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陈贵人想起自己被父母卖给了人牙子,又辗转多地进宫,入宫后因服侍笔墨时因为侧脸肖似先皇后被皇帝拉上龙榻,怀孕生下儿子,本以为起码苦尽甘来了,可她没有想到大厦将倾,而她这只躲在大厦下的蚂蚁也不能免除影响,覆巢之下本无完卵啊。
    她跪在地上,华滟坐在椅上,一坐一跪,一贵一贱,两个女人,两种身份,不同的人生,此时此刻却因同一种感情而心照神交,惺惺相惜。
    拭去眼角泪水,华滟扶了陈贵人起来,正色道:“我答应你。将来,倘若你……我待华旻如何,就待华昇如何,他们两个我一视同仁。都是我的亲侄儿,你不用担心。”
    “好!好!妾谢过殿下!”陈贵人这才冁然而笑,又端正再行一礼。
    也许是方才她们说话的声音有些大,屏风后传来孩子的哼唧声,想来是被吵着了。
    陈贵人连忙绕过去看孩子。
    华滟也跟着过去。
    只见陈贵人半蹲在床边,一边用手轻轻拍着躺在床上的小娃娃,一边嘴里哼唱着不知名的温柔曲调,须臾,那孩子就在陈贵人的安抚下再度入睡。
    华滟就站在屏风旁静静看着这对即将分别的母子。有那么一瞬,她想起了她的母亲。
    哄睡儿子后,陈贵人起身,朝华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孩子近日来经常发烧,他不舒服的时候睡觉就要妾来哄。”
    华滟点了点头。她眼神扫过方才被陈贵人阻挡了视线的床头,惊讶地发现了孩子的枕边放着一卷书。她眼力很是不错,轻而易举地就能辨认出那卷书封皮上的字,是《资治通鉴》的其中一册。
    也许是华滟脸上的惊讶神情太过明显,陈贵人顺着她的视线回头望,发觉她在看那本书,以为有什么不妥,便取来交给华滟,忐忑不安地问她:“殿下,是这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华滟接过来,翻了翻,确定是《资治通鉴》无疑,她想起方才在窗外听见的对话。
    “‘我的儿,不是叫你好好睡觉的吗?怎的又在看书?’
    ‘阿娘,我睡不着嘛。阿娘,书里有故事,好看……’”
    ……有故事的好看的书,是《资治通鉴》?
    华滟沉默了半晌,艰难地开口问陈贵人:“这书,他真的能看懂吗?”
    陈贵人顿时面露骄傲,她虽不识字,但心里也知道能识字的是聪明人,也因此儿子小小年纪就开始看书,她只有鼓励没有阻拦。
    “能,小郎自小就聪明,他不仅能看懂,还能给我讲故事呢。”陈贵人语气中满是对孩子的自豪,说到这里时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引着华滟去了屏风旁,指着一处痕迹说:“您瞧,这是我们刚搬进来时,小郎见了那屏风后拿笔写的。”
    华滟俯身去看,见上面歪扭的字迹题了四句诗,正是:泰山一叶轻,沧浪干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
    联想奇特,口气不凡。
    华滟悚然一惊。
    她问:“我记得,华昇仿佛还不曾入学?他会写字?”
    陈贵人答道:“是呢,他同我说,有时陛下写字时他在旁边看,便记下来了。”
    华滟陷入沉思,倘若陈贵人所言非虚,那么华昇便是一个真正的早慧神童。
    他是长兴三年生的,如今才是长兴六年,怎么算他也不过四岁而已。
    第94章 更隔蓬山一万重4
    华滟一时心绪复杂。
    倘若是太平时日, 有华昇这样一个聪慧的皇子,那是大夏之幸。可如今盛世已倾,连贵为皇帝都不知将有怎样的结局, 这样一个早慧的孩子,不知是幸还是悲。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陈贵人虽只是一介宫女出身,但她敏锐地觉察到了华滟情绪上的变化,急急问道:“小郎……是有哪里不妥吗?”
    “你且放心。”华滟安抚她,“我只是在想,这样一个聪明孩子, 要该怎么教导他才是。”
    陈贵人这才稍稍安心。
    因为顾忌三皇子的睡眠, 在陈贵人重新安抚他入睡后,华滟与陈贵人就移步出了内室。
    站在许子攸绣闼雕甍、丹楹刻桷的精美庭院里,陈贵人握着华滟的手, 说着说着再次泪盈于睫。
    华滟见她憔悴如斯, 侧脸依旧妍姿妙丽,一打眼望去, 果和先太子妃有五分的相像。
    这日后来华滟没有再回宴席,从陈贵人处离开后她就径直回到了暂住的别苑。
    据许府下人说,这一日的宴请一直持续到了三更。金乌西沉后没有了光亮,佣人就取来小儿腕口粗细的牛油蜡烛点燃, 将整个庭院照得亮如白昼;美酒佳肴吃尽了,便有柔顺而美貌的侍女撤下残羹冷炙, 复又送上一席席珍馐美馔, 珠翠之珍, 极为甘美;舞女乐师所作的歌舞看厌了, 便有娇女妖童小意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