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书先生

作品:《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朝堂之事,李歆霓并不关心。

    回到骊山之下女宫、君子楼的李歆霓就开始忙碌着离开之事。

    女宫与君子楼之中的一些事情,皆交给其中可信之人,同时,开始交代诸多事宜。

    忙完这些,李歆霓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清闲了下来。

    又是一年的春日。

    春雨淅淅沥沥地从昏暗的天空之上飘落,散落在大地之上,发出微微“簌簌”声,犹如是以人的耳边轻轻的抚摸,让人心境宁静。

    贞观二年。

    大唐在皇帝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变得愈发地强盛,朝堂之中,名臣武将云集,辅佐着李世民治理这个偌大的国家。

    因为之前的国力积累,大唐开始对外用兵,主要是向西域进军,夺取前汉失地。

    天下大势似乎正在发生着轮回,轮回大汉初期的行为。

    似乎因为皇帝李世民的功绩,民间开始有人拿李世民同当初的大汉皇帝汉武帝相对比。

    其中种种,争论不休。

    然而,此时正在身处南方的李歆霓听着路边茶摊之人的诉说,默默的喝着茶。

    距离她离开长安城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她真正的做到了云游天下。

    陪伴她的,唯有一匹白马踏雪。

    以及躲在暗处的神鸟。

    此时,真是初春时节,暖风阵阵,百花盛开,路边绿草如茵。各种未知名的小花开放着美丽的花朵。

    犹如满天星,点缀在路边。

    而路边的茶摊正好处在野花之中,这给过路的行人饮茶的同时,也能带来踏春般的惬意。

    身前的桌椅由未知木材打造,上面刷的桐油漆已经剥落,处处皆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但是桌面却被茶摊小儿擦的光可鉴人。

    低头看着桌面倒影出的自己的身影,李歆霓身着普通的劲服,头上的青丝被扎成简单的马尾状,美丽的容颜之上带着一丝英气。

    而在桌面之上,却也放置着一柄长剑,显示出她并不是普通的弱女子。

    一旁饮茶的行人见到李歆霓独自一人,还是女子,皆忍不住打量一番,不过却也仅此而已。

    因为大唐长安城有女宫、君子楼,如今整个大唐的女子地位却也随之提高不少。

    至少在家中,丈夫不可以随意打骂妻子了。

    同时,对于外面,外出行走的女子也没人敢随意欺辱,亦或是动邪念。

    和煦的阳光照耀在身上,带来了春日里特有的暖意,支在城外路边的茶摊,自然是为了方便外出行走的旅人。

    同时,还有城内那些出城踏春的才子佳人。

    甚至是达官显贵家中的女眷。

    严格说起来,达官显贵之家的人自然不珍惜在这样的茶肆之中饮茶。但是却也有人特地来此处,不为其他,只为体会这种情趣。

    李歆霓这边饮茶,一边打量着路边行走的人。

    不远处,有承载着城中貌美女子的马车缓缓停下,马车旁边有丫鬟家丁一类的人守护。

    也有青年才俊乘马而出,约上三三两两的好友。一丝在这春风之中,纵马疾驰。

    良久,李歆霓才收回目光。

    同时,她开始思考接下来去往何处。

    一路走来,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地,甚至此处她都不知道是何处。

    在这一年的时间之中,也曾遇到过可怜的孤儿,她自然直接移交给了当地的官府,让他们将这些孤儿送往长安城。

    一路走来,随心所欲,却也惬意。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歆霓将几枚铜钱放在了桌子上,随即准备起身离开。

    拿起一旁的长剑,然后朝路边的踏雪走去。

    踏雪全身鬃毛洁白似雪,神骏非凡,无论是谁来看,都会一眼看出这是一匹好马。

    当然,此时也不例外。

    更不要说今日外出踏春的人如此多,早就有人看到了踏雪的神骏,在旁边指指点点,称赞不已。

    李歆霓靠近,看到众人围着踏雪,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上前示意众人自己要离开了。

