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品:《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第236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是啊,此时全篇皆描述了蜀道之艰难,取名为蜀道难也恰如其分,最为合适不过”

    “如此大才,不知那人叫什么”

    “全篇诗篇之中透露着一股超然于世的仙气,有谪仙之姿”

    “不知可否将此诗初稿售卖于我,我可出高价”

    “售与我,我出一百两”

    “我出一千两”

    “”

    在所有人都读了蜀道难之后,一些欣赏且有财力之人,皆纷纷大声喊道,想要购买李白手中的初篇。

    听到周围之人的声音,李白此时似乎才刚刚回过神来。也正是如此,刚才李白在创作蜀道难之时,他的整个人都沉浸在蜀地的险峻之中,并没有察觉到身边环境的变化。

    看到酒楼之中的所有人皆要出高价购买自己手中的初稿,李白却微微摇头表示拒绝,“各位请见谅,我好友将要离开长安,回到家乡蜀地,然而蜀地艰难,虽然待在长安也颇为不易,但我也想让我的好友留在长安城之中”

    “不过好有心意已决,我也只能作此诗篇赠与好友”

    听到李白说出原因,酒楼之中的所有人间露出钦佩之色,更多的是露出失望的表情,也有大部分人目光投向了李白旁边的男子,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对方能有李白这样的好友,让他们感到羡慕。

    而听到李白的话,酒楼之中的人也不再多说,也不再提购买蜀道难的初稿。

    “既然如此,那公子可否再次誊写一篇蜀道难,届时我们也愿意出钱购买”

    “没错,即使不是初稿我们也愿意购买”

    “可否再为我等抄写一篇”

    “”

    看到蜀道难的初稿他们无法购买的,于是既然出言让李白再次抄写一篇。

    他们自然能够看出蜀道难之好,定然也会流芳百世,被后人所传颂。

    若是他们能够得到原作者的真迹,然后再传给自己的后人,也算是一种佳话。

    听到酒楼之中人的话,这一次李白自然没有拒绝,他颔首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到李白答应,酒楼之中的所有人街都露出了微笑。

    一旁李白的好友见到这一幕,看向李白的目光也露出了真挚的微笑,随即对一旁的李白说道

    “没曾想太白竟然有如此文采,既然如此的太白你又怎会报国无门”

    李白的好友也没有想要李白的回答,而是继续说道“虽然太白你做了此篇蜀道难,但我也心意已决,打算离开长安返回家乡蜀地,至于这篇蜀道难,我就笑纳了”

    “本就是为你所作,尽管拿去”

    听到自己好友的话,李白连忙摆手说道。

    与此同时,还从腰间拿出自己的印信,在纸张上印下自己的印章,最后才郑重的递给一旁的好友。

    好友见此,也非常郑重的接了过去。

    偌大的长安城之中,每日皆都发生着许多事情,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而今日在酒楼发生的事情也迅速被传了出去,然后在长安城中迅速被传开。

    传得最快的莫过于蜀道难,被更多的人传唱,许多文人之士皆手捧一篇蜀道难,感受着其中的字句。

    随着时间的发酵,李白的名字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甚至一些达官显贵皆听到了李白之名,更知道了李白的文采,纷纷邀请李白参加家中晚宴,赋诗以作乐。

    在最初,李白对于这种情况是极其乐意的,毕竟可以使自己的名字被达官显贵所熟知,然后被伯乐欣赏,推举自己入朝为官,一展心中抱负。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心中对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厌恶,在这期间也遭受到了一些达官显贵的蔑视。

    比如就在此时,李白被邀请到一名朝中官员的府中,因为朝中官员要宴请好友,故而邀请李白前来赋诗作乐。

    这样的事情李白也经历了许多,但是此次却不一样,他能感觉到此时邀请自己前来的官员看向自己的目光有淡淡的蔑视,似乎极其看不起自己。

    这让他心中甚是不悦。

    但是心中不高兴又能如何,他不过是一介白身,与在朝为官的达官显贵来说,自己不过是一名低贱的平民。

    此时富丽堂皇的厅堂之中,身着美丽服饰的侍女翩翩起舞,有雅乐阵阵,美味佳肴、琼浆玉液,然而被邀请来的李白却只能坐在末尾,似乎被当成了用来取乐的伶人。

    想到此处,李白胸膛之中一股怒火顿时翻涌而起,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发怒,依旧在冷静的观察此时的情形。

    却见厅堂上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欢声笑语在耳畔响起,而坐在末尾的李白仿佛是一位局外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这样会逐渐来到高潮,只

    见邀请李白来的朝中官员突然看向李白,然后颐气指使说道

    “听闻李白在长安城之中颇有才

    气,做出的诗篇更有谪仙飘然除尘之名,今日老夫特地邀请李白来府中,为我等赋诗作乐”

    “没想到竟然将李白邀请了过来,上官大气”

    “没想到我等也能一听优美诗篇,此番全靠上官”

    “那李白还不赶快做诗来”

    “”

    随着主家道出邀请李白而来,厅堂之中的人顿时一阵谄媚附和,在阿谀奉承的同时,也对李白指指点点,话语之中多有对自家奴婢之姿态。

    至此,李白义愤填膺,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半分,听到厅堂之中的人对自己颐气指使,当即也听话的站起身来,对着上方的主家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而且上官取来笔墨,此时我便赋诗一首,以为修为之乐”

