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作品:《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

    饥饿的感觉,他是实实在在尝过的,而村里溺亡女婴或哥儿的事情,其实也时不时经常发生。
    毕竟各家都穷,若是生了太多的孩子,是养不活的,而女孩儿与哥儿总是被最先放弃的。
    读着读着,陆秋成潸然泪下。看到大姐死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那种失去亲人的无力感,让人痛彻心扉,他永远也忘不了!
    而他再看向旁边,便见到李枫竟然也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见陆秋成看过来,李枫便对他说道:“看了霍安的故事,我悟道了!以后我再也不会像之前那么挥霍了!要给我娘和我妹妹省点钱,对她们更好一些!”
    李枫是家中独苗,家中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他的两个姐姐均已经出嫁,家中还剩下一个妹妹待字闺中。
    因家境败落,家中的银两不够花了,为了供他在府城念书,他的母亲与妹妹都是省吃俭用。
    李枫从前对此没什么感觉,如今看了《梦中游》以后,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与妹妹,才感念到她们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当然了,在府城里还有许多如李枫,或是裴新竹与裴金兰这样的公子小姐,看了《梦中游》这本话本子以后,或多或少的,从中有了一些自己感悟。
    除了这些年轻人以外,府城的文人圈子中,年长一辈的人对《梦中游》这本书也评价颇高。
    《偿星债》出版的时候,他们的目光多是集中在里面间隔符号的使用上面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吸引力其实没那么大。
    但《梦中游》这本书涉及到的却不仅仅是爱情,而是更深层一些的东西。
    这种触及到底层百姓疾苦的内容,一下子就引起了很多文人的共鸣。
    甚至有人特地为《梦中游》写了文章,称细雨斜风先生是心中有大善之人。
    裴知府与宋通判也在休息时讨论起了《梦中游》,提到细雨斜风先生的时候,裴知府说道:“听闻如今细雨斜风先生的名号在京中也十分响亮。晋晏王爷就对他十分欣赏,还把这本《梦中游》送到了宫中,也不知是不是想要向那位举荐他。”
    宋通判闻言说道:“可那细雨斜风先生不就是麓山书院的一个学生么?我记得府上之前的五毒宴还请了此人做客。此人与昱文和新竹年纪相仿,若是能够直接通过行卷之路做官,那前途必是一片光明,以后倒是可让他们多多往来。”
    “只是那陆秀才上次见面之时,却似乎并不承认自己就是那斜风细雨先生。”裴知府捋了捋胡子说道:“瞧他在麓山书院念书,应当也是想走仕途的,也不知他到底是何想法?”
    “听说他成绩很好。”宋通判说道:“年轻人,应当是有几分傲气,想要通过科举之路堂堂正正的入仕。不过以他的水平,考过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马有失蹄,也还能走行卷之路,也是十分稳当的。”
    《梦中游》首版发售了半个月以后,就二版发售了。
    这一次,京城与府城分别印制了二百本,按照一本五两银子的价格出售。也有不少家境不那么好的书生,或是外地的书生特地来此采购。
    但总的来说,《梦中游》卖的没有《偿星债》多。
    这当然不是因为《梦中游》写得不够好,而是因为比起《偿星债》来说,《梦中游》的故事没有那么下沉。
    比如这一次,《梦中游》的故事,就不太适合在茶馆里说。
    百姓们已经很苦了,对更惨的穷苦百姓们的故事不感兴趣。
    曲高和寡,《梦中游》在销量上比《偿星债》要差一点也在林晓寒的预料之中。
    林晓寒算了算时间,觉得《梦中游》应当不会再版了,便去墨香阁找了崔管事,结掉之前出版的分成。
    崔管事这一次也早就列好了出版的批次和数量,金额算的清清楚楚,一共是三千二百两,竟比《偿星债》的分成还要多!
    主要是因为这一次十两银子一本的首版就卖了一千册。虽然出的数量上不如《偿星债》但是金额上倒是更多一些。
    林晓寒上一次就发现了,这话本子其实还是越贵的越赚钱。精装版就算只卖出两百册,利润也已经非常可观了。
    如此一来,林晓寒终于凑够了六千两银子,可以买得起自己看中的那个宅子了。
    其实在大晋朝,房子与现代一样,也是十分昂贵的大件,特别是这种院子,又在府城这么好的地段,与现代在二线城市市中心买别墅没什么区别。
    六千两银子,虽说比其他院子便宜了许多,但若是人人都能出得起,那院子也不会留到现在了。
    实际上大多数能出得起这个银子的家庭,都是底子很厚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