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扶苏

作品:《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秦王嬴政心中喜悦,自己时时刻刻期盼的覆灭魏国,即将成功。灭国之战,唯有昭襄王之时,而此时,自己之功绩,将媲美先王

    秦王嬴政当即命侍者准备酒食,准备于章台宫之内庆祝一二。

    不过就在此时,突然有侍者来报,称廷尉李斯求见。

    闻言,秦王嬴政也不恼怒,反而兴致更胜,直接道“请其进来”

    说起李斯,秦王嬴政顿时想了李斯一年前呈给自己的谏逐客书,其中诸多之言,却也警省了嬴政。

    想起了曾经跟随师父神鸟学习的时光。

    “百家之言也有其优点益处,不囿于一家之言,治国之道,有用计采纳之,方为上策”

    自从秦国攻魏以来,秦国咸阳之中诸国细作渐多,他们隐藏身份,入诸多勋贵、官员之府为客卿,左右勋贵、官员之意。

    进而左右秦国之计策。

    秦王嬴政闻之,心中大怒,故而下令驱逐咸阳城中五国之人。

    正是那个时候,李斯呈上谏逐客书,让嬴政眼前一亮,同时也暗自警省,于是封李斯为廷尉。

    却不知此时李斯求见,所谓何事。

    李斯缓步走了进来,只见其面容普通,容貌年轻,看似不足三十之龄。

    此时身着秦服,神态恭谨。

    “见过王上”

    “免礼”

    嬴政让李斯起身,随即询问道“不知李廷尉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回禀王上,臣近一年以来,在家中精读商君书,同时也深读了秦国之律,却是发现了许多不妥之处”

    “哦”

    听到这里,嬴政露出了感兴趣之色。

    秦国行商君法,秦律也同样是以商君法为根本而编纂,随着秦国的发展而不断将其完善。

    所以,秦律之中依然有许多不妥之处。

    更不用说更是灭了赵国,纳赵地为秦土,赵地之民不适应秦律,颇有怨言。

    曾经诸位先王并不在意,而当嬴政继位,却格外在意这个问题。

    秦王嬴政想到了曾经师父神鸟所言世间万物并非一成不变,要学会变通,不能囿于一家之言,法家之法,也并非万法之法。甚至其他百家之说,在一些问题上此法家更加合适。

    此时,听到廷尉李斯所说,自然让嬴政很是在意,当即全神贯注,看向李斯,不禁问道“李廷尉,听闻你师从荀子”

    “正是”

    李斯点头。

    嬴政道“荀子虽是儒家之人,但是曾经却同先王昭襄王相惜,不过可惜却未曾留在秦国”

    同时,嬴政也知道,李斯虽然师从荀子,但是却是法家之人,想到这里,嬴政看向李斯,道“还请李廷尉明言秦律不妥之处”

    听此,李斯当即取出自己衣袖之中的数枚竹简,然后一一放在桌案之上,随即展开,同秦王诉说秦律不妥之处。

    秦王宫,宫苑之中。

    只见一身着暗红秦国华美衣裙的女子行走在湖边,汉白玉雕琢而成的栏杆之上花纹精美,在阳光之中,闪烁着淡淡的光彩。

    女子身旁却有两名宫女小心翼翼的搀扶,再其身后,更有几十名侍者、宫女跟随,亦或是端着茶水,亦或是其他等物。

    女子面容美丽,一颦一笑之间却有显楚国山水之温婉,又不失秦国女子之端庄大气。

    目光下移,却看到女子腹部微微隆起,显然是已经有了身孕。

    美眸如水,望着栏杆之外,湖水之中的翠绿荷叶,粉红荷花,犹如荷花花瓣般瑞泽的粉唇微微俏皮,显示出她愉悦之心情。

    就在此时,一名宫女上前,小声且恭敬地提醒道“夫人,外面阳光正盛,还请入阴凉处歇息。”

    听到宫女之言,女子当即点头,随即目光看向湖水一旁,只见宫苑之中,却有一棵巨大的桑树矗立。

    “且去采摘一些扶苏叶”

    “喏”

    桑树,古时又被称为扶苏,扶苏果即桑椹,通体紫色,阳光之下晶莹如水晶,美丽梦幻。犹如花朵,故而又称扶苏花。

    一旁的宫女知道,夫人本是楚国公主,楚国之时,喜好养蚕,更喜扶苏花。

    秦王嬴政闻言,命人于宫苑之中载种了一棵扶苏,如今一载过去,扶苏树也已经亭亭如盖矣。

    楚国公主、秦王夫人芈月华,亦或是芈夫人,看着宫女采摘了一些扶苏叶,才缓步走向了一旁的宫室之中。

    未过片刻,却见从外面突然有了一位美人妇人,身着华美衣裙,雍容华贵。正是太后赵姬。

    “芈夫人如何了”

    太后赵姬询问一旁的侍者,脸上带上了关心。

    “回太后,芈夫人于庭院之中散步片刻,采摘了一些扶苏叶,便回宫了”

    “嗯”

