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桓恍然大悟。
    是了,送给那个养蚕女让她去吹枕边风。迂回之术,可比直接送王巍强太多。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怕旁人起疑,秦衍风命杨五从偏院送刘桓离开。
    杨五回来后,忍不住询问秦衍风:“主子,七皇子这次并未插手此事,你为何要……”
    秦衍风眉宇一片冷清。
    “二皇子觉得七皇子插手了。”他抬眸,制止了杨五的好奇心。
    杨五将未说出口的话吞进肚子里。
    差些忘了,这位主子最不喜属下问东问西。
    第四十五章 怀疑
    秦衍风这次来禹州准备待很久,可把刘桓给高兴坏了。
    刘桓听从了他的提议,将那帮豪绅打发,转头给王巍登门致歉。王巍宠爱他的养蚕女,听了几天的耳旁风,对二皇子此前的恶语不再计较。
    闲来无事,秦衍风经常与刘桓一同去河道巡查,确保雨季来临下游的村庄农田不受危害。
    夏日炎炎,骄阳枯燥的悬于云中。远处山层峦叠嶂,近处浪卷拍岸。
    秦衍风每次出行都以斗笠覆脸,除了二皇子,无人知晓他的身份来历。
    刘桓指着刚竣工不久的河道,朗声笑道:“希望你的好计策,能让父皇对我刮目相看。”
    秦衍风低眉敛目,“二皇子定能如愿。”
    二人沿着河边,边走边聊。
    长期以往,这一幕难免落入了有心人眼里,悄悄给刘甯那边带话。
    刘甯素来与刘桓不和。
    他虽行七,但在众皇子中是最有头脑的那一个。自打记事起,他便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的是什么。
    前几年的时候,刘桓处处被他压一头,近来刘桓却隐隐约约有起势。据身边线人密报,约莫两年前,刘桓身边出现了一名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因此人的缘故,刘桓不仅屡屡避开他设下的陷阱,还经常摆他一道。
    刘甯一直想挖出刘桓身边的高人是谁。
    可对方行迹隐蔽,不漏半点儿风声,他根本无迹可寻。
    唯一已知,对方是京城人士。
    禹州的探子传来消息,刘甯还有些不可思议。
    “那位高人十分谨慎,这次竟然到禹州来了。”讶然之后,刘甯一声轻笑,“那说明我的计策有点用处。”
    趁此良机,他立刻派遣更多探子,势必想要挖出对方底细。
    秦衍风也不傻。
    他既然大喇喇出现在刘桓身边,就不会让人找到马脚,每每来无影去无踪。可是,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秦衍风防备的再好,也防不了瞬息万变的天气。
    某日跟随二皇子巡查,闷热的天忽而刮起了大风,电闪雷鸣。
    暴风雨将至,狂风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自然而然地将秦衍风的斗笠给吹飞了。虽然他用黑布蒙了半张脸,但眉眼却曝露在阳光之下。
    人多眼杂,秦衍风立刻用帷帽遮住自己,向二皇子请辞告退。
    虽然事后二皇子杨五等人都表示无妨,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的身份,秦衍风却始终惴惴不安。他喜欢做事滴水不漏,而不是被人找到空缺抓住把柄。
    秦衍命机密署的人仔细探查,确定当日无人在意,久而久之,才将此事深藏于心。
    他在禹州一待近两月。
    雨季来临,由于刘桓和刘甯提前布置周密,改善了河道环境,除了淹没了数十亩良田,水患并未扩大。喜讯传到京城,天子大喜,对两人都出言褒奖,且准备的盛大的庆功宴,准备好好犒劳两个儿子。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盛夏的倾盆暴雨也就慢慢转为丝丝小雨。
    刘桓刘甯相继回京。
    秦衍风不好跟在刘桓身边,与杨五提前三日动身,悄悄离开禹州。
    回京路上,他乔装打扮。
    杨五问他是否太过谨慎,却得来秦衍风一个冷眼。
    秦衍风始终对风吹斗笠的事不安。
    他担心自己暴露身份。
    事实上,他的确不是杞人忧天。
    刘甯作为《庶女为后》中的男主,没有几把刷子如何抱得美人归?原书中,他处处提防裕国公府,勘破了秦衍风许多计谋,最后机密署被刘甯一网打尽。秦衍风得不到段问春的喜爱,也没了倚仗和谋算的动力,这才归隐山林。
    而这一次,禹州的探子告诉刘甯,说,二皇子身边的高人,眉眼和裕国公府的大公子十分相似。
    刘甯聪颖,却也怔愣了半天。
    裕国公府的大公子?
    那个出了名的傻子?
    刘甯先是惊讶,旋即冷静下来默默分析。他不像刘桓,随意否定任何事,相反,他心思缜密的可怕。
    刘甯得到消息后,坐在马车里,反反复复地回忆那位裕国公府的大公子的样貌。
    时刻太久,对方容颜已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