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番外一

作品:《瑜珠

    眨眼便到了旧年的最后一日, 瑜珠和周渡将家中一切都整顿好,丫鬟一大早便去菜市上买回了一堆的菜,照他们的吩咐, 准备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午饭周渡需要回周家老宅去吃, 瑜珠坐在桌边, 看他穿戴好衣裳,全程并无半句表示。
    “我会早去早回, 下午定早点回来同你和孩子过除夕。”周渡格外喜欢在分别的时候亲吻她的额头, 即便只是去个周家,去个京兆府那种隔不了几条街的地方, 也照样要将她摁在自己身前, 亲昵地落下一吻。
    瑜珠笑着推了推他:“赶紧去吧。”
    “嗯。”周渡转身离去,笔挺又板正的身形逐渐消失在瑜珠的视线里。
    瑜珠独自落了清净,便从卧房走到了前厅。前厅里四处都是丫鬟和小厮们忙碌的身影, 她喜欢这样的热闹, 不由便坐了下来,支着脑袋看着。
    与周渡分开的这几年, 她每逢年节都是在鲁国公府过的, 吃了年夜饭, 沈夫人会亲自送她回家, 给她塞一兜的压岁钱,说是祝她生意步步生花, 旺盛兴隆。
    可惜, 今年没有沈夫人, 也没有鲁国公府了。
    不知他们如今在去往苦寒边疆的路上,过的好不好,能不能也有个像样的年节。
    瑜珠渐渐地想起蔡褚之, 那个总是喜欢与她叽叽喳喳,说着要为她好的蔡家三兄。
    他至今尚未娶妻,迈入朝堂也不过才半年不到。
    她想起他那夜在煌煌烛火下告诫自己的话,只怕他那时也是被父母蒙在鼓里,不知他们是早就做好了牺牲自己保全太子的准备。
    她眼角渐滚出一滴热泪,很快便被她抹去。
    今日是除夕,她想,她不能哭,她该好好地过一个热闹的年节,将他们失去的全都补上。
    家中的午饭烧的是简单的四菜一汤,因为只有她一个主子在,重头戏全都留在了晚上。
    瑜珠坐在桌前,提着筷子正要开动,门口传来的响动却叫她不能不回头去看看。
    是温氏。
    她火急火燎地站在她的面前,看着饭桌上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一时要抱怨的火气又莫名消了下去。
    “家中吃的喝的早都准备好了,做什么要留在这里吃这些简单的饭菜?这是年节,就不知道要过的像样点吗?”
    瑜珠自然知道要过的像样点,可如今实在只有她一个人,要厨房做太多的菜,她又吃不下,何必浪费那么多的食材。
    “赶紧收拾收拾,与我一道回家去,平日里这样子糊弄也就罢了,如今是除夕,这些东西即便是你愿意吃,我孙子也不愿意。”
    瑜珠被她说的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吃什么无法入口的糠咽菜,看了看桌上的四菜一汤,无非是样式简单了点,却有鱼有肉有鸡汤有绿叶菜,该有的分明什么都不缺,实在不明白她怎么会说得出这种话。
    “不必了。”她道,“我只是午时一个人简单吃点,夜里等他回来了,年夜饭厨房会做的很丰盛的。”
    “我儿子过年,自然得在家里过。”温氏瞪直了眼。
    自从他们周家阖家搬离京城之后,她陪着周开呈在钱塘守孝,周渡守完百日孝后便去了闽州任上,周池又下落不明,整整三年,她已经整整三年没有体会过阖家团圆、一道过年的氛围了,如今好容易又一家在京城团聚,她哪里肯再叫自己冷冷清清,见不到儿子的身影。
    “那便叫他待在家里吧。”瑜珠不欲跟她争吵,看她着急便直接顺了她的意。
    可温氏哪里是要这个意。
    “我孙子也得跟着祖母过年。”她攥住瑜珠的手,“就当是我求你,如今全家都在,就等着你回去一起热闹呢,同在一个京城,年节还要分开,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瑜珠不悦地盯着她攥紧自己的手,挣扎了两下,想要离她远一点。
    温氏看出她的企图,不想真的伤及到她,只能松了她的手,道:“好,你不回去是吧?那我便也留在这里,陪着你同明觉一道过这个除夕,横竖我是得跟自己儿子孙子待在一块儿的,这不圆不满的年节,我才不过。”
    她便同无赖一般,径自坐到了瑜珠的桌边,吩咐起这里的丫鬟,就跟在自家一样熟练。
    “去,再为我添副碗筷,午饭我要陪着你们少夫人一块儿吃。”
    “母亲这是又在闹什么?”周渡急匆匆地赶回来,便见到这般僵硬不下的场面。
    “我想同自家儿子过除夕,我有错吗?”
