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地属京城管辖范围,只是比较靠边了,马车过来大概也就是三个时辰,相当于后世的六个小时。
    说远不远,说近也不是太近,但要走一遭,并不算太难。
    提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二公主有些害羞,红着脸不吭声了。
    她表现得再成熟,左右不过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姜昕玥那个时代,还在小升初呢!
    可在大燕朝,十二三岁的少女,都已经开始说亲了。
    而这已经算不错的了,因为官府到了十八岁才强行婚配,就姜昕玥知道的历史里,古时候的女子,就没有超过十五岁还没嫁人的,如果有,那一定是女子有什么问题,所以嫁不出去。
    这方面来说,皇帝做得还不错,没有不顾女子的死活。
    二公主临走前还问了她:“轩弟在奉先殿还好吗?儿臣可不可以去看看他?”
    他们姐弟许久未见,二公主能走出牛角尖,不再执拗的认为三皇子抛弃了自己,愿意和三皇子和睦相处,姜昕玥哪里有不许的?
    那孩子,也很可怜。
    夏日不肯用冰,冬日不肯用炭,每日为先皇后和他的两位皇兄诵经念佛,跪拜抄经。
    他没有做样子,是真的在用自己的方式替他母妃为那些惨死的冤魂赎罪。
    用折磨自己来让亡魂安息。
    如果二公主能多疼疼他,开导他,或许以后他就自愿出来了。
    姜家最近喜事连连,大公主出嫁这日,姜家二房张灯结彩,姜守城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的从宫门口接出了大公主。
    余嫔已经在大年初一重回良妃之位,她又高兴又伤感,一双眼睛都哭肿了。
    她的小明玉,一眨眼都那么大了,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这个夫婿是她们母女两一块儿挑的,很合心意。
    呜呜呜呜……
    就是皇上到底什么时候驾崩啊?
    到时候她就成了太妃,可以向皇后娘娘求恩典,让大公主把她接出宫去安享晚年。
    她挺想念在宫外那些无拘无束的日子的。
    文妃蒋媛如今是淑妃了,而过去的淑妃,早就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再过个十几年,提起淑妃,人们就只记得这一位了。
    不过淑妃还算好的,良妃比较惨,奋斗三年,归来仍是良妃。
    人家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她是斗了三年,还原地踏步。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现在想当太妃。
    淑妃在一旁给她擦了擦眼泪:“别哭了,大公主未远嫁,就在京城,你若想见她,随时让娘娘召她入宫便是了。”
    良妃又没忍住哭了起来:“坏就坏在我时时刻刻都想见她,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与我分离,还要分离那么久,万一不习惯怎……呸呸呸……”
    觉得自己说的话不吉利,她立刻扇自己的嘴几巴掌:“不会的不会的,大公主那么能干,定能得姜家上下喜欢的。”
    而且,他们成婚之后又不用住在姜家伺候公婆,有公主府的。
    驸马和公主,得住在公主府里。
    女儿女婿就在眼皮子底下,应当能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
    第387章 皇帝的决心
    儿子能尚公主,姜家二房的夫人黄氏嘴巴都要笑歪了。
    她正在门口笑迎宾客时,黄氏的弟弟黄喜财畏畏缩缩挤到她身边:“姐,您帮我问的事怎么样了?我们家烟雨到底什么情况?皇后娘娘真把她留在宫里当宫女了?”
    到底是以当宫女为幌子,为了培养她还是怎么的啊?
    怎么说也有点亲戚关系,她不会这么狠吧?
    等到了二十五岁再放出宫,他这个女儿可就废了。
    黄氏推了他一把,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当初我就跟你说了,姜家不送女儿入宫,有皇后娘娘一人便足矣,何须再送一个进去与她争宠?为了这事,你姐夫还把我骂了一顿,你怎么这么蠢?好好的要去得罪皇后娘娘?还好我儿子争气,皇后娘娘没和我们计较,不然我儿子当不了驸马,我扒了你的皮。”
    她可不是扶弟魔,没有牺牲自己成全弟弟一家的癖好。
    “我不是让你得罪皇后娘娘。”
    黄喜财指了指已经到家门口的公主喜轿:“大公主的母妃不是良妃娘娘吗?咱们烟雨就是在良妃宫中伺候,姐,大公主是您的儿媳妇了,您能不能让她入宫去,把烟雨要出来,我不让她去和皇后娘娘争宠了还不行吗?”
    原先想的是三年一度的选秀,怎么也要选百来个秀女进宫,那为什么不能有他的女儿?
    而且黄家和姜家是姻亲关系,烟儿入宫还能帮协她一些,自家人不是更贴心吗?
    结果怎么被送去做宫女了呢?
    黄氏翻了个白眼:“你当皇宫是你家呢?你说进就进,你说出就出啊?这事儿你要敢拿到大公主面前去说,我扒了你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