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

作品:《长生仙游

    应恩回了通天江,她与父亲说起了陈先生所给之礼是什么。
    老龙王听后心中一怔,问道:“竟是这般!”
    “难怪他会说是对我无用之物。”
    老龙王恍然道:“得此道便得大道,直抵真龙,哎呀!!”
    老龙王忽的叹了一声,愁眉苦脸起来。
    应恩见此问道:“爹,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我当然知道是好事。”
    老龙王道:“原本是礼,这下可好,反倒是我欠了他人情了,他的人情,可太难还了。”
    应恩听后道:“对了爹,陈先生还让我将这个转交给你。”
    老龙王接过手中看了一样。
    见是请帖,又瞧了一眼那请帖上的名字。
    “桃儿,童知唤……”
    日子是六月初二,大喜。
    “桃儿,是那棵桃树吧。”
    老龙王嘀咕了一声,他摸了摸下巴,说道:“不过这童知唤竟是个凡人。”
    应恩听后微微一愣,问道:“凡人?”
    老龙王点头道:“此前在流云观就曾见过一面,是凡人不假,不过此人却得过陈先生指点,医术了得。”
    “这样吗……”
    应恩知晓后便也不觉得有什么了,反而觉得挺般配的。
    应恩回过神来,又道:“爹爹不是发愁怎么还陈叔叔的人情吗,陈叔叔当时还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老龙王道。
    “他说,让爹爹你备好礼,礼若是轻了,陈叔叔要拿你是问。”
    老龙王听后愣了一下。
    可随即,他却是忽地大笑了起来。
    笑声似要传遍整个江底龙宫。
    “好你个陈长生。”
    “真是臭不要脸!臭不要脸啊!”
    应恩听着爹爹的笑骂声,她也不禁抿嘴一笑。
    说起来,爹爹跟陈叔叔也没差多少。
    但这话哪是能说的。
    应恩只是觉得有意思,毕竟这么些年来,却也从未有过敢这样跟爹爹说话的人了。
    ……
    流云观里的几位近来可没闲着。
    一向只动嘴皮子的墨渊这时竟勤快了起来。
    一大早的他便带着狐珺晗出来门,走的时候还带了几封请帖。
    “去那发请帖?还非得带上我?”狐珺晗问道。
    “总要多请些人来撑场子啊,这不是你说的吗?”
    “所以呢?”
    “咱们先去清渊云府。”
    “……”
    狐珺晗不禁叹道:“你怎么总不干些好些呢?”
    墨渊眨眼道:“什么话,说的像是我坏事做尽一样。”
    “你不是?”
    “当然不是。”
    “你就是。”
    “我不是。”
    墨渊开口道:“你是不是有病?”
    “你没病?”
    “……捏吗!”
    墨渊可不是说说的,他特意去了一趟清渊云府,然后又去了一趟天机山找了那个叫做吕素的小道长。
    狐珺晗道:“你要是真厉害,那就去云浮岛。”
    “那是哪?”墨渊问道。
    狐珺晗道:“赵玉清的道场。”
    墨渊皱起了眉头,摇头道:“不请他,我跟他有仇。”
    狐珺晗听后点了点头,问道:“什么仇?”
    墨渊说道:“当年走水,就是他将我拦在了西桥下,要不是先生,我或许都被斩去祭剑了。”
    “还有这一档子事?”
    狐珺晗有些好奇,随即说道:“你与我说说,他是怎么欺负你的,我有点想听。”
    “老子真想弄死你。”
    “呵呵,某些人一说起伤心事就急不可耐了。”
    “……”
    眼瞧着就要回去,然而他们途径上京城的时候应渊却是忽的停了下来。
    “上次我可是救了这姓赵的一命呢,他还没还呢。”
    “人皇?”
    “恩。”
    “这……”
    狐珺晗道:“我就不去了,你要是不怕沾上因果,你就去。”
    “我孑然一身,有什么怕的。”
    墨渊毫不在意,随即便从那云霄之上落入了皇宫之中。
    ……
    在那朝堂之上。
    百官林立,正有官员汇报着南边叛军的战况。
    气氛有些低沉。
    这些年来,叛军一直盘踞于襄南之地,占据水利与地形的优势,易守难攻,这也致使大襄军队吃了不少的亏,到如今也僵持了数年之久。
    朝堂上坐着的赵贞脸色阴沉。
    这些年来,他越发着急了起来,甚至期盼明日就对西萧发兵,可如今内忧未解,他又不得安心,长此以往,心中难免烦闷。
    “当年就该斩草除根!”
    赵贞紧咬着牙关,拳掌作响。
    百官见此状不敢多言,都纷纷低下了头来。
    朝堂上顿时便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正在赵贞就要发怒的时候。
    却有几声脚步传来。
    他抬眼望去,却是忽的一愣。
    只见那大殿之外走进一位身着黑衫之人。
    赵贞顿时之间便回忆起了此人是谁,他心中震动,那几分怒意也在这一刻尽数散了去。
    脚步声越来越近。
    赵贞嘴唇微张,看向了百官,可堂下百官却好似是看不见一般,都默不作声。
    他忽然间明白了过来。
    他的目光与墨渊相对,那种熟悉的压迫感再度传来。
    墨渊来到那龙椅前时,赵贞眼中竟多出了几缕血丝。
    可见的确有些不好受。
    堂下百官见王上迟迟不曾开口,偷偷抬眼看去,觉得奇怪。
    一旁的宦官见此提醒了一声。
    “王上?王上?”
    赵贞却好似听不到一般,目光直直的盯着前方。
    墨渊从怀中摸出了一张请帖,放在了桌上。
    “人可以不到,但礼一定得到。”
    墨渊道完这一句,随即便转身走出了这朝堂。
    一旁的宦官看到那桌上忽的出现了一张红贴,顿时间就瞪大了双眸。
    那股压力消散而去,赵贞也猛的回过了神来。
    他的目光忽的看向了身旁的宦官。
    宦官浑身一颤,连忙挪开了目光。
    赵贞见此才伸手瞧瞧的将那请帖收进了龙袍袖中。
    “退朝。”
    他急匆匆的便退了朝。
    而堂下的百官则是一头雾水。
    “怎么回事?怎么退朝了?”
    “王上这是怎么了?”
    但这一切,百官都找不到答案。
    赵贞回了御书房,命所有宫女宦官都退了下去,甚至门口都没有留人。
    至此,他才拿出那请帖看了起来。
    “童知唤……”
    赵贞忽的想了起来。
    此人,不就是当年被桃花剑仙的旧景余孽吗。
    赵贞记下了日子跟地方后便一把火将这请帖给烧了。
    他看向了桌上放的干瘪发黑的青柑,脑海之中回想起在大殿上瞧见的那张面孔。
    赵贞心绪杂乱,有些出神。
    他忽的将那桌上放着的砚台砸在了手上,借着那般疼痛,才将他唤醒了过来。
    .
    .
    而天夜里,皇宫之中忽的死了一位老宦官。
    听说是失足跌进井里的,内务总管还特意命人封了那口井。
    但明白的人都知晓,那位老大人,要么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要么就是知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