    围观的人不乏年轻俊杰,欣赏骏马的同时,陡然看到骏马的主人竟然是一位绝美的女子,顿时又是一阵失神。

    就在李歆霓将要上马离开之时,一個模样颇为英俊的男子突然出声问道“姑娘有礼了”

    “有礼了”

    李歆霓看向对方,微微点头,然后回应道。

    “不知姑娘家住何方,芳龄几何”

    或许是因为美人在前,让男子有些失态,直接帅冒昧的询问。

    闻言,李歆霓愣了愣,当即摇摇头,沉默不语。

    然后翻身上马。

    踏雪打了个鼻响,然后马眼斜觑后面的人一眼,似乎是在嫌弃这些两脚兽的吵闹。

    李歆霓也并未回答那人的问题,缓缓离去。

    后面的上方的见此,顿时一阵

    失望的要投资。他们知道,眼前的女子恐怕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故而沉默拒绝。

    “每经过一地,皆会如此”

    离开了茶肆,坐在马上的李歆霓不禁轻笑摇头。

    “盖因貌美所致”

    隐于李歆霓身体之内的白止回答道。

    随后,李歆霓缓缓进入了一座大城之中,抬头看着城门之上的字,李歆霓却陷入了沉思。

    随即说道

    “好像之前看到的神童,便在此城之中”

    听到李歆霓的自语,白止并没有回应。

    跟随在李歆霓出来已经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之中,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化越来越快。

    同时,他还不时返回长安城,食用大量的药材。

    因为皇帝李世民的供奉,现在的他也不缺少药材食用。

    城中,繁华非常,商贾阜盛。

    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上突然给了李歆霓一种身在长安城的错觉。

    随后,她进城之中找到了一个客栈,然后居住了进去。

    客栈的房间颇为整洁,李歆霓要了一个角落里的房间,胜在安静,开窗之后,正好对着一片竹林。

    将东西放下之后,李歆霓才缓缓的道“恐怕要在这里多留上一段时间了”

    “怎么了”

    白止不禁询问。

    “身上的钱财不多了”

    李歆霓缓缓的说道,随即又道“不需要你给我,既然是云游天下,这些必然是要自己面对的。”

    李歆霓倔强地说道。

    “那你如何去赚钱”

    “”

    李歆霓摇摇头,随即便走出了客栈。

    婺州城,再江浙之地。

    经过前汉的治理,曾经濒临百越之地的荒凉之地,却也繁华非常。

    李歆霓走在城中,发现了城中百姓富足,甚至还看到了城中竟然还有学堂。

    看到这里,李歆霓沉默了。

    所谓的学堂,曾经不过是世家特有,而大汉之时,武帝在长安城设立太学,给了寒门子弟一样。

    而此时婺州城内的学堂,竟然不属于世家,同样,也不属于官府。

    而是属于私人建造。

    原来,城中有一人曾是前汉富贵人家,自大唐建立深感家长人才凋零。故而出资建立了这处学堂。

    只要是婺州百姓,皆可将自己家的孩子送入学堂之中,只需要付出一定的束脩,便可在学堂之中修学一年

    别说是李歆霓,即使是白止,看到这个学堂也有些吃惊。

    如今依旧是世家的时代,更不必说如今的皇帝李家,因为夺得了天下的缘故,便是最大的世家。

    但是在老牌世家眼中,即使是皇室的李家,也不一定能够入他们的眼。

    而知识,更是被世家所垄断。

    但是,现在竟然有人开了先河,主动创立了私塾。

    “不知这私塾之中,缺不缺教书先生”

    李歆霓不禁低声自语道。

    会过神来的白止听到了李歆霓的话,并不意外李歆霓会有这种想法。

    “就是不知道这学堂之中,收不收女先生”

    “进入一问便知。”

    此处学堂,明显是一处院子改造而来,进入院子之后,并不是学堂,而是学堂之中教书先生的办公之地。

    根据朗朗读书声传来的方向,孩童读书的房间,应该在原来的后院之中。

    “不知姑娘是否是送家中子弟来读书”

    李歆霓刚刚进来,却见一名小厮打扮的人迎了上来。询问道。

    “并不是,我是来这里竞聘教书先生的。”

