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百零三

作品:《故园沉思

    第二天要参加运动会的兴奋劲儿暂时冲淡了于乐心头的阴霾。做完体操解散后于乐走在人群里,听到自己那当副校长的二奶奶说给了她闺女五块钱买巧克力,明天跑步的时候补充能量。

    ()?()

    零花钱居然有五块之多,这让隔三差五才能从家里要出三五毛钱零花的于乐颇为震惊。也第一次听说了巧克力还有补充体力的说法。

    ?本作者尉迟敬祖提醒您《故园沉思》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小.の说?.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

    ()?()

    “你明天带什么东西去?”

    ()?()

    “听说那边卖吃的特别多,带点零花钱。”

    ()?()

    “嗯嗯,我听五年级去过的人说那边还有卖菠萝,卖玩具的,什么都有。”

    ……

    同学们一路讨论着明天该带点什么,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活动,也都是奔着玩儿去的。除了集体体操,于乐他们班只有刘超海报了几个短跑项目,刘少荣报了个女子三千。学校不重视体育,在家长眼里,甚至在一些老师眼里,除了学习,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

    “妈,明天运动会儿,他们都带东西去。”于乐一回家就张嘴要起了东西。

    “他们都带什么去?”

    “他们说那块儿有卖东西的,带点零花钱。”

    “带什么零花钱,给你买包方便面晌午吃就行了。”

    “他们都带好几块钱,有带五六块的。”

    “带那么多钱去干什么?又不是去赶集。再给你洗两个苹果,带瓶水就行了。”

    打从记事起,于乐就不记得家里有过什么存款,虽然养了牛,有点现金也都投入到了饲料里,开春装修房子时还是到处借了点,才把牛棚加固了一下,在地面抹上了层水泥。总之,一提钱,父母就说家里没钱,这贫穷的标签一直烙在于乐心里。长大后,于乐反思自己性格的时候,想着或许发自内心的贫穷感也是自己不自信、性格敏感和自卑的一个原因吧。

    可于乐也有着从众心里,别人都带钱买东西,自己没有的话,担心被人嘲笑。软磨硬泡下,张玉英翻箱倒柜的找了几张一毛、两毛、五毛的角币,凑了一块五塞给了他。这小小的一摞角币,于乐觉得像得到了巨款,小心翼翼的揣进了兜里。他盼望着,什么时候自己兜里也能像大人一样,随便就能掏出五块十块那样的大钱。

    “好好拿着,别掉了。”张玉英嘱咐了他一句。

    第二天清晨,于乐早早睡醒了,吃过早饭,穿上了校服、白鞋,系上了红领巾,把白手套、头晚买的一包干脆面、两个苹果和一壶水装进了书包里,又挑了个还算完整的马扎,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兴奋的出门了。走前,张玉英拉住他,往包里又塞了俩鸡蛋。

    学校租下了村子里跑市区的小客车,送学生们去镇子上的中心中学参加运动会。虽然小客车核载只有19人,但每回基本上都挤得上不去人了才算,拉于乐这样的小学生五六十人更是不在话下。

    学校到镇里的初中往返需要半个小时一趟。于乐到学校的时候,六点半的那趟客车已经拉着五年级的学生先去了。

    教室里很吵闹,学生们很兴奋

    ,都在叽叽喳喳的聊着,展示着自己带的吃的玩的。有些姑娘们还带了遮阳帽。上经常有写城里的学校到了春天会组织学生们春游,于乐心想,他们的春游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七点多一点,客车返回了学校。大家开始陆续上车,男学生们也很自觉,或者说也不太好意思抢,座位和能坐人的发动机盖都让给了女生,男生们拎着马扎拿着包挤在过道上,像挤油一样的挤在一起。

    “老同位儿,我给你拿着包。”身后的李娜戳了戳于乐。

    “好。”于乐朝她开心的笑了笑,把包递给了她。

    “那个马扎子也给我吧,我放脚下。”

    有了李娜贴心的帮忙,虽然挤了点,但于乐两手空空,倒也没那么难受了。

    乡间的土路坑坑洼洼,车子左晃右晃,于乐跟着人群一起左右摇摆晃悠了十几分钟终于坚持到了地方。

    镇子上的中心中学孤零零的坐落在一条一级公路的北侧,离最近的村庄也有三里地。

    于乐下了车,从李娜手里接过自己的东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往学校里走去。旁边那些高高的骑着自行车的初中生也陆陆续续的进了学校。

    “天呐,这学校里居然还有臭油道。”学校中间的主路是一段约两百的沥青路,路的左右两边是成排的平房,平房前的人行道铺着红砖或地砖,俨然一个小村落。于乐不敢相信一个学校居然可以这么大,有这么多的房子,他心里感叹着,眼睛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其实,也不怪于乐这么吃惊。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的时候这个镇子里有十几所小学和三所初中。中心中学有六年级到九年级,四个年级。而另两所初中只有六年级和七年级。从八年级开始,全镇所有初中生都要来中心中学书,并且无论远近,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全部需要住校,封闭式管理。

    所以,这里学习、生活和居住着两千五百多名初中生和一百多位教职员工。不出意外,几年后,当于乐在自家旁边村子完七年级也要搬来这里开始住校生活了。但,这对当时的于乐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一件事。

    学生们没有在两旁的建筑物前停留,径直来到了学校的最后面。走下了沥青路,是一片极大的空地,旁边围着红砖墙。在空地右侧的东北角落有两间平房,修了几级台阶,台阶上摆了几张不锈钢桌子。

    空地左侧的地面上用石灰画出了跑道,想必就是操场了,操场的地面也是沙土地,并不比自己学校的破操场好多少。正对着操场的地方修了个小看台,上面已经摆了几张桌子,桌子上盖着好似床单的东西,应该是主席台了。

    操场的西南角用红砖砌了个厕所,于乐看到厕所外墙的两端分别拿白灰歪歪扭扭的写了“男”“女”俩字。

    于乐他们跟着老师来到了自己学校的位置,路过主席台时,体育老师正带着五年级的领队告诉他在哪个位置喊“向右看”的口号。

    白灰画的跑道的最外侧还是有很大的空地,大家把自己的马扎拿了出来,摆在地上坐了下来,等待着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