    太后赵姬闻言,当即大步向芈夫人的宫室之中走去。

    芈夫人也早就听到了太后赵姬之声,已经出来迎接,见此,太后赵姬连忙急道“

    你如今已有身孕,切勿乱动,每日散步即可,至于扶苏叶,大可让宫女去采摘”

    看着芈夫人隆起的肚子,太后赵姬脸上更是浮现出无限柔情。同时目光之中更有期待之色。

    芈夫人见此,心中对太后赵姬更加恭敬,道“见过太后,虽然如此,但是礼不可废”

    见到芈夫人如此坚持行礼,太后赵姬也无可奈何,拉着芈夫人交代有身孕之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两名妇人之言,白止就没兴趣听了。

    没错,刚才白止正落在宫室之上,听着两人的谈话。随后,他看向宫苑之中的桑树,心道

    “原来这就是扶苏”

    毕竟,历史上对于扶苏的描述可谓是没有,又有记载称扶苏就是桑树,此时一看,果真是桑树。

    白止又道“看来芈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应当就是扶苏了”

    不知为何,扶苏的诞生却让白止格外关心。

    或许白止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虽然曾经秦国与楚国结为婚姻之盟,其中,使楚国公主入秦,为秦王后。

    但是,秦王嬴政迎娶了楚国公主,却并未将其立为后,这让楚国颇为不满。

    不过秦王却解释,道“值此霸业未成,不急立后”

    听闻霸业二字,再加上当初秦国已然攻魏,楚国便以为秦王口中所说的霸业,即为灭魏。

    楚国上下惊惧的同时,却也更加满意。

    如此,不正是秦王重视楚国之公主么

    但是他们并不知,秦王嬴政口中的霸业,并不是他们所理解的霸业

    听完廷尉李斯之言,秦王嬴政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但是却也夹杂着一丝失望。

    看到李斯说的口干舌燥,嬴政当即让侍者端上一杯茶水,给李斯。

    李斯见此,连忙行礼谢过。

    趁着李斯喝茶的功夫,嬴政却道“廷尉关于秦律之意见,对秦国很是重要,如此秦律,当施行之然”

    “廷尉之修改秦律,却也有诸多不足之处,甚至有许多并不适合他国之民”

    “他国之民”

    放下茶盏的李斯神色一愣,不明白嬴政此言何意。

    看到李斯眼中的迷茫,嬴政解释道“比如之前的赵国,赵国本无秦律,故而赵国之民不熟悉秦法,故而对于秦律必然会有种种不适应。”

    “所谓适合他国之民,无非是可以让他们能够适应,使他们过渡到秦律”

    听到嬴政如此说,李斯终于懂了。

    于是点头,道“臣明白王上之意。”

    可是李斯依旧皱眉,显然还有许多不解之处。在李斯看来,秦法之下,本就人人相同,正如曾经惠文王为太子之时触犯秦律,仍然受刑。

    不过是其师公子虔代为受刑。

    可是现在听王上之言,似乎是要给予他国之民些许特权,如此,不怕本国秦人心中不满吗

    而此时秦王嬴政自然不知道李斯心中所想,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毕竟他要的就是如此。

    他时刻记得自己的师父神鸟所言,秦律并非绝对适合秦国

    只不过是适合统一天下时的秦国,而若是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此时的秦律将不会再适合秦国。

    对此,嬴政自然也深思,最后也深以为然。

    正如最明显军功进爵之制,六国一统,天下再无征战,而士卒又如何获得军功

    士卒无军功可得,必然心生怨恨,荣华富贵,人人求之,如此,长久以往,必然生乱

    那個时候,就需要对对秦法进行修改了

    “秦法”

    “儒家、道家”

    嬴政口中喃喃,一旁的李斯回过神来,正好听到这几个字,顿时一愣,看向秦王嬴政,只见秦王正面露沉思。

    李斯心中有些不安,似乎眼前的秦王并不像历代秦王那般,笃信法家之言。

    此时,突然有侍者进入,打断了秦王嬴政的沉思,一旁的李斯看去,却见侍者宫女手持佳肴,放置在了一旁的桌案之上。

    见此,李斯自然知道是秦王要用膳了,于是当即起身行礼,欲离开。

    但是秦王嬴政的话却先一步响起,道“李廷尉来的正是时候,魏国之战即将结束,想必用不了多久,秦国将会灭魏,寡人正想庆祝一二,无人同乐。”

    “李廷尉陪寡人痛饮一杯”

    闻言,李斯自然也不是扫兴之人,当即道“既如此,那臣就僭越了”

    “不必如此多礼”

    嬴政脸上浮现出笑容,让侍者倒下美酒,君臣二人便在章台宫之内饮酒庆祝。

    魏国,大梁城。

    此时魏国国都也没有了曾经的繁华富贵,留下的只有战火绵延,片片废墟。

    秦军历经攻入大梁城内,城内魏卒在秦军利刃之下,迅速败退,亦或是兵败被俘。

    秦军顺利的攻下大梁城。

    乘坐在战马之上的王翦皱眉,看着硝烟四起的恢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