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嫔算计太子过敏差点丢了性命,她本就该死,是玥儿顾忌着大燕与属国之间的关系,不想为大燕与高句丽之间埋下隐患,才劝朕饶金贵嫔一命,她怎么可能杀了如妃?”
    王得全看了皇帝一眼,没敢说什么其他的话。
    皇上对天后娘娘的信任、宠爱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如果以他对天后娘娘的了解,他觉得,金贵嫔就是天后娘娘杀的。
    因为天后娘娘的性格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太子是天后娘娘的逆鳞,她怎么可能容许想害太子殿下的人活在这世上,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这不可能!
    这根本不符合天后娘娘的性格。
    恐怕在皇上出宫那天,刺客杀死穆芊芊,得知穆芊芊那张脸是假的的时候,天后娘娘就已经计划好了杀死金贵嫔。
    正因为金贵嫔死了,所有人都怀疑她,她才不可能成为那个凶手,人们往往会觉得,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肯定是人栽赃陷害。
    这样会显得他们格外清醒聪明。
    而且加之京城盛传,是高句丽的细作在到处传谣,说天后娘娘杀了他们的公主。
    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出动,抓了不少的人回去,百姓们还以为那些人全都是细作。专门来陷害天后娘娘的,便越发相信天后娘娘的无辜了。
    而那些在背后说天后娘娘坏话的人,这段时间也不可能放出来的。
    百姓们则更会觉得,那些人就是细作。
    实际上他们没有想过,这一切不是高句丽自导自演,而是他们的天后娘娘算死了高句丽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所以故意设了一个局,请高句丽入瓮而已。
    只要高句丽一动,天后娘娘的嫌疑就被洗得一干二净。
    所有的错,都是高句丽的错。
    综上所述,都是王得全个人根据天后娘娘的性格猜想来的。
    可他觉得,这就是真相。
    天后娘娘不会主动害人,但她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要害她的人。
    皇宫——
    袅袅的青烟之后,映出一张冷硬的脸来。
    马一阳低着头,一眼都不敢多看上首艳丽逼人,深不可测的女子。
    “细作呢?都抓到了吗?”
    马一阳点点头,恭敬道:“不出娘娘所料,他们以为刑部和大理寺已经收兵,私底下约了见面,属下顺藤摸瓜,已将那四人全部抓获。”
    姜昕玥目光明明灭灭,暗藏着危险:“皇上再过不久就回宫了,马尚书能调教得好吗?”
    意思是在皇上面前,他们会知道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吗?
    “天后娘娘放心,属下自有办法。”
    高句丽的王上的确聪明,知道隔代教养,让大燕极难查出细作的真实身份。
    但这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这些细作有父母,有正常的成婚生子。
    他们有了家人,再加上他们从未去过高句丽,是在大燕的国土上长大的,所以想分离他们与高句丽,也简单很多。
    不需要威逼利诱,也不需要严刑拷打。
    他只要告诉他们,官府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拿到真正的百姓身份文书,可以在官府登记,不用再做东躲西藏的黑户。
    从今以后,只要他们不再为高句丽通风报信,他们就是大燕的良民,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大燕人。
    他们不考虑自己,总要考虑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一旦他们细作的身份被曝光,对他们的家庭都将是巨大的打击。
    妻子和孩子,永远是一个男人的软肋,不管那个男人是好是坏,都是如此。
    这样一来,马一阳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得说什么。
    姜昕玥柔和一笑,眼底的危险散去,那张脸都变得柔和下来:“马尚书做事,本宫向来放心。金贵嫔一事,你就做得很好。”
    “能为娘娘分忧,是属下的荣幸。”
    天后娘娘能把这种么秘密的事交给他来做,连姜大人和天后娘娘身边最信任的几个人都不知道,说明已经把他当成了秘密武器。
    马一阳从不怕姜昕玥把他当成手里的刀,他就怕姜昕玥不用他,看不到他的能力。
    他要做,就要做最锋利,最得用,最或不可缺的那一把刀。
    将来,他才有机会站在太子身后,成为太子最需要的那把刀。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这也是姜昕玥最欣赏他的地方。
    “听说马尚书最近与本宫的堂姐走得很近,是准备向本宫的堂姐提亲吗?”
    天后娘娘是觉得自己的家世配不上姜大姑娘吗?
    还是说,她是在为了大姑娘试探自己?
    不管是哪一种,马一阳的态度始终不变:“回天后娘娘,属下已经向总督大人提亲,就这几日,总督大人会与家母一起用个便饭,把属下与大姑娘的婚事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