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已经过半,他们才进入了沿河的城镇,江南一带便是沿河靠山一带的荷县水患最是严重,其他地方稍微好些,疏通积水自行处理便能弄好。
    宋寄雪掀开车帘,外面的雨下的极大,他们进入街道,马车半个轮子都进入的水中,这边的房屋即便做了增高,仍然是进了水。
    “地势低洼流水不通。”宋寄雪道。
    扶青舟补充道:“荷县地域就像是一个沉下去的碗,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没法子把积水通出去。”
    宋寄雪叹了口气。
    众人来到县令门口,敲了半天的门,才出来了一个小丫鬟怯怯的询问身份。
    扶青舟出示身份后,小丫鬟微微行礼:“贵人稍等,我家老爷正在山脚下救灾,恐要晚些才来,诸位先进来吧,东西可暂时放进仓库里。”
    宋寄雪掀开车帘看了一眼漫过小腿的积水,后悔没带些窄袖的衣服过来,只能撸起袖子裤腿踏下去。
    扶青舟一回头,连忙嚷嚷:“唉,别下来啊,我过来背你。”
    宋寄雪翻了个白眼,直接穿着木屐踏进水里。
    小丫鬟见怪不怪,毕竟这几年过来赈灾的官员也不怎么管事,就算带几个小妾也正常,再看这个小白脸,穿成这副翩翩公子的样子,哪里是来赈灾的。
    “诸位请吧。”小丫鬟微微侧开身。
    洵影带着物资前往后院的仓库,扶青舟便和其他几人进前厅等候。
    扶青舟背手,问丫鬟:“县令常去那边吗?”
    丫鬟答道:“这几日雨水渐多,我家老爷每日早早的便出去了疏通百姓,临到了傍晚才一身泥巴的回来。”
    宋寄雪看向扶青舟:“疏通积水还是要赶上日程,不然什么东西泡两三天都能坏掉。”
    三人在这等了一会,才见着外面进来好几人,为首的中年男人蹚着两条泡的白花花的腿踏进来,满腿的泥巴,身上湿漉漉的也是泥。
    “七殿下,宋公子,于公子,刘公子。”县令张顺朝着几人拱手,道:“不知几位来,有招待不妥之处请多海涵。”
    “无妨。”扶青舟道:“我奉命押送赈灾物品,与其他几位一同治理此次水患。”
    “那便多谢了。”县令连连说谢,又道:“江南一带年年水患十分棘手,近几年做了许多,但效果甚微,卑职先去换身衣服再与诸位商讨。丫头!先给几位上些茶点。”
    张顺朝着几人拱了拱手便先行离开。
    这几日都是吃的干粮,喝的水也是冷的,热茶下肚才舒服了许多。
    “这里街道积水太严重了,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人都要得病。”刘念才连连叹气:“朝廷年年派人赈灾,也没见什么成效。”
    扶青舟喝了一口茶,淡淡道:“治水没有这么容易,是要常年进行的,非一朝一夕,许多年前些官员嫌麻烦并没有进行,便一拖再拖,直到近几年父皇管理严格了才稍微好些。”
    于枕道:“若是治理水患,首先便要先疏通积水,但我看这地图上也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我们下手挖渠通水的。”
    过了一会,张顺总算回来,换了他那县令的官服,整个人看着没有这般邋遢了。
    “诸位。”张顺坐下,道:“不知道几位前来救灾,可有什么眉目了吗?”
    扶青舟道:“县令可先给我们说一说,我们再想些更好的方法。”
    张顺点了点头,道:“历年荷县都是水灾最严重的,少则半月多则几月都是正常的,主要是积水不通,再加上河流暴涨,您们几位应当知道,我们靠河生存,每每这么一淹庄稼水稻都完了啊。”
    宋寄雪闻言,点了点头:“所以水坝之事还是需要提上日程。”
    “唉,可怜住在山下的百姓,若是再严重些遇上泥石流,人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因此我早早的便将山脚下的百姓转移到了地势高的地方。”
    宋寄雪手指在桌上轻点,脑子里在跟系统786悄悄询问最近半个月的天气,这几日雨水会停一段时间,过十日又有一场极大的雨。
    几人商量合计后,便分工合作。扶青舟和县令一同去靠山的地带疏散百姓,于枕和刘念才一同带人挖渠通积水,而宋寄雪这几日雨停加高河坝防止河水暴涨。
    第三十六章 水灾
    水灾是无论哪个世界或是时间节点都会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也常有发生。
    第二日早,宋寄雪便和府中的管家一同前往沿河地带,他找刘念才借了一套行动方便的窄袖衣裳。
    “宋公子。”管家带他往靠河的村子去,河流已经暴涨,浑浊的河水往下滚滚而去,卷着杂乱的树枝。
    这边居住的百姓较少,大多数是良田,此刻已被淹的不成样子了,虽然居住的房屋地势高一些,但这般下去还是会殃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