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公主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办,是信得过他,而他却想着缇卫名声在外,人人都是精英,不过跟踪一人的足迹,区区小事定能办妥,自己也没多留个心眼。如今才晓得人家既然是尖子中的尖子,精英中的精英,那自然是奔着建功立业去的,而公主吩咐的这件事,于他们是小事,于他却是大事!
    他苦等消息不至,托人去打听,结果被一句随口敷衍给打发了回来。他当场就慌了神,可他在宫内,那人又在宫外,他既分不出心神去追问,也没法去追问。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带着这样一句玩笑般的回答,回到了月明宫。
    华滟深呼吸数次,终于冷静了下来。知道既然木已成舟,无法挽回,而那人……齐曜不知踪迹,即便这会儿再派人去探访,恐怕也不会有结果了。
    “那位徐佥事,是什么来历?”女子的声音冷淡至极。
    奇墨愣了一愣,随即道:“奴婢惶恐。还望殿下予奴婢一点时间,奴婢这就去打听!”
    华滟面无表情道:“好,本宫就再信你一次,明日此时,你来回话。”
    “奴婢遵命!”
    *
    崇政殿。
    “嗬——”
    皇帝丢开一本奏折,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
    张胜全察言观色,立马上前为皇帝按摩着肩颈。
    “皇上,这力道还行吗?可要奴婢再重一些?”
    皇帝闭目养神:“嗯,力道再大些。”
    张胜全瞅着皇帝眼角额头的皱纹和发缝里的白发,有些心疼地道:“皇上,您近来有些太过劳累了,龙体为重呀皇上……”
    皇帝正要说话,门口处传来铿锵的脚步声,随即便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被侍卫驾着入内,信使身上浅色薄甲被一层又一层的血痕染成了深赭色,才下了马,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跪在明镜般的金砖上,声音呕哑至极,每一声似含着血泣诉。
    “急、急报——北境鞑靼入侵,边关告急!”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皇帝很快便镇静了下来,一道道旨令有条不紊地从这所帝国的最高核心中传散出去。
    “速传内阁王首辅、柳次辅入宫觐见——”
    “传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觐见——”
    “陛下有旨,召五军都督府各都督觐见——”
    太子华潇原在四方馆处理预备随御驾行至行宫参与天宁节庆祝众国使臣的事务。这群小国,历来朝见无一不是打着用不值钱的草药、皮毛等上贡换取宗主国赐下金银珠宝的主意,要说有多么重要,自然是不值一提,可若忽视起来,那这些附属番国要想在边境做点手脚,也能令大夏觉得厌烦至极。
    北有鞑靼,东北有建州女真,西北有戎狄,南有交趾、扶桑,西南有胡夷,东南有高丽,时不时来撩拨一下,已是足够令人讨厌的。
    而前有高丽、扶桑两国使臣为争房舍而当街扭打,今日有交趾和红胡子罗刹人操着互相不通的语言吵得不可开交,太子华潇坐在高堂上,以手扶额,忽然就觉得一种深深的疲惫缠上心头。
    “殿下?太子殿下?”随侍小心翼翼地唤着。
    华潇猛地睁开眼:“何事?”
    随侍朝门外看了看,便有一个小厮捧着一只匣子绕过堂下吵闹的众人,送到了太子面前。
    华潇疑惑:“这是何物?”
    随侍指了指那匣子,轻声细语道:“奴婢今晨于四方馆门外发现此物,问过守门的人,不知是何时送来的。奴婢打开看过且验过毒,应是无碍,里面是一方印信并一封短函,还请殿下过目。”
    华潇先取过那方印信,放在手里转动着看了一圈,越看越心惊。再看短函,内容却是简约而恭敬,大意是持印人听说皇帝天宁节在即,心中仰慕皇帝威仪,特从家乡赶至上京,为恭贺皇帝千秋万岁,然因久未入京,不识上京城风物,故而受人指点,先来四方馆拜见。这里面应还有桩隐秘,大概是写信人在上京城里如闷头苍蝇转了一大圈,受了好些哄骗,所以为取信于四方馆上峰,居然连官授印鉴都一并放进来了。
    这印信方一寸八分,铜质龟钮,阳刻九叠篆,仅看这印鉴规制,恐为开国公侯一类的勋臣宿将才能持有的。然九叠篆阳刻肉眼难以辨别,印鉴上又沾了红印泥,一下更难以看清上面的字体。太子忙唤奴婢取来新鲜印泥和白纸,亲自擎着这方印在纸上重重的盖了下去。
    雪白纸张上九叠篆宛转细密,华潇定睛细看,鲜红印迹在纸上盖出六个字。
    敕赐胤国公章。
    第25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5
    皇帝于文华殿召见诸位内阁重臣,太子入宫时,内阁议事正忙。
    张胜全瞅了个空从殿内出来,给太子斟上一盏热茶:“殿下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