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永安公主薨!

作品:《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第246章 永安公主薨

    心中发出这样的疑问,李歆霓已经走出了皇城。永安公主府的车架静静的停在宫门之前,逐渐赶到皇城的文武大臣、达官显贵无不恭敬的绕行。

    而当他们看到从皇城之中返回的永安公主李歆霓之后,脸上的恭敬之色更重,随即上前恭敬的行礼。

    或许是因为想通了,米其林此刻的心中只有平和,对于生前达官显贵的行礼,皆都面带微笑的一一点头回应。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李歆霓登上了马车,然后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走去,直至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似乎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在死前心有悔意,后悔自己在之前的几年殆于朝政,差点引发了武将叛乱,故留下遗诏,让此时的皇帝不必为自己的后世大操大办,一切从简。

    虽然此时的皇帝李亨心中对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的尊敬,且有孝心,但是对于太上皇的遗诏也不敢不遵从。

    太上皇的丧事结束,也不过是三天的时间。

    回到府中的李歆霓再次坐在了自己的座椅之上,白止看着神情有些不一样的李歆霓,然后不禁安慰道

    “不必悲伤,生老病死,不过天地轮回之理”

    “我自然知晓”

    白止不禁问道。

    “不必了”

    永安公主府中的杏花全部盛开,洁白如雪的花朵点缀在枝头之上,阵阵馨香传入鼻尖,沁人心脾。

    察觉到一旁李歆霓的目光,白止并没有直接回答,“女宫和君子楼如何,已经不需要外人去如何评价,想必你的心中也已经有了答案。”

    李歆霓也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身体佝偻,气息微弱。

    白止看向一旁连说话都要微微喘息的李歆霓,然后轻声的问道。

    如此看来,女宫和君子楼在李歆霓的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的重要。

    沉默了一会儿,李歆霓继续说道。

    “那在最后的一刻,你可有什么心愿未了”

    时间流逝,皇帝李亨虽没有雄才大略,但是也是守成之君,在他的治理,大唐依旧强盛。

    听到神鸟的回答,李歆霓神色微微一愣,然后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并没有”

    “即使是在百年、千年之后,女攻和君子楼这两个字,依旧会停留在人的心中”

    听到神鸟毫不犹豫的答应自己的请求,李歆霓脸上露出了微笑,配上其鬓角的白发以及脸上的皱纹,显得格外的和蔼可亲。

    而永安公主却再也没有在人们面前露过面,二十年的时间缓缓流逝,二十年的时间,这个世界也发生了态度的变化。

    并没有在一起生活过,自然没有更多的感情存在,对于一些大唐宗室来说,自己也不过是一个陌生人。

    李歆霓摇头,然后说道“对于死亡,我的心中早就没有了恐惧,只不过是在想自己死亡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的一些变化”

    庭院之中,躺在床榻之上的永安公主李歆霓面容苍老,一头银发犹如白雪,曾经美丽光滑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老态龙钟。

    “我也希望,当我也死去之后,希望神鸟能够适时帮助一下女工和君子楼”

    如果旁人看去,还以为她已经逝去。

    就在白止心中沉默的时候,李歆霓却缓缓睁开了浑浊的双眼,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神鸟,然后轻声说道

    “神鸟你应该能够知晓我的生命为时不多”

    并且她也知道,对于这個时代的人来说,身为永安公主的自己,已经是一个古人了。

    听到李歆霓的话,白止微微点头。

    “是啊,女宫和君子楼如何,只有后人才有资格评价,也只需要留在后人评价便行了”

    公元776年,又是一年的春日。

    毕竟刚才李歆霓询问大唐如何时,并没有直接请自己以后能够帮助大唐,而此时李歆霓询问女宫和君子楼如何时,却直接请求自己以后能够出手相助。

    越过永安公主府的院墙,传到外面街道之上行人的鼻子中,让人流连忘返。

    白止在一旁静静的听着,陪伴在李歆霓身旁这么多年,白止也已经知道了她的性格,不争不抢,心境平和。

    李歆霓摇头,随机从白止的身上收回了目光,缓缓的看向了身前,杏花挂满枝头,美丽的蝴蝶与蜜蜂在丛花之中穿行,蜜蜂嗡嗡的声音犹如大自然最美妙的乐音,让人心神宁静,沉浸在如此和谐的环境之中。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想给他人增添麻烦。

