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娴亲自布菜给一老一少,还时不时问十九娘,这些菜式如何火候怎样。十九娘没注意到汤万香越来越烂的脸色,笑吟吟地都作了回答。
    江娴听得满意,起身给十九娘斟了一杯桂花清露。正欲再次询问,却被汤万香生硬地打断。
    “少夫人,你到底想做什么?”
    江娴的心思确实明显,她也不磨唧,站起身,朝老者拱了拱手:“实不相瞒,我想在京城开一家酒楼,请汤师傅掌勺。”
    这下不止翠浓震惊,汤万香和十九娘也一并呆住。
    十九娘放下桂花清露,眨了眨眼,不可置信地问:“少夫人怎么知道我爷爷,我爷爷他是……”
    “猜的。”
    江娴吹牛不打草稿。
    她能知道二人身份,当然是因为通读过原书,知道里面的剧情。
    江娴不是多管闲事的性子。
    今日路过,她觉得这一幕与《庶女为后》中的某个桥段相似。原书中,段问春救了汤万香爷孙。
    汤万香曾是鼎鼎大名的民间第一厨,有人称赞他的厨艺足以媲美伊尹膳祖。
    天子二十多年前便想将他聘入宫中,可汤万香喜欢当闲云野鹤,借身体不适婉拒了“御厨”身份,举家搬去了巴蜀。后来汤家遭遇了山洪,全家只剩下汤万香和孙女十九娘。从此,汤万香金盆洗手一蹶不振,带着孙女浪迹天涯行踪成谜……
    当段问春因缘巧合救下爷孙二人,并说服了汤万香,与她合开一家酒楼。酒楼有汤万香这第一名厨在,声名鹊起,立刻成为大元朝老饕们最爱,短短半年时间,替段问春累积了一大笔财富。
    但是,这条支线在后期写着写着就不见了,爷孙的去留没有提,酒楼的生意如何也没有提。或许《庶女为后》的作者忘记了这段,江娴却牢牢记在脑海里。
    她对酒楼中出现过的美食念念不忘,能顺手救下汤万香和十九娘,说明上天给她送来了一个契机。
    江娴穿来后,一直想的是混吃等死兢兢业业做好女配“叶荷萱”。
    可天天困在后宅倚窗听雨,她忽而不想这么做了。
    她不惧怕死亡。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她想在这个虚拟的抑或是真实的世界留下一点点自己存在的痕迹。
    这样一来,哪怕自己死了,她留下的财富,也可以帮助翠浓、徐嬷嬷,活着嘉云郡主等等等等……
    尽管他们是书中无足轻重的名字,是游离在主角之外的配角。相处这么久,江娴却无法将他们轻视,反而觉得他们愈发鲜活。
    如果她能说服汤万香为酒楼掌勺,何愁不能日进斗金。
    江娴大大方方表明自己的来意。
    汤万香沉默了一霎,低头说:“少夫人,老朽二十年前便金盆洗手,发誓远疱厨……你的一番好意,老朽只怕……”
    “不急。”
    江娴打断他,“你可以回去好好想一想。”
    她随即朝十九娘温温柔柔地笑,“十九娘是个聪明漂亮的孩子,如果读女塾,应该能名列前茅。”她幽幽一叹,“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跟着你爷爷四处奔波风餐露宿。”
    十九娘看了眼汤万香,忙道:“我、我不怕吃苦!”
    “真是善解人意。”江娴感慨了一句,从怀里摸出几两碎银,塞进十九娘掌心。
    汤万香看得这幕,神色明明灭灭,陷入了纠结。
    江娴以退为进,笑得更柔媚了,“汤师傅,我不逼你,你慢慢想。什么时候想通了,就来裕国公府找我。”
    语毕,江娴领着翠浓,从丰和居施施然离开。
    第四十八章 家人
    江娴这样做,有自己的思量。
    她并非故意抢走属于段问春的剧情。
    原书中,这段剧情不见了,她凑巧碰上,说明是她与汤万香更有缘分,索性利用这点,为自己筹谋筹谋留个念想。
    再者,万一汤万香爷孙婉拒了她的邀约呢?
    八字还没一撇,江娴心里并没有太在意。
    她回到裕国公府,一切照旧。吃吃喝喝,写写画画,偶尔跟嘉云郡主一起闲谈聊天,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倒是翠浓坐不住,三五不时地跟江娴提起那二人,焦虑地问:“少夫人,你说他们会来找你吗?”“少夫人,他们会不会是江湖骗子啊?”“少夫人,你怎么知道他是第一名厨,万一只是同名同姓的人……”
    “好啦好啦。”江娴笑着打断她的牢骚。
    她一边轻轻抚着小毛团子的脑袋,一边温柔言道:“翠浓,你担心那么多干嘛,就算是骗子,左右不过是二十两银子,就当吃一堑长一智吧。”
    翠浓见状,不好再说,只私下里跟徐嬷嬷等人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