    李歆霓回答。

    “教书先生”

    听闻此言,小厮也不禁一愣,不禁仔细打量李歆霓一眼,当即看出了李歆霓美丽的容颜。

    但是小厮显然也是见过世面之人,第一眼便从李歆霓身上看出了一种特别的气质。

    这种气质即使是城中一些贵人都未曾有过,于是心中也不敢怠慢。

    “还请姑娘里面稍候,我这就去请我家家主前来。”

    “有劳”

    李歆霓笑了笑,笑靥如花,让小厮不禁微微一愣。

    看着小厮离去的背影,白止也不禁打量这个学堂。

    显然,这个学堂已经有了后世私塾的影子,且其中的教书先生也不止一人。

    “未曾想,这学堂之中竟然还有女孩”

    白止有些惊讶,因为后院的学生之中,竟然有女孩的存在。

    想到这里,白止不禁看了李歆霓一眼,之所以此时学堂之中有女孩,皆是因为李歆霓啊

    因为李歆霓建立了女宫,间接提升了大唐女子的地位,如今,女孩也能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学堂之中。

    “不过,也不过是七岁至十二岁的女孩”

    再大一些的女孩,就已经及笄了,到了说婚事的年

    龄,自然不可在随意同男子在一个学堂之中了。

    片刻之后,却见一位须发皆白的看着缓缓走进了厅堂之中,同时,便看到了坐在厅堂之中的李歆霓。

    显然,对方看到李歆霓也有些惊讶,不过却也快速将心绪隐藏。

    “见过这位姑娘”

    “见过长者”

    待行礼罢,老者自我介绍道“老夫姓张,城中之人皆称我为张老,这处学堂便是老夫建立的。”

    “张老”

    李歆霓当即也叫了一声。

    随后张老便说了一下自己建立这座学堂的初衷,基本也与李歆霓打听的一般无二。

    随后,这才问起李歆霓的来意。

    “我这次来,想必张老已经知道,没错,我想在学堂之中某一件差事。”

    “谋一件差事”

    还没等张老说话,李歆霓继续道“听说张老的学堂之中也有一些女孩,教授女孩一些诗书,想必一些时候颇为不便。”

    “而我此次前来,便可劫掠这个麻烦。”

    听到这里,张老不禁停顿一下。

    曾经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也有意招一名女子老师,可是许久都没有人前来。

    于是便耽搁了。

    而现在却没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主动前来了。

    念至此,他不禁询问道“不知姑娘从何处而来”

    “从长安而来,我姓李名歆霓”

    李歆霓犹豫了一下,便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毕竟,真正知道自己姓名的人并不多,只知道大唐有个永安公主而已。

    “长安,姓李”

    听到这里。张老情不自禁的多想了,然后忍不住多大量李歆霓一眼。

    李歆霓绝美的容颜本来就让他有些惊讶了,没想到还来历如此神秘。

    显然,他心中也已经猜到了什么。

    “我从长安开始,游历至此,见此地人杰地灵,故而想要多停留一段时间,故而,便想在此寻一件差事。”

    “原来如此”

    张老点头。

    李歆霓成功地留在了学堂之中,而学堂便叫做张氏学堂。

    听闻李歆霓居住在客栈之中,张老也非常大度地在学堂之中收拾出了一个小院子,让李歆霓居住。

    张氏学堂的建立之地,曾经便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给李歆霓一个小院子,也绰绰有余。

    居住于学堂之中,也方便李歆霓教授学生。

    学堂之中。

    学堂之中原来的两个教书先生同样是老者,随着李歆霓的进来,顿时引得一众学生激动不已。

    毕竟新的老师往往会有许多的趣味。

    每个人都会喜欢新鲜的事物。

    更不必说这个孩童们。

    “这是你们的新先生,以后便传授你们剑术”

    “君子六艺礼、乐、御、射、书、数。”

    其中射不仅仅是射箭,更是自身武艺的提升。

    大汉儒生往往配剑而行天下,大唐继承前汉,且不说此时刚刚统一天下,儒生气节更盛往昔。

    自然不会忽略“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