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正文卷 194三观要合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屋子里,煤油灯点着,灯火透过玻璃罩子将屋子照亮。
    冉秋叶坐在炕沿上,另一边杨石头家的抱着孩子和冉秋叶说话,旁边还有杨大壮家的媳妇,王氏。
    三个女人在一起闲聊着,显然冉秋叶没有放开,大部分都在听。
    可耐不住两个农村大姐的热情,很快就将话题放到杨小涛身上。
    冉秋叶也来了兴趣。
    院子外,杨太爷拿着蒲扇,皱巴巴的脸上带着笑容,旁边杨大壮和杨石头正在收拾野鸡,杨小涛站在旁边解释着。
    可不论怎么说,杨太爷都是笑着,也不知道是为了学校有老师,还有有别的意思。
    “小涛,我看着女娃不错。”
    正在扒鸡毛的杨大壮凑过来说着,杨太爷听了也是点头。
    作为过来人,杨太爷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他看一眼就能看出这人的脾性。
    短短的接触后,杨太爷觉得,这女孩配的上自家孙子。
    尤其是性格上,不仅有农家女孩的坚持,还有城里女孩子见识,再加上又是老师,肯定爱学习,模样又俊俏,肯定是好生养的。
    杨太爷越看越觉得,这样的女娃就应该是孙媳妇。
    “小涛,你可要把握机会。别给我整丢了。”
    杨小涛无语,这都解释多少遍了,咋就不往心里听呢?
    “太爷,人家是老师。”
    “老师怎么了?别告诉我你看不上人家。”
    “就你那眼神,当别人都是瞎子啊。”
    “啊,我,不是,我眼神咋了…”
    杨小涛说不出话来,要说没有一点的喜欢,那是自己骗自己。
    可也没到一见钟情的地步啊。
    他,杨小涛,新时代的好青年,还缺个媳妇?
    前世见过多少漂亮的,气质的,虽然没机会搞到手,但眼界在那不是。
    更何况,自己才多大,等过个十几二十几年,发达了,十八九的小姑娘不多的是?
    呃
    想的有些多,但总之一句话,杨小涛对这种迅捷的确定关系的方式,很不适应。
    而且有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杨小涛更不想太仓促。
    何况,对于冉秋叶的成分,他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毕竟,这是一辈子的事。
    杨太爷看杨小涛沉默着,也知道他是有主见的,话到为止,杨小涛自回取舍。
    “好了,赶紧把鸡炖上,一会儿吃饭!”
    杨太爷说着,杨小涛反应过来,开始收拾野鸡。
    屋子里,冉秋叶听着两人说话,对杨小涛认知的更多。
    一个人说,或许会造假。
    两个人说,或许是串通好的。
    三个人说,三个村子的人说,那就说明,这是真的。
    越是了解杨小涛,冉秋叶心里的印象越是深刻。
    晚上九点,众人围绕在桌前,等待开饭。
    杨太爷坐里面,右手边是杨大壮,杨石头。
    左手边是冉秋叶,杨大壮家的和杨石头家的。
    杨小涛站在下面,一道道菜端上来。
    晚上这顿饭,杨小涛是主厨。
    两只鸡,一只被剁成块,和土豆一起做大盘鸡,杨小涛还将玉米饼子放在里面,一端出锅,屋子里就被香气弥漫。
    惹得等待的人狂咽口水。
    另一只用来熬汤,鸡肉被捞出来准备拆解,只将汤端上桌。
    除此之外,杨小涛还炒了一份白菜,一份土豆丝。
    “冉老师!”
