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看着背手大步流星走在前头的太上皇,心中松了口气,附耳小声道,“那就允许你多蹭两下好了。”
    “呵。”
    太上皇耳聪目明,留意到身后二人亲近的悄悄话,他暗自满意地点了点头。
    穿过正殿进入侧殿,贾环一眼便看到了正站在桌边吩咐人布置饭食的太后。
    她穿着一身慧绣刻丝牡丹藤黄罗裙,乌黑的长发绾成髻,只在鬓边簪了一支九龙凤钗。
    “快看看谁来了”
    太后闻言转过身来,登时眼睛一亮,笑着朝贾环招了招手,“ 今日小厨房做了几道新菜,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胃口。”
    如此,他只得松开薛玄的手走上前去,乖顺道,“见过太后娘娘。”
    “真真是出众,不怪谨意这么喜欢你。”
    太后拉着他的手臂让坐下,亲切道,“之前就一直听人提起你,今日总算得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天地毓秀之精华所在,竟是只凝在你一人身上了。”
    贾环很不好意思,越听耳垂越红,“太后谬赞,臣万不敢当。”
    “还不是他宝贝得,一直不让咱们见。”太上皇指了指薛玄,“等得我头发都白了一半。”
    太后凝了他一眼,“我浸头发的时候不是说了让你一起,你又不干。”
    她丝毫没给对方留台阶,又添了一句,“你那头发十年前都白了,还说嘴呢。”
    “太上皇英武,岁月历久沉淀出白发银丝,威严之中更添仁慈。娘娘乌发油亮,风采依旧,就如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两句话哄得人心花怒放,太上皇的笑声大到都传出了的侧殿,直夸他嘴甜,“哎呦,家里这几个孩子,就属你会说话。”
    “谨意和景阙不爱说话,铮儿更是个冰疙瘩,钧儿、溶儿又调皮,嘴上总没个正经。”
    皇太后拍拍他的手,愈发满意,“还是环儿好。”
    贾环抿唇笑了,偷偷朝薛玄眨了下眼睛。
    好在这么些年和贾母相处,他也算有一番心得,两位老圣人不参朝政,只在东宫安享晚年,想来也是喜欢与小辈们顽笑的。
    否则薛玄也不会每隔几日就来宫里请安吃饭。
    虽都是皇家中人,但怎么说话也得因人而异。君临四方的陛下不会爱听这些花言巧语,但两位老圣人却不同。
    膳房送来的菜式精致可口,这时节里贾环虽胃口不佳,但还是尽量比平日多用了些。
    “怎么用得这样少……可是吃不惯?”
    薛玄给他送去一盏清茶,闻言解释道,“这已经比在家时好多了,一入秋冬就会这样,得靠汤药温养着。”
    太后道了声可怜见的,又问,“近来都吃什么药?哪位太医看顾的?”
    贾环皆是一一乖巧回答,无有不应。
    ………………………………
    出宫时,太上皇将今日好容易钓上来的那尾玉翠青鲤给了贾环,让他养在宅中以添吉庆。
    “我就说,他们很喜欢你的。”
    薛玄捧着他的脸亲了两下,“娘娘还给你包了好些吃的是不是?”
    贾环何尝不知这是爱屋及乌,但两位老圣人确实对他很好,便笑了笑道,“还有糖角糕呢,我明日带着,等上值的时候饿了吃。”
    天黑透了,夜色已深,马车驶离皇宫门口,朝着家中的方向奔去。
    “太上皇方才跟你说什么了?就是我跟娘娘下棋的时候。”
    薛玄摇了摇头,无奈道,“老圣人不想让我前往玉州,说直接在朝中指个人去不就得了,管他愿不愿意呢。还说若出了事也是为国尽忠,谁敢不从。”
    贾环比出一个大拇指,感叹道,“果然,退休了说话就是硬气。”
    “哈哈哈哈……”薛玄笑得不行,抬起他的下巴印着唇亲了亲,“小嘴怎么长的,这么会说话。”
    他被亲得难以喘息,只能伸出舌尖往外顶了顶,“唔唔、咬着我了。”
    二人回了春山居,因着各自有事还要早起,洗漱过便依偎着睡下了。
    次日,薛玄与单惟元一起动身,启程前往玉州,留下了近侍芦枝在京中跟着贾环。
    一连三四日,果然日日都有信鸽回来,俞江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
    好在当地知府和知县还算尽责,在发现疫病后不久便按照《伤疫论》中所记载措施尽可能做了救治,所以才没有到尸横遍野的地步。
    薛家商会的会长有权在当地出现天灾人祸之时,优先调动商会的一切去襄助府衙,在这生死关头,好歹保证了后勤充足。
    贾环每日下值后第一时间就是到暮雪园看薛玄传回来的书信。
    芦枝将信鸽捧在手上,问道,“三爷,明日休沐,可还是回荣国府?”
    他点了点头,提笔开始写回信,“这几日京中各处可还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