    温氏不想他来的这么快,生怕他硬要赶自己走,旋即酝酿起几分哭腔委屈道:“你自己想想,你同照山都已经多少年不曾回过家里,不曾在家里跟我们过过一个像样的年节了?我们做父母的,不就是想要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吗?照山那个杀千刀的,至今不曾叫我们知道他在哪里,也不曾给家里寄回来过一封书信,如今母亲就剩你这么一个儿子了,想要同你一道过年节,这有错吗?”
    “母亲没错。”周渡严肃道,“可母亲不该来纠缠瑜珠,您这些话,说给我听就是了。”
    “不说给她听,她会明白我的心思吗?”
    温氏直勾勾的泪眼望着瑜珠,说着说着,竟就真的难受地呜咽出了声。
    “瑜珠,如今你肚子里也有孩子,那是你辛辛苦苦怀胎十月要生下的骨肉,你愿意你的骨肉将来成了家便将你丢下,再也不顾你的死活,连年节都不归家吗?”
    “我知道,你觉得我们周家所有人都对不起你,你不想回去见到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是你的亲人,是你的家人。可我们已经在努力地想要对你好了,我这些个月来,天天往你这里跑,天天往你这里送东西,还有明觉他爹,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那日随我去庙里,想到第一个要祈福的,便是你和肚子里的孩子。我们为了什么?为的不就是想要年节可以同儿子待在一块儿,同孙子待在一块儿吗?”
    “如今,你知道外头议论你同明觉搬离家住的声音有多难听,可不论我听到了什么,我都不曾再多舌过一句,甚至每一次我都为你申辩,说你和明觉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瑜珠,就算我求你,得饶人处且饶人,就全了一次我这个做母亲的心吧。”
    全了一次她这个做母亲的心,可又有谁全一次她只想同最亲近的人一道过年节的心呢?
    瑜珠不答话,只看向周渡。
    周渡冷厉的眉锋微蹙,似乎也是被母亲的话所框住。
    已经三年没有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过过年节,温氏身为母亲,如今只想要一个团圆的年,似乎也没有错。
    可他又实在不想瑜珠委屈自己。
    终于,他与温氏道:“母亲回去吧,明日我会早些回到家中,与父亲一道去为先祖拜年。”
    温氏不想,自己哭红了眼,竟就换来儿子这样铁石心肠的一句话。
    “明觉……”她通红着眼,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答案。
    可周渡已经开始示意身边的几个嬷嬷将她请走。
    “我不走!”温氏又倔强地落着泪道。
    “母亲若想明日我还回家祭祖,会去舅父家走动,便早点回去与父亲他们好好过除夕吧。”可她生的儿子,永远只会比她更加倔强。
    温氏再一次,在自己儿子面前体会到了何为痛彻心扉的感觉。
    她就这么看着,看着自己的儿子扶起他已经怀孕数月的妻子,夫妻双双离开了这间屋子,就剩她一人,盯着面前桌上已经凉透却根本无人用过的饭菜,绝望落泪。
    她终于彷徨地回到家里。
    两座宅子,其实红火与喜气洋洋的装饰并无什么不同,甚至他们这里的宅子装的还更热闹,家里人也更多。
    可温氏就是无端觉得冷,觉得从头彻骨的清冷。
    她努力了这般久,却还是等不到一个有儿子儿媳,有孙子可以盼望的年节。
    —
    瑜珠被周渡搀扶回主院,屁股甫一沾到凳子,便握紧了周渡的手。
    “她说的没错,若是将来我们的儿子也为了一个外人连家都不回,年节也不同父母过,那我真的会伤心许久。”她仰起头,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周渡。
    “你想回去,便回去吧,她也挺可怜的。”
    周渡垂首:“可你将来一定不会委屈自己的儿媳妇,叫她尝你当年尝过的苦,是不是?”
    “那是自然。”瑜珠撅起嘴道,“将来若是儿媳遭人欺负,我定是要为她出头的,便是亲生的儿子也不能随意欺负儿媳。”
    “那将来有谁若是做了你的儿媳,定是前世积了德。”
    “你就知道哄我。”
    瑜珠就着坐着的姿势,圈住他的腰身,将脑袋贴在他还有些冰凉的外衣上。
    她知道,如今的周渡是真正地爱她,疼她,怜惜她。没有哪个儿子会不想在年节的时候回到家中父母的跟前,只是他顾及她的感受,他知道她和孩子都需要他,想要他留在身边。
    在世事不能两全的时候,他能够选择她,这已经足够叫瑜珠感受到十足的暖意。
    “你回去吧。”她再一次与周渡道。
    周渡轻柔地抚上她的后脑勺:“那你和孩子呢?”
    瑜珠将下巴抵在他的身前,抬头望他,星星点点的眼睛充斥着同样真诚的爱意:“爹爹在哪,我和孩子自然就在哪。”
    周渡笑了。
    所以,相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在她已经拥有十足的安全感的时候,瑜珠想,她也不介意,多为周渡想一想,叫他也能做个情义两全的人。
    回去周家过除夕,并不代表她便会就此原谅所有人,但却代表着,她也同样在在乎周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