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124】

作品:《明月歌

    【124】/晋江文学城首发

    翌日裴瑕离开时,沈玉娇其实是醒的。

    但她听他的,没起身去送。

    她阖着眼睛躺在床上,听到他穿衣袍的簌簌声响,又听到他离去的脚步声。

    以为他就那样走了。

    但过了一刻钟左右,他又折返回来,俯身在她颊边落下一吻。

    凉凉的,淡淡的薄荷与清茶香气,又掺着几分冬日梅香的幽静清冽。

    这一回,他是真的走了。

    沈玉娇抬起手,指尖轻触那清茶梅花吻过之处。

    又要远行了。

    她好似也染上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毛病,想到上回裴瑕离家后的变故,一颗心也变得惴惴。

    哪怕这府中如今是她当家,仆妇、侍卫、武婢等人的身契都由她一手掌握,但裴瑕的远去,仍叫她心头缺了一块似的,空空落落。

    于是她带着棣哥儿,暂时回了娘家住。

    棣哥儿原本也很舍不得爹爹,但到底是小孩子心性,一到外祖家,有阿瑜和阿瑾陪着玩,渐渐也将爹爹抛到了脑后。

    倒是母亲李氏隔三差五就在沈玉娇面前念叨:“守真也太实诚了,这样的苦差事,他如何就领了呢?要我说,称病也好,辞官也好,反正就不该领。”

    “那燕北是个什么地方,听说大冬日里,耳朵露在外面,都能被冻掉!何况那头还打着仗……”

    “那些戎狄人都是茹毛饮血,丧心病狂的,若是与他们遇上……哎哟,阿弥陀佛。”

    李氏想都不敢想,更不敢继续往下说,只拽着自家女儿去大慈恩寺烧香拜佛,祈求着战事早日结束,女婿能平安归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安也下了第一场雪。

    这场雪落得比往年都早,仿佛预示着这个冬天将会格外的严寒难熬。

    起码沈玉娇的外祖母罗氏没能熬过去。

    老太太是在梦里走的,走得很安详。

    第二天早上婢女见她迟迟不起,一摸鼻子,才发现没气了,急忙去禀告当家夫人。

    丧仪办得隆重,朝廷还下了旌表,以嘉老太太此生忠孝节义。

    沈玉娇牵着棣哥儿去奔丧时,棣哥儿看着灵堂正中那个黑漆漆的棺材,有些害怕,直往她的怀里钻。

    “阿娘,那个大盒子是什么?”

    “那是……太祖母的床。”

    “可是那床看起来一点都不舒服,太祖母为什么要睡在那里面?”

    沈玉娇一双眼睛哭得有些红肿,低头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因为太祖母要去很远的地方,只有躺在这张床上,才能到达那个地方。”

    棣哥儿正是对万物都好奇的年纪,问:“那个地方是什么地方?比爹爹和谢伯伯去的燕北还要远吗?”

    沈玉娇眼皮一跳。

    没想到孩子会将这两件事类比。

    当真是童言无忌。

    她也不好多说,只道:“是比燕北还要远的地方,一个以后我们都会去的地方。”

    棣哥儿还要问。

    沈玉娇止住他:“等丧仪过后,你回去问夫子。?()_[(.)]?㈧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这会儿正伤心着,实在没心情应付这求知欲旺盛的小家伙。

    棣哥儿也看出自家阿娘眉眼间的疲色,乖乖闭上嘴。

    当日夜里,沈玉娇准备入睡了。

    棣哥儿抱着枕头来到她床前,黑黝黝大眼睛透着几分难为情:“阿娘,我能和你一块儿睡么?(s)?()”

    沈玉娇有些诧异。

    毕竟打从这孩子落地后,他几乎都是由奶娘照顾,在隔壁房间住着。

    裴瑕又夜夜与她同寝,自然也不方便让孩子与他们一同睡。

    先前听说侄子侄女都会缠着阿嫂一起睡,不答应就又哭又闹,她还以为是自家孩子比较独立,不爱粘人。

    如今看来,并非不粘人,只是先前一直没机会。

    愣怔过后,她对上小家伙期待的目光,笑了笑:“过来吧。()?()”

    棣哥儿眸光霎时亮了:“来啦!()?()”

    他抱着枕头爬上床。

    待到幔帐放下,熄了灯。

    沈玉娇给小家伙盖好被子:“睡吧。”

    棣哥儿往自家阿娘怀中靠去,又抬起小手抱住她:“阿娘。”

    他奶声奶气地唤。

    沈玉娇拍着他的背:“嗯?”

    “你别难过了。”

    棣哥儿将她抱得更紧:“我答应爹爹,要照顾你的。”

    沈玉娇失笑:“你这么小,还照顾我呀?”

