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清楚了。”
    宣武帝面色冷凝:“今日你若选择耗尽我们之间的父子亲情,从今往后,朕不会再当你是朕的孩子,你就守着这个毒妇,不要再妄想那些永不不会属于你的东西。”
    三皇子眼角泪水滴落:“父皇有珍娘娘,有四弟和六弟,父皇的选择有很多,母妃她什么都没有,她只有儿臣了,父皇……儿臣从未想过做太子、做皇帝。儿臣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闲散人,请父皇……成全。”
    他已经八岁了,不再是两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他知道自己今日这番话放弃的是什么。
    可是……
    如果远离皇宫的这番纷争,能让母妃放弃执念,安心的,只做他的母亲,那么放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若只是让德妃去守奉先殿,姜昕玥把血书拿出来做什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祸害不除,如何安生?
    “三皇子在皇子所念书有些时日了,学过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吗?德妃现在不仅是宫里十八条人命的幕后真凶,她还杀死了先太子和二皇子,以及宫里绝大多数有孕的嫔妃,都被她害得与自己的孩子生离死别。你替她求情,你替她恕罪,那些被她杀死的人呢?他们有求饶的机会吗?”
    “如果人人杀了这么多人都不用偿命,那整个后宫是不是就要乱套了?”
    看不爽谁就杀谁,反正不用赔命。
    文妃和余嫔以及叶贵人,早就听了姜昕玥的话,把那些曾经有小产或者丧子经历的嫔妃都带到了延庆宫。
    听到三皇子替母求情,全都跪在门口哭诉起来。
    第335章 先太子死因
    “皇上,臣妾佟修媛,宣武六年入宫,次年有孕,怀胎三月而小产,那时查出是一个宫女不小心推了臣妾一把,臣妾怀疑她被德妃收买,请皇上还臣妾一个公道。”
    “臣妾石修仪,宣武四年入宫,宣武八年有孕,产下一子不过两日夭折,夭折的皇子不能记入宗族,臣妾的孩子连死了都没有归处,臣妾也怀疑德妃,请皇上还臣妾一个公道。”
    “臣妾庄妃,六年前因小产伤了身子,不能再伺候皇上,一直住在梅园里,太医说是食用了过量的红花,导致了臣妾大出血,近年来一直淋漓不断,臣妾命不久矣,只想为自己和孩子讨一个公道!”
    “请皇上,赐死德妃!”
    那一声声的质疑,都是宣武帝的孩子的血肉筑成的。
    皇帝又抓住德妃的脖子,将她连拉带拽的扔在门口,指着门外跪着的一群嫔妃道:“你自己看看,你自己看看你到底造了多少杀孽?”
    德妃的眼神从那些嫔妃的脸上一一扫过,原以为她踩着这些人,身居高位,她应该早就忘了这些无能的失败者了。
    可是,当她们出现的这一瞬间,她好像被拉回了刚入宫不久的那段时光。
    家族并不只是送了她入宫来博圣宠,还送了另外一个族姐入宫。
    那位族姐美貌过人,与当时的丽贵妃不相上下,入选进宫之后,就被所有的秀女孤立,谁也不想跟她站在一起,被夺走自己的光彩。
    德妃知道,以自己的容貌,想要得到皇上的喜爱,难如登天。
    所以她每天装得像个鹌鹑一样,老老实实的跟在族姐身后,族姐仗着美貌,把她当婢女一样使唤,她不但不反抗,还主动帮她做许多事,就连一同参选的秀女们都骂她傻,说她是个包子,被人欺负还傻乐。
    她善良、柔弱、无害的形象便深入人心。
    而她是成国公府唯一的嫡女,族姐生得美貌,可宫中位份看的从不是容貌,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权势。
    德妃入宫,是还未有恩宠,已经封了容华,而那位族姐却只是小小的一个答应。
    就在皇帝要召寝的前一天,族姐突发恶疾,整个人口吐白沫,七窍流血而死。
    第二天内务府来储秀宫,说皇上翻了德妃的牌子,可德妃以族姐身亡,自己要为了她去圣安寺求佛祖保佑她族姐下辈子平安顺遂,幸福无忧。
    也是从那次之后,皇上才注意到她的。
    她一路高升,用了六年的时间成了德妃,并且把三皇子养大,之后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但凡有嫔妃有孕,或者侥幸让她们生下孩子,她都会想尽办法除去。
    因为从小到大,父亲都告诉她,只要铲除对自己有危害的东西,她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成国公府只有她一个嫡出的姑娘,并非成国公没有小妾,而是那些小妾怀的孩子,要么胎死腹中,要么和生母一起死。
    总之,父亲只能有她一个女儿。
    宫中,也只能有三皇子一个皇子,将来好畅通无阻的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