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作品:《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

    他与那牙人说好,待他考取了书院便来租这房子,然后回了客栈。
    这个时候,考试已经结束许久,考生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正在客栈大堂里对答案。
    陆秋成刚一走入客栈之中,便有数名考生都扭头看向他,其中两名迎上前道:“陆兄,方才在考场中见你第一个交卷,可是对考题有十足的把握?可否与我们探讨一番?”
    这些考生昨日傍晚便与陆秋成打过交道,只是当时各人自报家门以后。他们见他穿着朴素,言语也少,又不过是个穷乡下出来的学子,就并未将他放在眼中。
    今日在书院考场见陆秋成交卷如此迅速,才重新对他重视起来。但也并不知他交卷这么快到底是答的好还是不好,因此十分谨慎的前来切磋。
    其中一人说道:“这次的考题是天地之道与人的德行。题目如此之大,还囊括了道法,实在难答。”
    周围数名考生则纷纷点头道:“天地道法,变幻莫测,岂是我等青年学子一言两语说得清的?”
    陆秋成闻言有些汗颜,他想了想后说道:“麓山书院只是间中等学府,收的是秀才以上功名,要考举子的学生。入学考试考的,应当也只是四书五经里包含的知识。”
    “其实天地之道与人的德行,在《礼记*中庸》中有一段经典正好与之相对。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段话正好对应了这次的考题,私以为只要能写出这段经典,并正确的阐述出其意思,再引申一些自己的论点,此题便有解了。”
    陆秋成此话说完以后,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便有书生长叹了一口气道:“是也!陆兄此答应当才是正解,是吾想的差了!”
    经陆秋成一番解释,众书生也发现自己对四书五经还不够熟悉,答错了考题。
    大多数人的答题方向都差了十万八千里远,今年考过已是无望。还有个别人答题时擦到了这句经典的边,还报有一丝希望,但看书院的先生怎么评阅了。
    又有几名书生见陆秋成的题答的这般好,觉得他今年必定过了,日后前途无量,想要结交一番,就要拉他去喝花酒。
    陆秋成与他们并不相熟,也不喜这等场合,正不知如何拒绝,忽然听外面有人叫他。
    “是我朋友叫我,我先去了。”陆秋成连忙挤出人群,来到客栈门口。
    便见到李枫正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只钱袋道:“陆兄,我过来还你钱。今日在书院考场看到你,还来不及打招呼你便走了。”
    陆秋成连忙将他请入自己房中,才避开了那些过份热情之辈。
    随后陆秋成便询问李枫考的如何,李枫答曰尚可。
    李枫幼时一直请名师教导,底子不错。此次题目倒也答的还算流畅,通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倒是陆秋成人不可貌相,让他十分吃惊,于是拱手说道:“陆兄,没想到你还有如此才学,日后若是做了同窗,你我二人的缘分就更深了些,可要守望相助啊。”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李枫提议陆秋成和他一起在麓山书院旁边租房子。
    他又在麓山书院附近租了一间院子,这次比之前节省了许多,一个月只十两银子,若是陆秋成想住,他可以匀一间给他,一个月只要五两银。
    陆秋成告知他自己已在城西订下了地方,价格更加便宜,李枫便也不多勉强,告辞离开。
    两日后,麓山书院放出了考试成绩,今年一共过了六十余人,陆秋成与李枫二人都过了。
    陆秋成心中欣喜,立刻写了封信,将好消息通知林晓寒。又赶去驿馆,让人帮他送回陆家村。
    到了翌日,林晓寒就收到了从府城送过来的家书。
    虽说陆秋成此次考过,在他意料之中,但他心中也难免为他开心。
    林晓寒想了想,便拿了一些银钱,又拿了一身陆秋成的旧衣就往县城去了。
    他要给陆秋成裁几件新衣新鞋,再给他送去。还要去郑院长家通知一声,感谢郑院长的提携。
    虽然以后陆秋成就是麓山书院的学生了,但他终究还是受过郑院长举荐之人,不能忘记师恩。
    此时文人的圈子很小,这些院长老师之间应当都有联系。
    陆秋成是个老实人,家中父母都是农民,也无人教导。这些想不到的地方,林晓寒得帮他圆了。
    在林晓寒进城给陆秋成做衣服的时候,陆秋成也在忙着林晓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