    棣哥儿道:“爹爹说了,我虽小,却是男儿,男儿就得肩负起责任。他去守护大家,小家就得靠我了。”

    沈玉娇觉着新鲜:“他什么时候与你说的这些?”

    “他离家的前一日。”

    棣哥儿想了想,补充:“离家那日又说了遍。”

    大清早的把他给摇醒了。

    他还懵着呢,爹爹一本正经与他说,无论何时,都要护好娘亲,不能让娘亲伤心难过。

    唉,爹爹平日里话少,但在娘亲的事上,就变得很啰嗦了。

    但是君子重诺。

    他既答应了爹爹,就一定要做到。

    “所以阿娘你别伤心了,我给你背诗好吗?”棣哥儿以他的办法哄着她。

    沈玉娇心尖一软。

    搂着小家伙暖乎乎的身子,轻柔嗓音噙着笑:“好,你背吧。”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1]

    在孩子朗朗背诗声中,沈玉娇近日沉重的思绪也不知不觉放下,倒真叫他哄睡了过去。

    之后的每个夜里,棣哥儿都与她同住。

    漫漫寒夜日,有个小暖炉在怀里,会背诗、会哄人,沈玉娇心里也不禁庆幸当年留下了这小家伙。

    若真的一碗汤药下去,大抵也体会不到这份幸福。

    在一场又一场风雪里,长安迎来了新年,红雪白梅,桃符新换,喜气洋洋。

    而千里之外的燕北,更为凛冽可怖的风

    雪里(s)?(),

    战火不休(s)?(),

    家破人亡()?(),

    毫无半点新年的喜庆。

    裴瑕到达燕州时④(小@?说)_[(.)]④?来④小@?说④@?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④(s)?(),

    已是腊月二十八。

    虽已尽快赶路,但还是耗费了两个多月。

    雪太大了,路太荒了。

    哪怕一路押送的皆是身强体壮的军户,也抵不住这燕北的苦寒,路上病倒者不下百人,甚至还病死了三个。

    裴瑕也病了一场。

    一日趁夜赶路,头上的毡帽被大风卷跑了。

    天色昏暗,寻也寻不到,也不好停下队伍另外打开箱笼去取,于是硬抗了半个时辰。

    当日夜里便头疼欲裂,浑身发寒。好在随行军医有良方,吃了好几副药,总算好转。

    路上也曾遭到山匪的伏击。

    但裴瑕看出那山匪头子是个有抱负的,当即拦下兵将们拔刀,命景林设棚煮茶。

    无人知晓那一盏茶的功夫,裴守真与那山匪头子说了什么。

    但一盏茶后,山匪头子带着他的手下,回山寨收拾东西,约定七日后赶往燕州参军,抵抗戎狄,护卫疆土。

    于是押送军资的队伍里也流传起一句话——

    “古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今有裴瑕煮茶降土匪。”

    总的来说,前往燕北这一路,比裴瑕想象的还要艰苦,说是处处都能丢命也不为过。

    也因走了这么一遭,他心底对谢无陵也更多了几分敬佩。

    他如今累了有马骑,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饮,病了也有药,依旧觉着这一路艰苦难熬。

    而三年前谢无陵被流放时,头戴枷锁,腿扣镣铐,流犯的吃喝更是与“好”字完全不沾边。死了解差或许愿意埋,毕竟一铲子的事。但病了解差定不愿买药,毕竟要花银钱。

    那个人竟然熬过去了。

    不但熬过去了,还在燕北池鱼化龙,一飞升天。

    可见人之气运,当真是难以言喻。-

    燕王府里,没换红灯笼,也没挂桃符。

    或者说打从进到燕州城里,目之所及更多是一片缟素。

    燕北三十万大军,闲时种田,忙时练兵,军民一家亲。

    如今外敌入侵,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男儿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裴瑕一路走来,看到每隔几家便挂着白幡,一颗心也愈发沉重。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而百姓们对他们的态度,也足以说明一切。

    他们看向军资的目光是欣喜的,看向他们这些长安来的官员,是憎恶的,仇恨的。

    景林被那些百姓们的目光看得浑身发麻,忍不住悄声与自家郎君嘟哝:“我们又不是戎狄人,这大老远辛辛苦苦给他们送钱来了,不夹道欢迎就罢了,怎的还一个个看仇敌一般。”

    裴瑕沉着脸,并不言语。

    他知道燕北百姓们在恨什么。

    恨朝廷的昏庸愚钝。

    恨长安官员的尸位素餐。

    恨这些军备银钱姗姗来迟,白白送了无数好儿郎的性命。

    更恨这场战事原本是可

    以避免的,却因上位者的决策失误,叫他们家破人亡,惶惶不安。

    这份恨,太正常了。

    到达燕王府,并未休息,裴瑕直接面见燕王。

    “这是此次朝廷拨给燕北的军资款项,以及一干粮草军备的清单,还请王爷过目。()?()”

