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四岁小甜妞[七零]

    。
    按老人他們行進的方向,再往前二十多米就是麗人服裝店,唐棠見狀趕緊往店裏跑,去告訴爸爸媽媽。
    孟麗雲和唐志華在店裏忙着呢。
    因為,商業局的人又來店裏突擊檢查來了,光這一個星期,已經是第三回。
    說起來,都是因為生意太好的緣故。
    孟麗雲這店裏的衣裳,款式比百貨大樓的好看,價格比百貨大樓的便宜,而且還不要票證,這樣的衣裳,誰不喜歡?再加上唐棠兄妹上報紙來帶的效應,現在麗人服裝店不但零售銷量非常好,就連別的城區練攤兒的小販,都有人來找孟麗雲拿批發。
    生意太好,就有人眼熱了,三天兩頭就有人跟商業局舉報,于是,商業局隔兩天就來突擊檢查一次,每次一來,店裏就沒法做生意。
    今天來的紅袖章的數量比之前多了兩個,孟麗雲有點不太好的預感。
    果然。紅袖章們在店裏看了一圈之後,其中一個帶列寧帽的,對孟麗雲和唐志華道:“我們今天來,是來查封你們的店!”
    孟麗雲一下子急了,說:“我們各種手續齊全,也沒有違反任何規定,憑什麽要查封我們?”
    唐志華輕輕拍妻子的肩膀,示意她別急,他正準備說話,就看到女兒進來了店,然後不由分說,拉着他就往店門口走,“三哥把人家的鞋子弄髒了,一個很厲害的人!”
    唐棠說着示意唐志華彎下腰,然後一手指着門外老人的方向,一手攏在嘴邊,小聲說了幾句話。
    唐志華知道女兒從來都很懂事,因此很耐心的聽完了。
    聽完之後,唐志華眉頭微挑,他倒是不擔心唐兵,他是常年在外面跑的人,知道那樣的人不會為難一個小孩子。站在門口朝外頭一看,果然,唐兵提溜着鐵環,神情輕松地正往店裏面來。
    而唐兵身後幾步,就是唐棠說的老人一行,七八個同志簇擁着一個老人,有人指着周邊給老人講解,有人拿着小本不停記錄,還有人脖子上挂着個相機,不時就咔嚓兩聲,絲毫不怕浪費膠卷。
    唐志華轉頭看看店裏的幾個紅袖章,猶豫了幾秒鐘,在這一行人經過店門口的時候,忽然伸手攔住了老人。
    老人側後方一個年輕人眼疾手快,一下擋住了唐志華的手,然後目光警惕地盯着唐志華。
    唐志華渾然未覺,臉上帶笑,大方問老人:“我們服裝店是新開的,衣裳便宜、質量又好,各樣款式都有,您要不要進來看看?”
    麗人服裝店主要賣女裝和童裝,但也确實有小部分男裝。
    老人臉上有一絲意外,上下打量唐志華,唐志華大方與之對視,老人哈哈一笑,“行,進去看看。”
    麗人服裝店的門面開間寬敞,老人一行人進了店裏也不顯局促。不過商業局的幾個人帶着的紅袖章太顯眼,而且他們聲音又大,老人一進門就留意到了。
    幾個紅袖章抹膠水的抹膠水,拿封條的拿封條,不顧孟麗雲的阻攔,準備強行去封後院的幾間屋子。
    政府為了解決大量回城的知青的就業問題,提倡“圍牆打洞”,也就是合法地民改商,麗人服裝店這個門面就是這麽個改造門面,實際上是一座帶院子的民宅的前半部分。
    生意好了以後,唐志華和孟麗雲把後面幾間房一并租下來,其中兩間當了倉庫,一間用來放新買的縫紉機,基本是算是個制衣車間。
    老人微微皺眉,伸手拉住戴列寧帽的紅袖章,問:“這是怎麽一回事?”
