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挫折

作品:《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陶南风的设计团队多了两员大将:范雅君、叶初。
    范雅君还在哺乳期, 有些不好意思地将陶南风拉到一旁:“我准备辞职跟着你干,就是现在孩子还要喂奶……”
    陶南风微一沉吟,将她带到隔壁儿童房, 指着充满童趣的房间说:“这是我刚装修好,准备偶尔工作忙的时候把孩子们带过来玩。”
    范雅君上下左右地打量着, 看着红、黄、蓝的大色块配色设计、小巧精致的儿童桌椅、小滑梯、小秋千,微笑道:“南风你对孩子们真的是用心了。”
    陶南风摇了摇头:“我平时忙,陪孩子们的时间少,这也没办法的事。上班的时候把他们放在身边,偶尔抱一抱、哄一哄, 他们就会很开心。”
    范雅君跟着叹了一口气:“所以说,女人就是这一点麻烦。有了孩子之后多了一份牵挂, 忙起事业会有些愧疚。”
    陶南风安慰道:“有得有失嘛, 孩子们那么可爱, 抱着他们就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范雅君听到这里顿时笑了起来:“可不是?我家军军虽然还小, 可是笑起来的模样像朵花一样, 看着心就化了。”
    听到这里, 陶南风非常理解, 都是做母亲的, 这种一看到自家孩子就眉开眼笑的状态太正常了。
    “别的单位我不管, 但咱们南风公司以后一定会关注女性职员。尽量提供便利条件, 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兼顾教养孩子。”
    范雅君笑着指了指儿童房:“向你看齐?”
    陶南风点头道:“你可以把宝宝带来,我请专业幼师照看孩子,分隔出一间母婴室,你安心工作,中间抽空过来喂奶就好。另外……二楼是设计工作室,三楼是员工宿舍, 你要是有需要,我给你分一间。”
    范雅君大喜,紧紧握住陶南风的手,连声感谢。
    “你想得太周到了!跟着你干果然是对的。我先前还打算一狠心断奶,请个保姆帮忙带孩子,现在看来不用了,我和叶初白天就把军军抱过来,忙完了再回去。”
    范雅君和叶初都年近四十,初为父母,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她父母双亡,请了乡下大姨过来帮忙,又有大姑子鼎力相助,依然感觉忙不过来。
    现在陶南风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范雅君觉得浑身上下充满斗志。她对建筑的热爱与陶南风一般无二,现在建筑市场正在成型,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紧接着,陶守信带着熊和平、蒋思岭来到公司。
    看到老师只带了两个人过来,范至诚“咦”了一声,“老师,结构组的人呢?欧阳教授怎么没来?”
    陶守信的脸色有一点不好看。
    南风公司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员配备不够。
    陶守信是公司总顾问,建筑设计有陶南风、范雅君、范至诚,前期投标的人手已经足够。可要继续往下完成施工图设计,还得有结构、水电、暖通、景观设计等专业人才。
    京都西城区体育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人手多,一时半会难以招到,只能先从江城建筑大学中寻找合作者。
    他昨天下午回学校寻找合作者,没想到却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第一道声音来自欧阳丞。
    住在陶守信家对面的欧阳丞原本一直与陶守信合作良好,这一次却是第一个拒绝的人。
    阻止他的人是被欧阳夫人周红缨。
    说实话,看到对门陶教授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红缨内心是嫉妒的。
    原先陶守信和冯春娥结婚,冯春娥就是个印刷厂的工人,没什么文化,对周红缨很是巴结。陶南风老实听话、冯悠热情周到,一家四口表面看上去平静如水,实际上周红缨知道这都是用陶南风与陶守信的谦让换来的表面和谐。
    后来陶南风被算计着上山下乡,对门的平静被打破。
    邻居家过得鸡飞狗跳,衬托出自己家幸福圆满,周红缨时不时在家里就强调、敲打几句。
    “欧阳丞你得感谢我,给你生了两家儿子,后继有人。”
    “还是结发夫妻好啊,半路夫妻就是名堂多。”
    “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要是男人稳不住,那就完了。”
    这样的话听得多了,欧阳丞也在陶守信面前有了成就感,觉得自己虽然成就不如陶教授,可是有两个儿子、结发妻子,可比他强多了。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后来陶守信离婚,带着陶南风单独过日子,紧接着陶南风从农场回来读大专班、读研,顺利结婚,生了三个外孙,其中有两个姓陶!
    这么一比,欧阳丞家两个儿子完全不争气。老大生了个女儿后赶上计划生育政策到来,眼看着再也不能再生。老二不肯结婚,至今单身四处晃悠。
    现在陶南风开公司,周红缨哪里还肯放欧阳丞去帮忙?
