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作品:《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

    而胡启明也同时上奏,称派了人去府城与陆家村走访,除了林晓寒与林家二房确实上过公堂,陆秋成并未有其他传闻中的不敬尊长之事。
    且陆秋成在陆家村开设村学,帮扶村民,口碑极好。陆家村的村民们听说了陆秋成在京中之事,便由陆友山牵头,田哥儿草拟了一分万民书。书中尽诉陆秋成与林晓寒两人这些年对陆家村的贡献,还按上了手印。
    此证供一出,百花谷之事算是翻了案,陆秋成的口碑也不再是之前那般一边倒了。
    只是案子虽然了结了,但朝中那些老臣们到底是不肯放过他,只咬着林家二房的事情继续弹劾他。
    晋文帝百般思索之后,最终下了一道御令。
    陆秋成品级不变,但之前御史台的官职也不能做了,而是被外放到了西北的燕云去做知府。
    燕云是大晋朝的西北边境,地处偏远,战事又多,十分苦寒,也是许多犯官流放之地。
    陆秋成虽然仍是五品官职,但被外放燕云,那些朝中的老臣们觉得他已受贬黜,便总算是松了口。
    陆秋成在家里,就收到了何公公送来的圣旨。
    待宣旨结束以后,何公公把陆秋成扶起说道:“陆大人,陛下也是一心向着你,只是如今留你在京中,做个活靶子,日日被人针对,反而于你不利。陛下的意思,是倒不若放你出去,去远一点的地方,反而自在一些。待过几年冶铁与煤矿之事清理好了,朝中局势定下了,再招你回京。”
    “谢陛下隆恩。”陆秋成对何公公说道。事已至此,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去燕云做知府,总比闲赋在家要好。
    林晓寒送何公公出去,临走之前,何公公对林晓寒道:“林哥儿,如今你那百花谷,每月收益颇丰,宫中众人都跟着受了益。皇后与陛下,都是念着你们的好的。”
    “能为陛下与娘娘分忧,是晓寒的荣幸,实在是不敢居功。”林晓寒十分谦虚的说道。
    何公公拍拍他的胳膊,伸手比了个五字后,在他耳边轻声道:“最多这个时间,你必能回京。”
    一个百花谷,也不是白给的。这么大一个庄子,可是让晋文帝与惠宁皇后承了他的情。
    宫中每次理账的时候,惠宁皇后都要念叨一次林晓寒的好。身边时刻有人耳提命面,晋文帝是不可能忘记他与陆秋成夫夫俩的。
    这何公公伺候晋文帝多年,对他的性子已是摸的很清。林晓寒这一手,正是挠在了晋文帝的痒处,实在是高明的很啊!
    按照大晋律令,距陆秋成去燕云赴任,中间还有半年的准备期限。
    百花谷的官司结了,也算是还了林晓寒与陆秋成一个清白。只是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还被一些留言蛊惑,觉得陆秋成让晋文帝把冶铁、煤矿收归朝廷,是比他们去做苦力。
    只是毕竟此事已经过去了几个月,陆秋成在家期间,晋文帝也没停下动作。
    这些人在陆府门口骂了几日,便自行散去了。而朝廷在收了几个煤矿与铁矿之后,百姓们便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朝廷的动作有所影响,对陆秋成的恨意也就烟消云散了。
    八月中秋的时候,宫中特地举办了一场赏月宴,遍邀京中群臣与官眷入宫参加,陆府也收到了宫中的帖子。
    自出事以后,也只有晏亲王府不怕与陆府扯上关系,每次宴席都不忘给他们发帖子。
    只是林晓寒与陆秋成怕给晋晏王爷与王妃找麻烦,就都推拒了。
    如今宫中亲自下的帖子,等同于圣旨,也不好再推。
    中秋当日,林晓寒与陆秋成便穿了入宫的朝服,盛装去了宫里。
    入宫以后,林晓寒便如之前一样,朝着太后宫中走去。
    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官眷,看见他后,面上都难免带了一丝惊讶的神色,只在一旁偷偷的议论起来,也不敢过来与他说话。
    其实这些官眷们不少都是林晓寒的书迷,对他颇为崇拜,但她们家中许多也牵涉到了煤矿与冶铁之事之中。在家族的利益面前,书迷这等身份,又算得了什么?此事自是要站在自家家族一边的。
    倒是蔡国公府的小哥儿蔡瑾,一见了林晓寒竟红了眼,像个看见了母鸡的雏鸡一样扑了过来,十分的亲热的搂住林晓寒的胳膊说道:“林哥哥!太好了!我就知你定是冤枉的,总算是翻案了!”
    说完以后,就寸步不离的跟在林晓寒身后。林晓寒有些无奈,就调侃他与孙书文的事情,问他到底是不是真的?
    蔡瑾闻言却是脸都红了,只不好意思的道:“我与孙书文是在百花谷认识的,说来还要谢谢你。成亲的时候,林哥哥你可一定要来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