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的,是妹妹给她打掩护,让她偷跑出去的,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她出去找马一阳了。
    若是知道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倒追一个男子,腿都要打折了。
    姜云霞躲着妹妹伸过来的手,在长廊上提着裙子跑起来,姜云彩只愣了一瞬就追过去:“好啊!看我抓到你怎么治你。”
    皇宫——
    金贵嫔的尸体怎么处理是个问题。
    她是高句丽的公主,在大燕的皇宫死于非命,现在高句丽驻扎在大燕的使臣要求大燕把公主的遗体还给他们,要运回高句丽去。
    良妃气得呼呼直喘气:“挑衅,这就是挑衅,金贵嫔已经是大燕后妃,怎么可能让他们带回高句丽去?开了这个先例,大燕的威信何存?”
    淑妃也赞同的点点头:“他们就是以此为借口,让咱们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咱们拒绝,他们就用这个借口与大燕决裂。咱们给了,大燕颜面尽失不说,还不知道他们会在遗体上做什么手脚,到时候又栽赃在娘娘您的身上。”
    这从古至今,哪有和亲来的公主遗体不入妃子陵,而是 给附属国带回去安葬的?
    叶贵人愁眉苦脸的:“皇上还在东山祭祖未归,宫里却出了金贵嫔这档子事,要不是高句丽的王上和她是亲兄妹,又向来关系亲密,臣妾都要怀疑是高句丽自导自演的这一出大戏了。”
    不然怎么说得通金贵嫔一出事,高句丽就找上门来要遗体?
    不是提前知道是什么?
    姜昕玥坐在最上首,最近被那些朝臣吵得脑袋都要发晕了。
    皇帝不在,所有的折子都到了她这里,这其中也不乏一些酸腐的老臣弹劾她,直接在折子里骂她。
    大概是觉得这些乱子都是她引起的。
    只一味的捂他们的嘴,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姜昕玥没有去惩罚那些骂自己的人。
    世人对女子的偏见,不是靠一张嘴去解释的。做的事情才是关键。
    施若君脾气火爆,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阴谋诡计的听得她头都大了。
    “娘娘,干脆您下旨让骠骑大将军家的晏三郎带兵去剿了高句丽,嫔妾听闻晏家这位嫡三子智谋无双,从前是他哥哥最的得力的军师。娘娘,您封他为主帅,封嫔妾为副将,嫔妾定能为娘娘分忧。”
    骠骑大将军有三子,嫡长子晏道明八岁就已经跟随大将军上战场,如今二十五岁,极少在京中现身。
    六月里与汝阳王的女儿成亲之后,又回了边境,卫姝郡主也同去了。
    第440章 完美受害人
    主要姜昕玥不是“本土人”, 他对骠骑将军府不熟,都是从皇帝那里听来的消息。
    晏二郎好像是没有参军,闲云野鹤惯了,到现在还没个定性,也没成家。
    晏三郎就是和她的妹妹姜昕妍定亲的,骠骑大将军的嫡三子,施若君口中智谋无双的军师。
    她的意思应该是,她想上战场杀敌,但又怕朝中那帮老臣不同意女子上战场,所以才提议让晏三郎挂个主帅的名头。
    但真的上场杀敌,她这个副将会冲在最前面,绝不会让晏三郎有危险。
    “为何你不能做主帅?”
    姜昕玥:“如果本宫做这么多的努力,改变女子的现状,如果还不能让你们堂堂正正的靠自己的本事在这天地间立足,需要依附于男子才能发挥所长,那本宫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施若君眼睛亮亮的看着她:“娘娘的意思是……”
    要封她做女将军?
    这可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啊!
    “不过是迟早的事。”
    姜昕玥霸气道:“我们女人也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不会太久的。”
    但不是现在。
    高句丽明显是小看姜昕玥,觉得她一介女流之辈,没办法越过皇帝做主,才故意选在这个时间,让他们的使臣发难。
    姜昕玥保持沉默,其他附属国就会认为他们依附的大燕天朝胆小怕事,将来他们出事求助大燕,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得帮助?
    这种信念一旦动摇,就很难再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响应大燕的各种新规新法了。
    说不定还会步扶桑和高句丽的后尘,投靠敌国。
    姜昕玥不保持沉默,怎么合理的处理,他们又会找到其他的借口,反正就是要找茬。
    既然如此,姜昕玥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
    煽动舆论、无中生有、利用百姓随波逐流的心理,这都是姜昕玥玩剩下的。
    她不但可以无中生有,她还可以把自己伪装成完美的受害者。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骂她的人,诬陷她的人越多越好。
    大理寺和刑部联合抓人,大街上萧条到连一个闲逛的人都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