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市第二十章(上)

作品:《宦海沉浮

    卫边捐款修建希望小学的仪式如期在廊柱举行,虽然捐的钱并不算多,改革开放后,就不断有廊柱籍贯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对家乡大量捐赠钱物,支援家乡建设,可做为到廊柱投资的香港商人,没谈生意就进行捐款,尚属首例,不仅廊柱市委政府非常重视,就连省里也派了教育厅民政厅相关领导来出席仪式,电视台报刊杂志的记者也是蜂拥而至。
    本没杨陆顺什么事,因为是他联系的港商,他也被王书记指示全程陪同,也就频繁出现在市委领导会见港商的镜头,算是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以前电视不发达时,人们习惯在报纸上看领导的排位及报道率来判断政局,电视基本普及后,人们则从电视出镜率及报道率来评估,要是某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出现的领导忽然不见了,肯定是出了问题,反之极少出现在媒体的某人忽然频繁在电视报纸出现,势必前途大好。廊柱市的人也不例外地如此来判断市里局势的,是以杨陆顺在廊柱官场就极大地引起了官员们的注意,许多区县干部知道市委机关来了个新副秘书长知道市里新建开发区主任是杨陆顺,但在电视上看到的比传闻更甚,心里也就暗暗加重了分量。
    杨陆顺忙于陪同港商,肯定就把开发区的工作搁置在一边了,以前是他自己在拖延,如今是名正言顺地搁置。钟峰却是焦急起来,眼看着杨陆顺风风光光地和市委领导上电视上报纸,自己还只是个光杆的开发区副主任,不只心里落差大,还得左一个电话请示又一个电话请示,请杨主任尽快落实人员问题。
    捐赠仪式结束,杨陆顺又陪着卫边一行到廊柱四下走走看看,再送到秀林大酒店,这才基本完成了市委王书记的指示,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中旬,年关岁末正是政府机关忙碌时节,也得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本职工作。
    唐成龙自从给杨陆顺开车,待遇就比机关开机动值班车好多了,即便开发区还只是个架子,到底也是替一把手专职开车,不用象从前那样或许几天窝在办公室不出车又或许连轴转跑区县,到市委司机休息的办公室串门,还是同样的人,以前吆喝他干这跑那的,对他和气很多,就连一号车司机老高,以往都不带斜眼看他的,居然破天荒打电话邀他吃饭唱歌,凭什么,凭的就是他现在是杨主任司机,而杨主任目前又是王书记身边最红的人!最让他高兴的,杨主任没领导架子,杨主任的夫人徐主席也是个和善人,到杨主任家,总能喝到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徐主席都能笑咪咪地跟他闲聊几句,心情一舒畅做啥事都倍精神,奥迪车每天擦的亮铮铮,车里总带股子幽香,即便到某处办事他一个人在车里等,也是到车外抽烟。虽然丁秘书私下定的要求严格,可丁秘书自己都能遵守,他也一定能,只是稍微有点遗憾的是,杨主任还在叫他唐师傅,远不如叫小丁那样亲切,他倒不灰心泄气,只要对杨主任忠心耿耿,迟早也会听到杨主任亲切地叫他小唐的。
    按照习惯,唐成龙先去接丁寒江,让他对丁秘书服气的是,他的车按时到丁家楼下,丁寒江就已经在楼下等他,从没让他等过,说起来两人年纪差不多,既然人家丁秘书做的如此好,他没理由做的比丁秘书差,他是在纪律严格的部队复员,应该比丁秘书更有素质,是以丁寒江上车后,他也会提醒一句:“丁哥,没落东西吧?”丁寒江也会依言稍事检查,然后说:“没落什么,走吧。”
    丁寒江坐在唐成龙旁边,看着小唐娴熟地驾驶着奥迪,神情专注不轻狂,心里还是蛮喜欢唐成龙的,他在市委机关工作几年,见惯了司机们的各种性格,很多时候司机自认跟领导关系好而看不起秘书,特别是老资格的司机。他之前也有心理准备,司机鬼点子多整人的道道层出不穷,做好了吃亏的准备,好在小唐心直口快却没什么心机,两人相处得还不错,至少小唐就主动叫他丁哥,他其实也没想着跟小唐争什么宠,安安分分替杨主任做几年秘书,提拨个职务就行了,笑着说:“唐师傅,我听人说幸福小区附近有家面馆做的牛肉面好吃,我们去尝尝?”
    唐成龙说:“行啊,咦,丁哥你改口味了?不是喜欢早上吃清淡点吗?”
    丁寒江微笑着说:“偶尔吃点油腻也没什么,我见你喜欢吃口味重的,平常吃面条还要老板多加油,肯定会喜欢牛肉面的。”
    唐成龙说:“那谢谢丁哥了,今天我请客!”