    吃饭前,杨太爷特意将烟放起来,端起酒杯,看向冉秋叶。
    冉秋叶见此拿起水杯,“太爷!您叫我秋叶就好。”
    “好,秋叶好。哈哈”
    “这次,秋叶能来,我代表杨家庄热烈欢迎伱。”
    “我们这学校里就两个老骨头撑着。日子久了,肚子里没墨水,撑不下去啊。”
    杨太爷感慨着。
    “对,这村里条件艰苦,您能来就是给我们村增光!看得起我们村。”
    杨大壮也端起酒杯说着,让冉秋叶听了不好意思。
    “来,第一杯咱们大伙一起,敬冉老师。”
    杨石头趁机开口,几人碰在一起,杨小涛一口喝掉酒盅的酒水。
    “趁热吃!”
    杨太爷招呼众人,这种美食他们也不多见。
    桌子上吸溜的吃饭,很快一盘鸡被吃完,众人意犹未尽。
    冉秋叶本来不太饿,中午吃了不少。
    但这大盆鸡做的太香了,啃了一条鸡腿后,就被里面的玉米饼子吸引,一直吃了两块,又喝了一碗鸡汤才觉得饱。
    知道这事杨小涛的手艺后,她都有些自惭形秽,一个女孩子竟然做饭不如男的,多少有些羞愧。
    吃完饭,杨太爷看看杨小涛,又看看冉秋叶,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两人般配。
    就借着酒意,突然开口。
    “秋叶,在这里,我仗着辈分和年纪,拖个大。”
    “向你,介绍下,我的孙子,杨小涛!”
    “你呢,听了,顺心就好,不顺心,也别升起,全当没说。”
    冉秋叶一听,如何听不出杨太爷的意思,这是在拉媒啊。
    杨小涛也是愣住,就要说话,却被一旁的王婶拉住。
    又看向冉秋叶红彤彤的脸蛋,只能默不作声。
    “这孩子啊,从小没了娘,跟在他爹身边,这些年经历不少,懂事啊!”
    “为了他爹,差点房子都没了,花了不少钱。这孩子孝顺。”
    “还有,你看我们村吧。前些年还……”
    杨太爷打开话匣子就说个没完,杨小涛听得耳朵都红了,自己原来这么优秀吗?
    自己怎么没觉得啊。
    冉秋叶低头,眼睛撇向杨小涛,两人目光交汇的一刹那,又各自闪躲,却又看懂双方的心意。
    那就是,交往看看。
    杨太爷说完,就拍拍屁股走人,杨大壮几人也跟着离开。
    吃饭的时候说好了,冉秋叶就住在杨小涛家,杨太爷去大队部住着。
    用他的话来说,大队部里住着安稳,正好看着家底。
    当然,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拿冉秋叶当孙媳妇对待啊。
    杨小涛没发反驳,冉秋叶也拒绝。
    于是,这个夜晚,两人没多少交流,各睡一屋,却都陷入失眠。
    屋子里,杨小涛双手枕着胳膊,窗户上小薇玩的不亦乐乎,那可怜的蚊子还没尝到血液的味道就被尖锐的木刺穿透身体,随后隐入木桩,毁尸灭迹。
    整个屋子都被小薇清理一遍,没有蚊子的打扰,清凉的夜风,将杨小涛脑海中的倩影吹散,闭目养神。
    另一边,冉秋叶同样翻身看向杨小涛的所在,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太快了,太急了。
    冷不防的就有人给她‘说媒’,还冷不丁的住在一起,让她没一点准备。
    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需要好好休息下,然后再来考虑人生大事。
    第二天,杨小涛从睡梦中醒来,却是听到隔壁起床的声音。
    随即起床,准备做点吃的。
    “早啊,冉老师。”
    “早!杨老师!”
    两人见面,一如先前模样,却默契的称呼对方老师。
    “额,那个我不是老师。”
    昨晚上知道杨小涛在学校里当老师,冉秋叶就跟学生一样称呼他杨老师。
    杨小涛说着,“你叫我小涛就行。”
    “好,那你也别叫我冉老师了,叫我秋叶吧。”
    冉秋叶大方的说着,杨小涛看着她,把她看的有些耳红。
    “那好,秋叶!”
    “嗯!”
