人员眼线的情况下完成水泥灌尸,证明一定是有计划性的。
    在有周密的计划前提下,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步骤。
    步骤越多,反倒容易露出马脚,并不太符合具有很强反侦察能力凶手该有的行为。
    更何况在这之前,曹宏胜是开着校车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他会被人带到室内,进行捆绑束缚?
    熟人作案,又或者是暴力绑架?
    正当他们疑云笼罩的时候,西浦大街辖区民警来了电话,他们抓到蒋余了。
    接到电话后,阮明栖立马往西浦大街去。
    阮明栖去派出所时,江序洲却提出自己想要去孙桂英家里看看。
    派出所和孙桂英家离的并不远,阮明栖叮嘱了一句让他有事给自己打电话,就让他过去了。
    毛雨真是孙桂英和毛大林的独生女,毛大林高位截瘫,自理日常生活都有些勉强,平时妻子在外做生意,是毛雨真这个做女儿的在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