    对于她来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谁都没有任何的区别,也不能给他人带来更多的留恋,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伤。

    而在床榻的一旁,翎羽赤红的神鸟静静的站立,白止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李歆霓,他能够感觉到身旁李歆霓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

    李歆霓看向一旁的白止,似乎是想要神鸟给出相应的答案。

    “或许我如此平静的离去,便是最好的结局”

    甚至能通过高墙,看到一只洁白的杏花,从高墙之上伸过枝头,展现出杏花之美。

    “难道你不想见皇帝最后一面吗”

    “自然”

    对于杏花如此凌乱的生长李歆霓并没有命人去修剪,而是任其生长,如此也可以让其他人能欣赏到杏花的美丽。

    “比如,大唐的君子楼和女宫又如何”

    所以,还不如不见。

    听到李歆霓的话,白止也不禁沉默了片刻。

    最近也不再多说了,静静的陪伴在李歆霓的身旁,注视着身前的美丽的杏花。

    阵阵微风拂过枝头,摘下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犹如杏花雨一般吹落。李歆霓看着眼前如此美丽的画面,目光突然浮现出淡淡的追忆。

    “还曾记得,当初我第一次见到神鸟你的时候,也正是如此时节,也是杏花盛开的季节。你站在洁白的杏花枝头,赤红色翎羽格外的耀眼”

    缓缓的诉说着,李歆霓的声音逐渐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后到低不可闻。

    过了片刻,只见枝头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风的浮动下微微的颤动,然后一片杏花瓣随风飘落,在微风的带动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坠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后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双手中。

    白止回过神来,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时的李歆霓已经没有了呼吸,苍老的面孔上带着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了,唯有温暖的春风依旧在拂动,裹挟着杏花如雨。

    在这一瞬间,满树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绿色的嫩叶点缀在枝头之上

    白止看着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脸上的微笑似乎仍旧想从前那般亲切,昔日的一颦一笑仍在眼前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一时间整个城池似乎发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动,甚至比之前皇帝驾崩还要猛烈。

    几乎每家每户之中皆都传出悲戚的哭声,每家百姓皆自发的走上街头,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闭目哀悼。

    头上也已经生出白发的皇帝李亨亲自来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脸上带着悲伤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随即在朝中大臣的劝解下才返回了皇宫。

    紧接着皇城之中挂上了白绫,长安城的每一户百姓家中也同样的挂上了白绫,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满了香烛。

    仅仅一天的时间,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从长安城向四面八方传去,直至让大唐的每一个人都知晓。

    最为悲伤的,莫过于女宫和君子楼。

    从女宫和君子楼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礼,亲自送别永安公主。

    对此,没有一个人心生怨言,他们心甘情愿甚至即使如此做。还感到并不能表达出他们心中对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宫和君子楼同样建立了一百多年,从女宫和君子楼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后人诞生

    他们听这长辈诉说关于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样的对永安公主心怀敬意,再加上女宫和君子楼一直存在,潜移默化的对他们进行影响,甚至大多数人都曾进入女工和君子楼进行学习。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让他们一时无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鸟的青睐,能够长生不老吗为何还会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游天下返回长安城时,便能看到他也同样的老去了”

    “所以,对于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听到他人的解释,发出疑惑的人岂能不知道

    他不过是心中无法接受永安公主会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宫和君子楼,一心为天下之人,不参与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黄白之物,更不善于争权夺势,似乎对永安公主来说,她唯一感兴趣的也只有女宫和君子楼了。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毕竟曾经身是孤儿的人,若是没有女宫和君子楼,恐怕早就已经死去了,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与地位。

    两相对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与尊敬永安公主

    看着天下之人对永安公主逝去的反应,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触动,不过也只是仅此而已罢了。

    在他看来,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过是他漫长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即使也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但也并不是唯一。

    虽然不重要,但也无法忘却。

    看着一片

    缟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皆都亲自来到府中调吊唁。

    因为永安公主并没有后人,随着永安公主的逝去,这个永安公主府也将会空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