    冉秋叶小声应下。
    随后杨小涛准备做饭,冉秋叶在一旁烧火,两人渐渐聊起来,尤其说道读书的方面,更是有说有笑。
    当杨太爷背着手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温馨的一幕,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太爷,吃饭了。”
    冉秋叶看着太爷,立马站起来喊道。
    “哎,就吃,就吃。”
    早饭杨小涛熬了米粥,冉秋叶将昨天的山鸡蛋煎了,三人吃完,便一起往学校走去。
    昨晚上各家各户都得到消息,新老师来了,孩子们可以得到专业教育了。
    原本放假的孩子今天都来到学校,带着红领巾,站在国旗下。
    冉秋叶随着杨小涛见到这群学生,随后见了学校教室,以及询问学生们学习进展。
    看着冉秋叶在孩子中间问着问题,回答问题,用温婉的性格很快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一旁的杨小涛怦然心动。
    前世他也曾问自己找个什么样的女孩做媳妇。
    漂亮的?有钱的?普通的?平凡的?有内涵的?还是善解人意的?
    他没找到答案,所以他没找到媳妇。
    但今天,他仿佛抓到了什么。
    “那就是,三观要合!”
    只有三观合,在一起才会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目标,少隔阂,少争吵。
    三观合,家事兴。
    上午冉秋叶就在学校里熟悉环境,杨小涛也则是去村南的玉米地里查看情况。
    中午吃过饭后,杨小涛就带着冉秋叶返回。
    临走前,杨太爷又嘱咐一番,话里的意思就是把握好,让杨小涛有些无奈。
    您老人家就这么着急?
    一旁,冉秋叶和杨红兵混在了一起,两人说着悄悄话,看样子很是投机。
    杨小涛也不知道俩人怎么认识的,不过感受着若有若无的眼光,杨小涛敢肯定她们说的是自己。
    “太爷,山南的玉米月底就要授粉,我到时候会提前回来。”
    “嗯,你放心,那一片我给你看着,谁都甭想进去。”
    对于杨小涛的实验田,村里那是高度重视。
    不仅白天有民兵小队巡视,就是晚上也安排看林子的守着。
    生怕野猪啥的坏了玉米地。
    要说野猪,这东西还真有。
    年前隔壁白马村就被一窝野猪霍霍了几亩玉米地,那是连根都给刨起来吃了。
    村子组织人手猎杀野猪,最后没找到,这才不了了之。
    但杨太爷清楚,这南面的山林就是野猪的活动场所,所以特别小心。
    “好,太爷,我们走了。”
    打过招呼,杨小涛和冉秋叶坐着驴车往回走。
    下周三,杨家庄就是正式上课了。
    这是冉秋叶得知村子里学习的进度后下的决定。
    打算提前开课,将课程熟悉一遍,赶赶进度。
    至于课程安排,冉秋叶这次回去后会制作出课程表,因为要同时兼顾三个班级,工作量大,先前说好的上三天的课程,被改成四天。
    周六也会安排课程,具体再说。
    当然,本来周六就上课。
    只是周天,还是被冉秋叶强硬规定,给孩子们放假。
    劳逸结合,杨小涛也觉得不错。
    两人坐着驴车回到四九城,天也不过是刚刚黑,杨石头没有住下,急着回家看孩子,连夜回村。
    这一路走熟了,也不害怕。
    杨小涛也不担心,却是将冉秋叶送回家。
    四九城外他不担心,但这四九城里,他还是要注意的。
    尤其是晚上。
    冉秋叶也没拒绝,两人来到大院前才停下。
    “那,秋叶,我回去了。”
    杨小涛开口说道,冉秋叶捋了捋发梢,点头,“你路上小心点。”
    “没事。”
    “下周见。”
    “好,下周见。”
    杨小涛点头,又看了眼冉秋叶,赏心悦目,笑着转身离开。
    冉秋叶被杨小涛笑的心有些乱,直到杨小涛走后才平复心情,拎着篮子走进家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