    “好”

    听到李白的话,厅堂之上的人皆露出笑容,对他们来说,这种随意指使他人做事的姿态,似乎已经让他们习以为常。

    听到李白如此顺利的答应,也以为李白是那等下等卑贱之人。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侍者侍女将笔墨皆端上了厅堂之中,而李白也走到天堂之中的作案前,开始皱眉沉思,给人一种正在冥思苦想,正在做诗的模样。

    而天堂之中的人也在静静的等待,交谈之声也不禁低了几分。

    在沉思的同时,李白却想到了很多。

    他想到了自己在长安城之中经历,以及在长安城之中结交的知心好友,以及此时自己所遭受的不公经历。

    一切的一切,此时皆都映上眼帘,再次看到。

    来到长安之后,迎接他的却不是能够一展心中的抱负,反而是各种刁难,这让他心中逐渐冰冷。

    对于长安城的期望,也逐渐消失殆尽。

    他又想到了自己在长安城中结交的好友,虽然这些好友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无一例外的,都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喜好。

    比如在城外的道观之中,具有一位好友,虽然是一位道人,但是也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语言,那位道友也曾经多次提出帮助自己在贵人面前推荐自己,但是都被自己婉拒了。

    当然,那也只是自己初次来到长安城之后,心中难免自信满满,没想到在长安城之中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会如此的艰难。

    那名道友名叫吴筠,寄情山水,好作诗,曾和自己在山中饮酒作乐,欣赏大自然之风光。

    后来他也多次后悔,后悔当初那么痛快的拒绝了吴筠的建议,不然此时此刻,自己已经因为吴筠的推举,已经入场为官了吧

    想到此处,他再次回过神来。

    而在厅堂之中,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李白终于开始挥笔在宣纸上书写,与此同时,一旁也有人不禁起身走近一些观看。

    周围的人只见李白笔走龙蛇,一个个字跃然于纸上,组成了一句句优美的词句

    “梦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看到第一句,周围的人一脸茫然,不过却又看到“瀛洲”二字,一些人不知其中典故的,自然是一脸的迷茫。

    而直到其中典故的,自然了解瀛洲乃是三大仙山之一,传闻秦国始皇帝曾经派出三千童男童女,在东海渡海而去,只为寻找东海之中那虚无飘渺的三座仙山。

    三座仙山分别为瀛洲、方丈、蓬莱

    很显然,此时李白所写的诗句之中,其中的瀛洲便是传说之中的仙山。

    “不愧是有谪仙之名,书写的诗句果然仙气飘飘,有一种飘然出尘之感”

    一旁的人不禁赞叹道。

    “不知后面的诗句又会如何,当真让人期待”

    “且莫说话,静静观看”

    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宣纸之上,随着李白笔走龙蛇,众人的目光也在缓缓的移动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此处”

    写到此处,周围的人不禁一脸茫然,此时毕竟身在长安,怎么突然到了东南之地

    毕竟诗句中出现的天姥山,便在东南之地。

    难不成眼前的李白曾经去过东南之地的天姥山,故而心中有感,所以才会写下这首诗篇

    而正在书写的李白也不禁停下了动作,微微沉吟片刻。

    曾经他和好友吴筠在山中畅谈之时,自然交谈了大唐的大好江山,无数名胜景地,皆被他们所向往。

    其中道友吴筠更是曾经四海为家,游览了许多的地方,其中天姥山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让李白心中颇为

    期待与向往,心想自己空闲之时也一定要前往天姥山,欣赏天姥山上的美丽景致。

    看到李白停下了书写的动作,厅堂之中的

    人以为此诗篇就到此为止,刚想开口说话,最近李白竟然再次挥墨书写,笔走龙蛇。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至此,众人终于被李白的文采所倾倒,经过简单的文字,他们竟然能够从诗篇之中一窥李白那天马行空的思想,想象那犹如仙境一般的景象。

    读李白的诗篇,简直就是一种顶级的享受。

    所有人都不禁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正如诗句之中所说“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他们飞行至诗句中的天姥山,同传说之中的仙人一同为乐。

    到了这里,众人都以为诗篇到此真的已经结束了,然而却看到李白竟然继续书写,他们心中的惊叹、震惊再次压抑下来,静静观看着纸上的文字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然而当最后两行字跃然于纸上,在场的所有人机都面色一变,然后猛的抬头看向天堂正中央的李白,看向李白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

    目光之中充满了震惊、充满了难以置信、甚至还充满了敬服

    而邀请李白前来做客的主家也看到了最后一句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目光凌厉的看向厅堂中央的李白,刚想开口说话,究竟李白竟然将手中的毛笔向桌案上一甩,随即一挥衣袖,昂首挺胸、不卑不亢,阔步走向厅堂之外

    众人不禁抬头看去,在他们的目光之中,只能看到一道潇洒飘逸的背影,一袭白衣,谦谦君子

    好一位白衣傲公卿的翩翩公子

    一些人虽然心中不悦,但是也不得不钦佩李白的胆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