    燕王坐在御案前,箭伤虽修养了这些时日,但听说那箭上掺了毒,亏得他重金养士,这些年一直养了个医术高明的神医在旁。

    那好吃好喝养了那么多年的闲人,终于一朝派上用场,救了燕王的命,也彻底堵了从前那些说“浪费银钱?[(.)]??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的谋士的嘴。

    性命保住了,余毒还得慢慢清除,燕王的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看向裴瑕的那双狭眸,精光闪烁,无比锐利。

    他审视裴瑕的同时,裴瑕也惊愕于燕王那双眼。

    那双眼,还有那野心勃勃、烈火灼灼的眼神。

    忽然就明白谢无陵为何会被燕王认作“义子()?()”

    了。

    太像了,实在太像。

    说是亲父子都不会叫人怀疑。

    何况谢无陵那个性子

    撇开他们之间的私人恩怨,谢无陵那八面玲珑的性子,的确很能混得开,尤其在军队之中,堪称如鱼得水。

    忖度间,燕王略略扫过手中册子,再看面前一身苍青色袄袍的年轻郎君。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当真是世间一等风流人物。

    难怪那沈家的小娘子会选裴守真,弃了自家的谢归安。

    燕王心下比较着。

    裴瑕见燕王盯着自己迟迟不语,再次挹礼:“若是清单有不详尽之处,燕王尽可指出。()?()”

    “单子没问题。”

    燕王将单册搁下,嗓音沉缓:“东西既是你裴守真亲自押送来的,应当也没问题。”

    裴瑕闻言,眉心微动:“王爷抬举臣了。为求稳妥,还是请王爷派帐下属官亲自核验清点一遍。”

    “这个本王自也会安排。”

    燕王平静说罢,又看了裴瑕好几眼,抬手示意:“一路奔波,贵使也辛苦了,入座饮杯热茶罢。”

    裴瑕颔首,掀袍入座。

    双方不冷不淡寒暄一阵,裴瑕问过燕王当下战况局势,又多问一句:“不知谢将军现下何处?”

    燕王抬眼,透着几分审视:“贵使寻我家小子有事?”

    称呼竟是“我家小子”,裴瑕眼波轻动。

    看来谢无陵的确很受燕王爱重。

    “从前在长安与谢将军有些旧交,臣此番前来,也有一物要交予他。”

    那个玄色麒麟荷包还在他的箱笼里,这等物品,裴瑕私以为亲自交给他最好,免得转交旁人,生出误会。

    燕王听到这话,也想到月余前谢无陵风尘仆仆赶回来后,与他谈及长安之事的模样。

    那小子明明舍不得,却还装出一副豁达的笑脸来:“她过得挺好的,穿锦戴玉,安安稳稳。她那孩儿也乖,我抱过了,结实得很,长大估计得有我高。”

    “你就这样放弃了?”燕王问。

    “

    嗐(s)?(),

    怎么叫我放弃……”

    谢无陵的笑有些黯然()?(),

    但努力扯到灿烂:“只要她好?(??)_[(.)]?⑷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就行了。”

    这话有些耳熟。

    燕王恍惚了一阵()?(),

    想起他离开长安前,与太后辞行的那个午后。

    太后大抵是猜到他与昭宁帝的交易,问他:“真的甘心了?”

    不甘心,一点不甘心。

    燕王那时比谢无陵还年轻气盛,他觉着心底的怒意与不甘在灼灼烧着,恨不得将眼前这个故意拆散他与静娘的死老太婆给掀翻,恨不得放一把火将皇宫都给烧了,带着静娘跑得远远的,过着只有他们两人的生活。

    可他也只能在脑中想想。

    毕竟静娘已是他人妻,已为他人母,更是一国之后,她的儿子将会是太子。

    那些无上的荣耀与地位,亦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高山阔海。

    他只能握紧拳头,低着头答道:”只要她好就行。”

    那年那时,今时今日,何其相似。

    燕王看着谢无陵,愈发觉得这大抵是老天爷给他的补偿——

    送来了一个模样与性情都这般相像的儿子。

    思绪回笼,再看面前端坐在的裴氏君子,燕王的态度也不禁挟了几分淡漠:“归安半月前领着一万精兵收复金城、白城两座城池去了,现如今……”

    话未说完,屋外传来贴身内官焦急的通禀:“殿下,白城军报!”

