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正文卷 316三级机械精通四千月票加更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杨家庄的事情处理完,中午吃完饭几人就返回四九城。
    周奎拉着地排车,大脚丫子跟在后面,速度不慢。
    杨小涛夫妻俩骑车在前面,身后还跟着一只狗,一边走一边看着沿途光景。
    因为农场的建立,四周村子的人对来往的都跟关注。
    要是陌生人出没,很快就有民兵找上去。
    要是熟人出没,那就得看情况了!
    就像现在,见到杨小涛他们俩后村子的人热情打着招呼,反倒是对周奎兄弟俩关注不少,甚至有人老远就盯着。
    这还是走的是大路,要是走小路那还不知道遇到什么呢。
    即便如此,还碰到过几支巡逻队,都是带枪的那种,询问一番这才放开。
    回到四九城天已经黑下来,秋天的黑夜风格外冰凉,几人各自回家,杨小涛和冉秋叶回到屋子里,就开始生炉子。
    没一会儿,炉子生火屋里暖和不少,上面的锅也热腾起来。
    两人吃过饭,又看了会书,这才准备躺下。
    就在杨小涛躺下时,习惯性的看了眼属性面板。
    这才发现,学分不知不觉的竟然超过了四百。
    没别的,升级。
    “叮~”
    熟悉的声音响起,杨小涛的机械精通等级提升到了三级。
    随后,一团记忆在脑海中不断翻腾,各种符号就像百鸟归巢一般印刻在脑海中。
    瞬间,杨小涛沉睡过去。
    而就在此时,又是一道声音响起,杨小涛却已不知。
    “叮,恭喜宿主,机械精通提升到三级,奖励高压锅制造图纸,电饭锅制造图纸。”
    随即,屋子里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再没有其他动静。
    后院,聋老太太咳嗽着,感觉心肺要炸出来。
    上次出门染了风寒,这一咳嗽就没停下过。
    易中海在一旁站着,一大妈端着碗小心伺候着。
    “唉,老了,到了年纪了!”
    聋老太太喝完粥,唏嘘感慨着,易中海眼中露出凝重。
    “老太太,您这还是硬朗着呢!可不能这么想。”
    一大妈赶紧开口,易中海听了也跟着插话。
    “对啊,老太太,这院里还要您掌舵呢!”
    “要是没了您,我这心里啊总是不踏实。”
    易中海说着,伸手扶着老太太的后背。
    聋老太太很满意眼前的氛围,人啊,越老越怕死,古往今来都如是。
    哪怕在这世界上就剩她一个了,也不愿离开这花花世界。
    三人说了一会,聋老太太突然问两人。
    “他一大爷,上次跟你们说的事,想过吗?”
    易中海闻言不语,又看向一大妈。
    “老太太,我们,还是觉得不妥!”
    一大妈说的没底气,上次她跟易中海说起抱养孩子的事,却被易中海一口回绝,便再没敢提。
    聋老太太看了看一大妈就明白怎么回事,叹息一声,“你们啊,别把宝压错了!”
    “这贾家!”
    聋老太太摇摇头,“贾张氏在那,就是一道坎。”
    “你们再看看贾东旭,就是个贪小便宜没主见的,这样的人能做依靠?”
    “别老了,把伱们赶出去…”
    易中海沉默,自己的徒弟是什么货色他能不明白,只是在贾家里,还有秦淮茹,还有棒梗不是。
    不像他,没个子嗣。
    三人沉默,终究还是没有说服易中海。
    刘海中家,刘海中坐立不安,心里拿不定主意。
    这几天明察暗访,终于搞清楚杨小涛在干嘛。
    这家伙竟然打造炉子,竟然要干买卖?
    震惊!
    但除了震惊外,还有一丝得意。
    这小子终于露出把柄了。
    这买卖交易可的限界可是很模糊的,就像是鸽子市,私人性质的买卖,小打小闹没人管还好,但要是有人查逮住了那就是投机倒把,破坏经济建设。
    要不然,那些大资本家都被搞下台?那些小作坊小酒馆都要被参股?
    杨小涛这样搞,没搞成还好,没人管他。
    但要是有了规模…
    刘海中仿佛找到了一条晋升之路,而杨小涛就是最好的踏脚石。
    傻柱躺在被窝里,长舒一口气,随后将内裤扔到床边盆子里。
    自从上次冲动后也不再是个雏了,对某些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有时候半夜难受起来,只能自己解决。
    只是现在那种感觉越来越淡薄,只能在脑海中幻想一个人影。
    秦淮茹!
    身体瘫软,傻柱大口喘着气,看向窗外。
    良久,长叹一声,闷头大睡!
    第二天,杨小涛醒的比较早,可能是系统灌注经验知识的缘故,睡眠质量提上来了,整个人也变得精神不少。
    身边冉秋叶还在迷糊着,如同小猫一样蜷在被窝里,杨小涛伸手从后面搂住,随后开始察看自己的属性面板。
    杨小涛
    年龄:23
    学分:11
    技能:
    工程师(未激活)
    钳工八级。
    钓鱼术四级。厨艺四级。木工二级。机械精通三级。
    兑换栏:5
    宠物:木精灵,中华田园犬。
    “咦?”
