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汤万香,江娴这才开始犯难。
    她百无聊赖地躺在摇椅上,右手把玩着胸前一缕青丝,指尖绕啊绕的,“翠浓,徐嬷嬷,我的嫁妆里面有没有什么铺面之类的?”
    徐嬷嬷怔住。
    “少夫人你忘了吗,叶府陪嫁里面没有铺面。”甚至有些寒酸。
    怕江娴听了不高兴,徐嬷嬷没有详细描述。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江娴把厨子联系好了,地方还没安排。翠浓皱了皱眉,说:“少夫人,你连铺子都没找好,就敢想着开酒楼?”
    江娴无言以对,她清咳两声,“……我以为在京城找铺面很容易。”
    “怎么可能。”徐嬷嬷因她的莽撞无语,与她详讲起京城里这些铺子。
    众所周知,京城寸土寸金。热闹繁华的长安街附近,铺面要么属于达官显贵,要么属于皇亲国戚,就算二者不沾,背后也多多少少有人撑腰。那些地方,随随便便一间铺子都十分赚钱,怎么可能转让或是买卖,那不是白给人送钱吗?除非关系好,能找到门路,否则想都别想。
    就算运气好,有人转让铺子,那价格起码也得五百两往上。
    江娴有些气馁。
    原来在京城买铺子这么难。
    她手上钱不多,之前典当衣物的银子加上裕国公府的月例,拼拼凑凑,还不足三百两。
    这点儿钱,连打点关系都不够。
    再说了,江娴不想麻烦嘉云郡主裕国公他们帮自己找关系、欠人情。
    天无绝人之路。
    江娴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唔”了声,灵机一动:“京城的铺子贵,那我去买京郊的如何?”
    徐嬷嬷:“……地方偏远,谁去?”
    翠浓也跟着摇头,“京城里面好歹铺了青石板,下雨不会弄脏鞋底。京郊全是黄泥小路,那些娇生惯养的达官显贵哪肯踏足?”
    “修缮一下不就行了。”
    说不定开在京郊,比开在京城更赚。
    俗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她懂得全新的经营模式,聘请的主厨是汤万香。原书剧情里段问春有七皇子撑腰,所以酒楼生意红红火火。江娴不打算跟原书里的人物产生纠葛,但背靠裕国公府,还怕开不走么?
    换言之,她这是在投资创业。
    既然是创业,那就肯定有风险,不试一试,怎知是亏是赚?
    第五十章 客栈
    江娴说干就干。
    她套着“叶荷萱”的壳子,体弱多病,时日无多,一定要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抑或财富。
    定下一个目标,总比整日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强。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初秋的天总阴沉沉的,雨水说来就来。
    江娴喝了药茶,身子暖和了,大老早便领着徐嬷嬷和翠浓一起去京城外找地方。
    她先在丰和居周围转了一圈,街道两旁的小楼鳞次栉比,行人来来往往,人声鼎沸热闹繁华。但是,这里的地价太贵,就连门口的卖馄饨的摊子都要给一笔不菲的租金。
    看得久了,江娴反而觉得这里的氛围不适合开酒楼。
    她的酒楼,不一定比丰和居富丽堂皇,不一定比八宝院雕栏玉砌。
    要想闯出名堂,必须另辟蹊径。
    江娴早就打算好了。
    物以稀为贵。
    酒楼主打稀有的限定菜品,环境必须清幽雅致,精巧美观不落俗套。
    郊外设有茶棚驿馆,环境都很恶劣,顾客尽是些贩夫走卒,这与江娴的想法背道而驰。她又沿着官道行了一段路,见到一处荷塘。
    初秋的叶塘,早已没了盛夏时的鲜艳,枯荷稀疏,莲蓬凋敝,风鸟寂寂。环绕荷塘的树木草叶,也都染上了淡淡秋色。
    江娴心下一动。
    她走下马车,撑伞在荷塘前静静听雨。小径红稀,层云絮絮,小雨中清冽的风吹来,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莲塘里,一名妇人身披蓑衣,正涉水采菱角,一举一动,像极了烟水缭绕的江南水墨。
    江娴在岸上看着,觉得别有意趣。
    徐嬷嬷主动跟那采菱角的妇人攀谈起来,闲聊得知,这片莲塘归妇人所有,秋收时节,可以采藕吃也可以卖莲蓬。菱角水栗也种的有,数量不多。
    江娴得知她是本地人,顺嘴问了一句:“你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酒楼么?”
    “姑娘莫说笑了,谁会在这种地方开酒楼。”妇人想了一下,抬手指着莲塘右侧,那里繁华掩映,树木葱茏,“对了,顺着这条小道往上走,左转半里地,有座荒废了客栈。那客栈修建的时可好看了,后来生意惨淡,便闲置了。”
    江娴一听,忙领着徐嬷嬷和翠浓过去瞧瞧。
    泥泞小路确实不太好走,她好几次都险些滑倒。
    好在那妇人没有说谎,半山腰上,树木掩映着的一座两层客栈,朦胧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