    “她不是牛吗?那就让她自己去搞结构设计呗,干嘛还得到学校找人?”
    “你别凑这个热闹,小心被人告你在外面接活赚钱,到时候丢了工作反而不好。”
    “让姓陶的去风光去,要是被定性为资本家,那可是得蹲监牢的!”
    欧阳丞原本就不太满意学校对陶守信推崇备至,现在陶守信过来热情相邀,便皮笑肉不笑地推辞:“老师嘛,还要以教书育人为主,这样帮别的公司绘图不太合适。”
    说完这句话,他假意关心地推荐自己的研究生:“你们要是着急找人帮忙,让我研究生去吧,全当是参加工程实践。”
    结构设计事关建筑安全,半点都不能马虎,陶守信哪里敢让一个没有任何设计经验的研究生参与?欧阳丞这分明就是一种嘲讽:你们这些开私人公司的,哪里请得动我这位资深教授!也只配让学生参加。
    不知道怎么回事,结构教研室的老师都像是统一了口径一样,异口同声地客气拒绝。
    “抱歉啊,陶教授,这学期课程多,没有时间。”
    “对不住了,先前私下里帮忙没人说还好。现在南风公司出了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媒体关注,大学老师在外面接活赚钱……传出去不好听。”
    “像京都大学那样学校自己开设计研究院挺好,公对公,老师们参与设计任务名正言顺。南风公司是私人公司,私对私,我们不敢呢。”
    就连老好人黄家发都悄悄对陶守信说:“俗话说得好,枪对出头鸟。南风公司因为京都项目招投标一举成名,你这个顾问还得到学校的奖励,一堆人羡慕嫉妒。我劝你啊,这一回稍微低调一点,尽量不要找学校老师来参与,免得被小人写举报信,反而坏了你的事。”
    陶守信忍着脾气在几个系转了一圈,只找来负责给排水设计的熊和平、电气暖通工程的蒋思岭,这两位教授年青有冲劲,不怕旁人说闲话。
    熊和平大大咧咧地说:“大学老师怎么了?有谁规定老师在业余时间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凭本事吃饭,怕什么。”
    蒋思岭微笑道:“时代不同了,中央都让大家解放思想,可是那些人却还守着老古板思想说长道短。我不怕,我这是参与工程实践,义务劳动,对吧?”
    陶南风给老师们发钱都是现金结账,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他们收了钱?所以蒋思岭根本不怕。
    因此,别看陶守信今天只带来两个老师,这还是他千辛万苦才找来的帮手。
    听说陶守信的简要描述,范至诚张口结舌:“老师,没有结构设计师,施工图没办法继续往下啊!半个月要完成所有施工图设计,不加班肯定不行的,这么点人……不够啊。”
    熊和平、蒋思岭负责水、电、暖通部分,属于配套工程,问题不大。结构却是重头戏,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图进行计算,然后从基础开始设计,花费时间长、工作量大,必须多人合作方可。
    陶南风与范雅君交换了一个眼神。
    范雅君思考片刻,主动道:“我去找找周斌,原本在江城建筑设计院的时候我就与他合作得不错,毛巾厂项目你们也是合作过的。”
    陶南风点点头:“行。”
    别的设计院愁项目,南风公司却是愁人才。
    她开公司的时候想得简单,只是单纯地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向北开烟厂非常赚钱,现在家中账户已经有几十万。平时一家人过得简单低调,花钱也不多,因此陶南风有点理想化。
    想开公司所以开了,想有办公地点所以买了一栋楼。异能在手,参加竣工验收工程咨询一单五百块,钱赚得轻轻松松;如果有设计项目,江城建筑大学从建筑到结构、水电、景什么专业都有,交给他们保质又保量。
    当拿到西城区体育馆项目时,陶南风内心充满期待,借这一股东风,一定能把南风公司的名号打出去,带着江城建筑大学的老师们一起发家致富。
    没想到,江城建筑大学的老师们并不买账。
    先前范雅君代表江城建筑设计院来建筑系找人合作的时候,学校不是表现出极高的合作度么?
    为什么到了她这里,老师们就不愿意了呢?
    明明老师们能够赚点外快,多一点实践机会,公司个人共赢同发展,为什么他们不肯参加这个项目呢?
    浓浓的挫折感涌上来,陶南风怔怔地发起呆来。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创业、开公司的难度。
    人、财、物、市场,缺一不可。尤其是设计公司,专业人才显得犹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