    燕王面色顿时肃然。

    “进来。”

    一个头上身上满是未褪风雪的传令兵匆匆入内,单膝跪地:“王爷,白城军报,聂将军所领的那一队援兵……”

    传令兵嗓音哽咽了下,红着眼眶低下头:“行至离白城百里,中了戎狄的埋伏,折损过半,聂将军以身殉国,余下的兄弟们皆被方副将暂时带去金城,与周将军会和。”

    “子诚,他殉了?”

    燕王搭在桌案的手掌陡然攥紧,哪怕脸上并无表情,周身的气场却陡然森冷,连带着整个书房皆如寒风凛冽。

    “他的尸首呢?”燕王问。

    传令兵道:“被带回了金城。”

    燕王呼吸粗重,好半晌,才道:“先别将这消息告知聂家,他幼子一家好不容易才回来探亲,让他们过完这个年……”

    传令兵应了声是,又问:“周将军请示王爷,他愿领兵前往白城救援。”

    燕王抬手:“老周擅长打埋伏,如今白城入口被戎狄守得死死的,他若领兵前往,损失定比子诚还要惨重。你传我令,让他守好金城,若手下能腾开人手,抽出五千兵马去西路支援老耿。”

    传令兵应诺,稍顿:“那谢将军那边?”

    燕王脑仁作疼:“你先下去歇息,晚些本王召集其余诸将商榷一番。”

    待传令兵退下,客座一直安静的裴瑕缓缓抬起眼:“方才所说的那位牺牲的将军,可是银枪霸王聂忠,聂子诚将军?”

    燕王看着裴瑕:“你知道他?”

    裴瑕:“幼时曾听过他单枪匹马直入敌营,取敌寇人头的事迹。是位

    英雄。”

    ?想看小舟遥遥的《明月歌》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s)?()

    燕王眼眶有些红了:“杀千刀的戎狄狗,又折损了我一位兄弟!”

    (s)?()

    裴瑕道:“王爷余毒未清,切忌动怒。”

    ()?()

    稍顿,他又问:“臣听方才只言片语,谢将军被困在白城了?”

    ()?()

    燕王看他一眼,也不隐瞒:“已困了近十日。城中早先被戎狄人搜刮一空,几乎不剩半粒粮食。城中壮丁不是御敌阵亡,便是被戎狄所俘,如今只剩些老弱妇孺。大雪压城,天寒地冻,归安带着八千精兵和五日的军粮守着一座空城,那些戎狄兵堵在入城口,聂将军已是本王派去的第二批援兵,仍是被他们把得死死的……”

    说到此处,燕王咬牙,心下恼恨。

    他重视谢无陵这个义子,但同时重视那些与他镇边多年的老兄弟们。

    而今这情况,戎狄摆明就是想将谢无陵等人活活饿死在白城!

    裴瑕闻言,并未言语。

    只以指蘸了茶水,在桌案上画了起来。

    燕王不住侧目,只一眼,眸光一凝:“你竟知晓白城地形图?”

    “行路寂寥,便将燕北地图看了一遍。”

    除了他过目不忘的本领,白城叫他记忆深刻的一点便是独特的地势。

    此处是燕北之地唯一一处三面环水的城池,因这地势,春夏时水草丰美,极适合放牧牛羊,于是成了戎狄觊觎已久的一块肥地。

    也因这地势,白城易守难攻,此次若非城中军备空虚,也不会那样轻易叫戎狄人占了便宜——

    谢无陵虽带兵抢回了那块地,但没有足够的粮草,反被戎狄人给困住。

    毕竟易守难攻的前提,是城中有足够的粮草,只要够吃,便能在城中安享太平。

    可现下没有粮草,唯一入口又被戎狄所堵,援军进不去,城内人除了等死,便是等死。

    这一招,裴瑕很熟。

    因他当年在淮南平叛,也是类似的招数去打叛将张英。

    只这一回情况调转,谢无陵成了被困的瓮中鳖。

    沉吟良久,裴瑕起身,朝燕王抬袖一挹:“若王爷不介意,晚些召集众将商榷对策,可否许臣旁听?”

    燕王若有所思睇了他一眼,末了,道:“求之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1]江南,汉乐府诗。

    感谢在2024-04-2620:07:35~2024-04-2820:0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拿铁不加糖2个;承葳、懒虫大王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lnd36瓶;西雅k30瓶;小、茜茜哈哈10瓶;Geh6瓶;kswl、懒虫大王5瓶;栖春山、熙Nyi、肖春生老婆肖夫人、三金一水去登山2瓶;22391084、爱甜宠的小孩、33456591、Lu、n呐呐呐呐、睦萱滢、清攸jsdhwdaX、蛋挞贝狗、通往考研之路的小法师、蔷薇、kana本体是帽子、可爱即正义、丝语坊、书要硬塞?。?、风里雨里晋江等你、南城旧梦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