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华滟便想起她少时居住过行宫旁的一株老石榴来。
    倥偬十几载岁月流水而过, 昔日她还是小小孩童时,与父母兄长来此赏玩,如今人事凋零, 竟只剩她一人, 尚能故地重游。
    于是便吩咐鸾轿往旧宫行去。
    没承想,竟遇到此事!
    华滟是又惊又怒, 不过眼风一扫,她就从这脏兮兮的孩子脸上看出了与皇兄相似的眉眼。
    再细看面相身形,分明就是嫂嫂在世时亲带在身边的东宫大郡主!乳名叫团团的那个女娃儿。
    只不过,青陵台惊变那夜, 她的生母欲刺太子不成反被反杀,养母啼血而死, 父亲身受重伤, 而华滟这个姑姑, 也昏迷不醒, 怕是没人能照拂到她。
    华滟清醒后,一时也没想到还有这个侄女, 只以为团团身为太子长女,又有郡主的封号,哪怕宫禁大乱,也不会有人胆敢冒犯天潢贵胄……
    但此时此刻,望着那孩子瘦极单薄的身量,华滟一时窒息。
    她闭了闭目,再睁开时,眼底精光四射。
    “把人全都带下去!本宫亲自审问!”
    ……
    ……
    ……
    “殿下。”
    濯冰牵着被洗刷干净的孩子走了进来,轻声叫到。
    华滟从思量中惊醒,侧首看到她,简单道:“来,到姑姑这里来。”
    团团便怯生生地向前迈了一步,小心翼翼地伏到华滟的膝头。
    华滟伸手拂过她干草般枯黄的头发,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以后,你就跟着姑姑,可好?”
    这般的柔声细语反复询问,也只得了那孩子深伏在华滟膝头的一句颤若寒蝉的一个字。
    ——好。
    得了团团这一句应允,华滟终于放下了一口气。
    这几日来,她递信回宫,又遣人将那几个女使嬷嬷全都捉起来审问过,才得知一个令她目眦尽裂的消息。
    原来,自两年前宫变后,太子妃贺仙蕙逝世,白侧妃亦死,这孩子的养娘护着她从混乱四起的野燹中逃了出去,却不幸被乱箭射中了心口,只来得及将她塞给一个路过的女使,就没了生息。
    那女使见行宫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刀光剑影,早吓得一心只想趁机溜走,这时莫名怀里被塞了一个孩子,纵使孩子穿得再荣华富贵,一看就知身份不俗,此时也只满心烦躁。她咬了咬牙,抱着团团走了一会儿,终是抱不住了。团团那时五六岁,生的好太子妃也养得好,白白胖胖颇为沉手,于是这女使便跌跌撞撞地半拉半扯着她往早已废弃的冷宫方向走,胡乱寻了间破败的屋子便将她放了进去。
    然后,循着月色偷摸走了她身上琳琅的金玉首饰,拿条旧床单一卷,趁乱逃走了。
    那女使走时还心想,我也不算辜负了那托付之人,那老婆子只说要我带那孩子去个安全的地方,这鬼地方虽说偏了点,倒是十分安全。
    至于腰侧满满一包沉甸甸的金玉,她心安理得地想,就当做是她走这一趟的赏钱!
    于是团团小小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漆黑的冷宫里醒来,身上全无半点身份证物。饶是她大哭引来了几个小宫人,却也说不清自己是谁,家在哪里。
    她便无名无分地在行宫一隅过活了两年。
    东宫众人不见了小郡主和养娘,四处打探过也无人知晓她们下落,加之小郡主生母嫡母皆去了,太子又在昏迷中,便只当郡主不幸罹难,报上去勾了玉牒名字,算作夭亡。
    华滟回宫时也问过这个侄女的下落,下人来报说是郡主已然夭折,她怔忪一会儿,哭过一场,替她立了牌位置于太子妃之旁,日日进了香火,也算姑侄一场的情分。
    哪知,小郡主根本没死!
    团团趴在华滟膝头昏昏沉沉睡过去了,犹如小动物一般,蜷缩成一团,干枯的小手还紧紧揪着华滟衣裳一角。
    濯冰低声道:“郡主这是怕您丢下她呢。”
    华滟微愣。
    膝上那孩子忽得抽搐起来,华滟忙掰过她的脸一看,却见团团巴掌一张小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是在无声地哭泣,饶是在睡梦中,也是泣涕如雨。
    看得华滟也潸然泪下。
    隆和九年骆皇后头七夜,天际一点寒星如灯,照她孤身提灯一路向停灵殿行去。
    夜半昏梦惊醒,她终于明白过来,自己是没有母亲的了!想通的那一瞬间,痛心入骨。
    她惙怛伤悴地披了衣,踉踉跄跄地奔了出去,满心只是怆然,眼见清风朗夜、红墙金瓦一片繁华,只是天大地大,她没了母亲,便再无一处安身之所了!
    嬷嬷起夜时没见到她,急忙忙惊醒半座宫城!最后是太子妃揽了件斗篷,从身后慢慢走来,将那一领白狐毛的披风罩在她身上。虽无言语,但太子妃臂弯的暖意,叫她扑进她怀中痛哭一场。长嫂如母,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