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作品:《缪白+番外

    她们的希望其实就是黑板上的那串数字,距离高考还剩222天。
    当222天变成0的时候,希望则会飞上天空,变成阳光照射到这破碎的小房子里来。
    叶虹说过最多的话是:妈,等我上了大学,等我毕业,我就把你接到城里去,咱们再也不住这里了。
    徐景芳也说:“妈妈等你。”
    一切都止于那个男人出现那天。
    某天张苟找上门来说,徐景芳,你这孩子太争气了,我们项目部决定来资助她,将来肯定出息,上大学的钱你也别太操心。
    徐景芳当然要问他为什么。
    张苟说,GM工程本来就要资助一批学生,就算我不资助你家叶虹,这钱还是要花在别的孩子身上,所以我也没帮你太多。
    如此一来,便让徐景芳放下了戒心,她寻思着,这钱不是张苟在出,而是项目工程在出,张苟不过也就是一个中间人罢了。
    于是叶虹是第一个被GM工程资助的人,在所有人之前,叶虹就已经被选中了。
    她是第一个被写上名单的女孩儿。
    之后生活依旧照常继续,叶虹上学,徐景芳日夜接缝纫机的活儿,就是为了让家庭运转都顺顺利利。
    可时间一久,徐景芳发现叶虹变了。
    平日回家母女俩都要唠上两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高三开学前一周,叶虹就变得很沉默,性子古怪起来。
    有时候闷在房间里不出来,也不爱吃饭。
    刚开始徐景芳以为她是学习压力太大,好几次找她谈心,但也没谈出个什么。
    后来,也就是叶虹坠亡前一天,母女俩吵过一架:
    “妈,上大学是不是要花很多钱?”
    “肯定要花啊,但既然GM工程已经把你列为资助小孩儿之一,钱的事就不用担心。”
    徐景芳甚至想好了,只要学费能解决,生活费她就是把缝纫机踩烂都要凑上。
    可叶虹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以你的能力本身也供养不了我上大学的,我不读了行吗?这样我们压力也小一点,高中毕业也挺好的,毕业我就出去找工作,那些厂里也需要人。”
    徐景芳立马就急了:“虹虹,你在想什么?你说你到底在想什么?妈妈这些年跟你说的什么......我们母女俩过得还不够苦吗?”
    徐景芳依稀记得那天争吵时的场景。
    叶虹说了三次,她不想被GM工程资助了,她也不想上大学了。
    于是徐景芳也训斥了她三次。
    叶虹去学校那天早上,母女俩还在为这件事吵:
    “妈!我不想上学了!我不去学校!!”
    “行,你今天要是不去,以后都别去了!!”
    徐景芳是在说反话,她不懂孩子到底在拗什么,想不通,便坐在缝纫机前哭,叶虹背着书包站在门口,也哭。
    哭到最后,叶虹还是背着书包出门了,谁叫她懂事呢?
    当然,那也是最后一面。
    叶虹坠亡消息传过来时,徐景芳发了疯似的往学校跑,她一路忏悔,心想是自己逼死了女儿。
    “我不该让她去上学的。”回忆至此,徐景芳已经泪流满面,“我以为,她是气不过跳了下去,我以为是我害死了她,要不是后来——”
    “后来?后来怎么了?”
    徐景芳泪水簌簌,“后来,我在虹虹的房间发现了一个本子,里面写了一些东西……”
    第51章
    关于叶虹写的那些东西, 不用猜也知道和张苟有关。
    但至于具体内容,还得徐景芳来说。
    这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倔强,叶虹死后,完全没法接受这个消息, 整日以泪洗面。
    后来开始收拾遗物, 没想到看到了叶虹的日记本。
    徐景芳文化水平不高, 小学毕业, 认不得几个字, 却一个一个抄下来, 去问镇上的人是什么意思。
    又为了保护女儿的隐私, 每一个字都是拆开来问的。
    翻译出来的内容也很简单。
    叶虹说, 张苟骚扰她,那天在办公室里张苟摸了她的手, 她觉得很恶心。
    叶虹也不傻,知道这样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于是她回家问徐景芳, 可不可以不读书了。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一方面张苟那边的工程确实能帮助叶虹上学,但他的骚扰就很让人烦,而如果真的不读书了, 母亲就会很伤心。
    不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以徐景芳自己的能力, 真的没有办法供养叶虹上大学吗?
    答案是的,太穷了。
    认清真相的叶虹很痛苦, 但这绝对不是她死亡的直接原因。
    被张苟摸过之后,叶虹才后知后觉为什么张苟要第一个资助她。
    单亲家庭, 父亲早逝,母亲收入微薄, 能力最弱,所以最好下手。
    原来张苟早就有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