    丁寒江笑笑看了下手表说:“那你的开快点,听说生意好怕要等。”
    唐成龙正要踩油门,忽然笑起来说:“丁哥又考验我,我可不敢开快车,就不去吃牛肉面了,还是在小区旁的早餐店随便吃点,哦,我请客。”
    丁寒江忍俊不住,说:“这就对了,脑子里时刻要警惕,不管车上有没有人监督,你始终要注意安全,你还没结婚呐。”
    吃罢早餐车到了杨主任楼下,按说应该是秘书去叫领导,唐成龙一直主动去叫,丁寒江并没同唐成龙去争,他的心气到底要高点。
    唐成龙小跑着上楼,敲了敲门,开门的是杨陆顺:“唐师傅早啊,今天怪冷的,进来暖和下吧。”
    唐成龙就换鞋进屋说:“是挺冷的,杨主任,您要穿暖和点,徐主席上班走了?”
    杨陆顺进里屋穿外套应着:“她早走了,八点上班七点半就得出门。”出来见唐成龙已经把茶几上的公文包夹在腋下手里拿着他的真空杯,也没制止,这是小唐的好意,过分拒绝了反倒伤人家的心,说:“走吧。”唐成龙便又抢过钥匙锁门,杨陆顺都由着他。
    出了楼梯间门,就见丁寒江从车上下来,呼呼地寒风吹的小丁本来熨帖的小分头零零乱乱,见他又是扶眼镜又是摸头发,就笑了起来。
    丁寒江见杨陆顺走近招呼:“杨主任早!”却没殷勤地去开车门。
    杨陆顺对丁寒江这样尊敬领导而不过分殷勤很满意,他要的是工作上尽职尽责的秘书,而不是仆人,很多领导喜欢部下伺候自己已体现权威,实际上是很可笑的。
    杨陆顺拉开车门坐进去,此时唐成龙便把公文包真空杯放在他身边,这才上车开车。
    这时丁寒江侧过身说:“杨主任,直接去虹鼎区张副书记办公室吗?”
    杨陆顺说:“是的,开发区人事工作今天要定下来,唐师傅,送我到虹鼎区,你再去把老罗老陈接来。”唐成龙没转头,简略地答应个是字。此时人流车流高峰,他不敢丝毫大意。杨陆顺接着从公文包里拿出张稿纸递给前面的小丁说:“我列了个提纲,你拿着写个材料,呵呵,暂时没办公室主任,你代劳代劳。”丁寒江接过稿纸问:“杨主任,上午你开会,要没什么事,我跟车回老汉桥写材料吧?”
    杨陆顺点点头,把目光转向了车窗外,对于马上要进行的人事研究,杨陆顺自有主意,他不再象从前带着理想主义,当然也不会沦落成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在他到开发区后就一直贯穿着整个工作,他完全可以不惜和钟峰撕破脸皮独断专行来确立威信,不过伤人也损已,他需要开发区班子尽量团结,也希望班子里每个负责人都尽心尽力工作,顺顺利利完成市委政府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才是首要,对于钟峰的要求不能全部满足,也不能一点也不满足,既要不耽误钟峰负责的那块工作,也不能形成插不进的小集团,更要体现他身为一把手的胸襟和领导艺术,杨陆顺同样不能大意,在车里也默默思考着。
    到了虹鼎区区委机关,杨陆顺径直就去了张晓春办公室,张晓春见到杨陆顺,唷了声连忙握手:“杨主任,前脚赶后脚啊,我才进办公室还没落座呢,小李,给杨主任倒茶!杨主任自己带了杯子。”
    杨陆顺丢了根烟给张晓春说:“晓春书记,是老钟催我催的急,我自己都忙的脚不沾地的。说好了,今天要研究完了,你老兄才能办其他事,晚上我请你喝酒。”
    张晓春说:“没问题,我昨天就跟贺书记汇报了,贺书记指示我要圆满完成市委交待的工作,我现在跟你杨主任打工,吃你的饭应该,如果有酒喝,说明你这个老板良心大大的好啊!我让区委组织部准备好了会议室...”
    杨陆顺笑道:“晓春书记,还用什么会议室,就在你办公室研究算了,我们开发区四个人,加个组织部介绍情况的,你办公室正好嘛。会议室冷得很,没书记办公室舒服。”
    张晓春巴不得,他办公室有冷暖空调,是以穿得并不厚实,还真怕去会议室感冒,就顺坡下驴,说:“你是老板,你说了算,等人齐了,我再叫组织部的人来。”想起什么,和杨陆顺并肩坐着这悄声说:“陆顺,你这段时间忙着接待港商,钟峰也没闲着,到我这里跑了一次又一次,他不知道我们的关系,找我想办法尽量多安插他的人,唉,这个老钟怎么就看不清形势。”
    杨陆顺微微一笑,说:“可以理解嘛,老张,多谢你啊。”
    看着杨陆顺神闲气定,张晓春哈哈一笑,说:“谢什么谢,晚上到农家乐请我吃金钱肉就可以了。”
    两人说说笑笑,不久罗袁军陈立庚来了,办公室人一多就更热闹,张晓春看看手表,皱眉道:“嘿,这个老钟,超过时间了不来,也没个电话。”
    陈立庚急忙说:“杨主任,昨天晚上老钟给我电话,说他有点发烧,如果不严重就按时来开会,就是一早去了医院,这会还没来,怕、怕是去医院了吧?”