    杨小涛看完面板,随后看了眼兑换栏里的物品。
    保暖秋裤,保暖秋衣,毛衣,毛裤,军大衣。
    “这是知道天冷了,特意关照啊!”
    杨小涛感慨,要不是学分用了,立马兑换几套。
    只是看看学分,最后还是花了十点兑换了一身女士保暖秋衣秋裤。
    心里盘算着怎么给冉秋叶,突然看到系统的升级奖励。
    “高压锅?电饭锅?”
    一瞬间,两份图纸出现在空间里。
    这年代高压锅和电饭锅在国内还没出现,就是一般的科研机构也只是使用进口高压锅,国内还真没有生产的能力。
    至于电饭锅,这东西在小日子那里也出面没多久,国内想要搞出来还得在等两年,就是研发出来,跟国外相比也存在差距。
    杨小涛先看了看电饭锅,或许是机械精通提升的缘故,这图纸看起来更加容易,很快就看完,理解透彻。
    这系统给的图纸制造出来的成品达到七八十年代水平,也就是说,比当前小日子搞出来的要领先十年。
    杨小涛心情颇为激动。
    能够在这领域捅小日子一刀,也不枉他来一趟,更能舒缓没有赶上杀鬼子的遗憾!
    “只是,这电饭锅材料先不说,就是造出来,也没有市场啊!”
    想到现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连电都用不上,谁会买电饭锅?
    别到时候生产出来,砸手里。
    “不对,国内不行,但国外可以啊!”
    “最起码,北边的毛熊不就是一大片市场嘛!”
    杨小涛心里想着事情,手指头慢慢的攀向,摩挲着,却不知冉秋叶脸色渐渐通红。
    “还是要一步步来啊!”
    良久,杨小涛梳理完心中想法,最要紧的是眼前的暖气炉,通过这种方式,试出底线,到时候借助轧钢厂大批量生产,再在适当时候推出电饭锅和高压锅,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这时,杨小涛才看到冉秋叶的异样,手慢慢用力,趴在冉秋叶耳边,“要不要?”
    “啊!坏蛋…”
    闺房之乐再次上演。
    离开四合院,杨小涛来到轧钢厂,招呼王法几人将剩余的材料做完,自己去找王国栋请了假,随后拉着一套暖气炉,来到轧钢厂门口。
    周奎领着两个汉子早在一旁等着,还有一个地排车竖着车把。
    “涛哥,这!”
    杨小涛把东西放地上,周奎介绍俩人。
    “这是猛子,这是小钟!都是我们院的!”
    “这是涛哥!”
    两人年级不大,见到杨小涛立马开心的问着。
    “别站着了,今天有事干。把东西抬上车,等我会!”
    杨小涛吩咐三人,又跑回去起车,随后一起离开。
    轧钢厂门口,刘海中皱着眉,心里盘算着要不要跟上去。
    “刘师傅,到点了!”
    一旁的工友好心提醒着,刘海中咬牙跺脚,转身进到厂子里。
    反正这事,不急于一时!
    杨小涛俩人并没有走多远,就来到了街道办。
    此时,街道办大门开着,但没几个人。
    天冷了,人也不想着出来活动。
    “你们等我会儿,我先进去!”
    周奎几人点头。
    杨小涛走进街道办,跟几个熟悉的人打招呼,最后来到王主任办公室。
    “王姨!我来看您嘞!”
    走进去,关上门,杨小涛笑着喊着。
    “看我?来这?”
    王主任撇他一眼,没有打击他。
    杨小涛嘿嘿笑两声,厚脸皮的坐在对面。
    “你小子,以后再院里少给我惹事就行。”
    呃~
    “王姨,我一直很守规矩的!是他们不讲规矩,那赖不得我!”
    王主任盯着他,眼睛里都是不信。
    “真的!”
    “不信,你可以去院里问问!”
    “问谁?你当我不知道啊,你这家伙拉拢一波人跟几个大爷对着干,你牛!还知道拉拢人心了!”
    “啊,哈哈,都是您思想教育的好!”
    “行了,别贫了,上次的事也算是提个醒,没想到你们院里还真是是非多啊!”
    “以后,你也注意点!”
    王主任想到上面打招呼,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就是不知道,什么人有这本事了!
    “行了,有啥事赶紧说,我还大忙忙的!”
    杨小涛消化完王主任的话,连忙笑起来。
    “王姨,前天我弄了套炉子,这不回去给村里学校装上,这太爷见了立马说好。”
    “还问我,有没有给您这装上,说这么好的东西不给您用,那是把我训得啊,跟孙子似的…”
    杨小涛还要说着,却看到王主任戏谑的神情,有些说不下去。
    “编啊,接着编!”
    “我看你们编到几点,别耽误我下班就行。”
    杨小涛嘿嘿傻笑,“那个也不全都是编的,起码太爷是真说过的!”
    “行了,直接说!”
    王主任看了眼杨小涛,对杨太爷说的话,这小子还不敢乱编排。
    既然是杨太爷发话了,她怎么也得听听。
    杨小涛见此,就将暖气炉的事说出来。
    听了没一会儿,王主任眉头就皱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