    杨陆顺就关切地问:“老钟生病了?老陈你也不早说,养病要紧,这个会本就耽误很久了,也不急着今天,再推推也可以的,张书记,借你电话我打老钟手提。”
    说着杨陆顺就拨钟峰的手提,但接不通,只得打老钟传呼机,等了一会也没回机,不禁有点担忧:“你们说,是不是老钟情况不好啊?”
    罗袁军哼了声说:“早几天你忙着接待港商,老钟就啰啰嗦嗦说人事会老不开耽误正常工作,现在都在等他老爷一个,难道不是耽误我们还有区委张副书记的正常工作?我看他来不来会议都要正常进行!”
    陈立庚见杨陆顺望向他,忙说:“这个、人生病也没法预计,要是张副书记等的不耐烦,现在就开会,我也是没异议的。”
    张晓春心里暗骂老陈不是玩意,都晓得钟峰外号钟疯子,你把事都推我头上,让我听老钟的空话?我等得,今天不行就明天嘛。可惜当着杨陆顺说不出口,何况他也并不惧怕钟峰,说:“我看这样,既然定了今天开会,也只缺老钟一人,我看可以照常进行,杨主任是一把手,老陈是负责组织人事的主任,可以开会了。”
    杨陆顺说:“我看还是再等等老钟吧,他负责的工作事多任务大,研究他分管线上的人事工作,我们要听听老钟的意见,老陈,你再联系老钟家里,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如果老钟硬是住院治疗不能参加会议,我们也只好替老钟挑人了。”
    不巧电话响起,是找张晓春汇报工作的,陈立庚只的到外间办公室去联系,好一会陈立庚才进来说:“杨主任,联系上老钟了,老钟一早就在家打点滴,不过马上就完了,他很快就来开会。”
    杨陆顺暗暗好笑,这个老钟真够矫情的,好在我耐心还是足的。而罗袁军望向杨陆顺的眼神就很是服气了,他都快五十了还看不惯钟峰的作态,偏生杨主任就能泰然处之,并非一味退让,是有理有据,充分体现了一把手应有的气度风度。
    既然还得等候,几人就闲聊起来,说着说着就扯到杨陆顺上电视,张晓春说:“平常不觉得,杨主任到了电视上就显出了潇洒的风度,特别是穿西装打领带,我乍看还以为杨主任就是港商,我还嘀咕这个港商我怎么这么面熟,哈哈!”
    陈立庚接茬道:“张书记只看到了杨主任潇洒一面,却忽略了杨主任的从容,我看了很多包括市里有些领导开会,电视镜头一对准他拍特写,那个表情就不自然了,有的聪明干脆低头假作看文件,有的来不及低头或者想给观众留个好印象,只的假装镇定,可惜明眼人都看的出那笑容勉强甚至脸上的肌肉还在颤抖...那,就这么一跳、一跳的”
    老陈的话一落音,原本还谦虚着的杨陆顺再也忍不住陈立庚绘声绘色地描叙,跟着张晓春罗袁军一起大笑起来,只是涉及面太广都不好接茬,说实在话,能在电视新闻里上特写镜头的一般是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当然也有主席台后排一些次要领导和会场的听众,但主要都是领导,拿这个开玩笑多少有点过分,再者张晓春这些区委领导也没少在电视上露面,什么跟着市委领导检查啦、到下面基层调研啦,谁都想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光辉高大,而不是被人取笑的把柄。
    罗袁军说:“老陈说话就是好笑啊,杨主任,下次我们开发区有专题采访,就让老陈与记者面对面,看老陈是不是从容自若。”
    陈立庚马上摇手:“千万别,我照相的时候都笑得不自然,莫说上电视还跟记者面对面,我老脸丢了无所谓,可不能给开发区形象抹黑,到时候自然是杨主任上了。”
    杨陆顺笑道:“还是市委王书记说的对,电视台采访时,镜头要多对着人民群众,别撅着屁股跟在领导后面,很多群众百姓看电视看到领导开会做报告就转台。”
    提出了王书记,陈立庚自然不能再奉承杨陆顺,说:“我们王书记是非常务实的领导,到廊柱时间不长,没搞过一次花里胡哨的,喏,就连王书记欣赏的同志如我们杨主任,也都是务实型的干部。”
    罗袁军虽然不愿意听陈立庚对杨陆顺的奉承,可也从心里愿意杨陆顺就是务实型的领导干部,开发区的工作太需要务实的领导了。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新书介绍:重生之梦醒时分,书号:1158490。已经更新十万字,请多给新人点击推荐,谢谢!
    古城西风的官场大作《商宦》已经上架,书号:1106845。请多支持!
    莫为妖书号1035905)女频作家倾心打造,有女频包月票的请投啊!
    《国企风流》作者同舟同济新书《官路商海》上传,《官路商海》书号:1108250
    ----------------------------------------------------
    推荐官路风流、国企风流、官路迢迢、醉回七九当农民、宦海无涯、脊梁、权欲诱惑、混在官场等官场,都是精品,不容错过!(,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