    “你誰啊你?”列寧帽掙脫老人的手,把老人往外頭推了一把,“別耽誤我們執法。”
    “啊!”卻是列寧帽慘叫一聲。
    原來是老人身旁的年輕人,在列寧帽推老人之前,瞬間将列寧帽反扭了胳膊。
    另外三個紅袖章本來在埋頭貼封條,一聽同事慘叫那還得了,趕忙撸了袖子氣勢洶洶地沖過來,“你們這是妨礙——”
    話說到一半,跟着老人的另一個人朝紅袖章們亮出一個工作證。不過兩秒鐘,工作證又啪嗒一聲合上了,唐志華在旁邊瞄到一眼,上面隐約有“省委”的字樣。
    幾個紅袖章頓時就啞火了,實際上,他們剛才在扯皮貼封條,要不然多打量老人一行人幾眼,也不會是這個态度。
    唐志華倒是不怵,解釋道:“我們店新開了半個月,手續證照齊全,但是三天兩頭就有人舉報我們投機倒把,今天這幾位同志過來,幹脆說要封我們的店。”
    老人點點頭,對列寧帽說:“你也說說。”
    “他們确實投機倒把啊。”列寧帽雖然有點慫,但是工作上的事兒還是要說清楚,他指着後院,“他們倉庫的布匹和成衣數量太多了,他們這是走的資本主義老路。”
    唐志華反駁道:“沒有規定說貨物太多就是資本主義。”
    列寧帽又道:“那間屋子裏有八臺縫紉機,超過用工上限了。”
    “規定是用人不超過七個,沒有說工具不超過七個。”這句是孟麗雲說的,她又道:“我自己用一臺,我的技術比服裝廠的工人們還好。”
    “對,我愛人技術可好了。”唐志華說。
    兩口子自賣自誇,老人聽了哈哈一笑,他悠悠達達地背着手去後院看了一圈,然後回店裏轉了兩轉,慢裏斯條地說:“‘圍牆打洞’是咱們現在倡導的,‘七上八下’他們也嚴格遵守了,至于貨物多,那說明經營能力好,正好符合咱們發展經濟的目标。”
    老人一錘定了音,語氣和藹地對幾個紅袖章說:“我知道,步子邁大了,你們心裏沒底,但是不要本末倒置,咱們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給人民添堵,執法工作不要影響商戶的合法經營嘛。”
    說完,老人拍拍唐志華的肩,“年輕人,你膽大心細,大有可為啊。”
    唐志華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誠懇地說:“多謝您。”
    “行了,咱們去前邊兒看看。” 老人揮揮手,往外走了。
    唐志華和孟麗雲、還有四個紅袖章,一道将他們送到門口,等老人一行人走遠之後,列寧帽擦擦額頭的汗,皺着眉頭,組織着措辭,“你們店——”
    正說着話,那一行人中挎着相機的同志又跑回來了。
    列寧帽趕緊住了口,緊張兮兮地問:“怎麽了,同志?”
    “沒事。”誇相機的揮揮手,轉頭對唐志華說:“我姓曹,是省報的記者,我們省報要做一期個體戶專題報道,需要采訪幾家典型,書……剛那位領導推薦你們,我也覺得不錯,所以想問問你們明天上午有沒有時間?”
    列寧帽一聽,這都典型了,還有什麽好說?也不吭聲了,跟着其他幾個紅袖章悄沒聲兒就走了。
    而唐志華和孟麗雲呢,兩口子想都沒想,異口同聲,“有!”
    “行,我明天上午過來!”曹記者咧嘴一笑,又跑着去追大部隊去了。
    店裏只剩下兩個大人和一對雙胞胎,孟麗雲愣了半天,喃喃道:“我們要上省城的報紙了?”
    “嗯。”唐志華一貫波瀾不驚,不過孟麗雲看得出他其實也激動着。
    山岚日報就讓店裏打通了進一家百貨商店的路,省報得有多大的威力啊!
    況且除了銷量,還有個更大的作用。
    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不但是惹人眼紅,也一定會觸及某些人的利益,将來不知有多少絆子在前面等着,而有了省領導的親口誇獎,還被當做正面典型宣揚,那就相當于有了尚方寶劍,只要他們合法經營,誰也別想輕易動他們!
    兩口子心潮澎湃,又愣了一陣,孟麗雲才醒過神,問丈夫,“你怎麽知道那是省裏的領導?”
    當時紅袖章要封店,丈夫不可能閑得慌去招徕客人。
    唐志華笑一笑,指着門口小老太太似的搖蒲扇的女兒,“甜妞說,他們的幾輛車停在巷子裏,都是省城的車牌。”
    “那甜妞怎麽知道是他們的車?”孟麗雲更驚訝了。
    唐志華接過女兒手裏的蒲扇,眼中滿是溫和笑意,“甜妞,你說說。”
    “噢。”唐棠坐在小馬紮上,兩只手自然放在膝蓋,“街上又濕又髒,我和三哥的鞋都髒了,可是那個老人家穿的布鞋很幹淨,鞋面一點水漬都沒有,其他人的皮鞋也像是剛擦過一樣,肯定是剛下車,沒走幾步路嘛。”
    “讓我來!”孟麗雲從丈夫手中搶過給女兒扇風的機會,一邊打扇,一邊驕傲地想,女兒不光是福星,還是個智多星呢!
    兩口子忙得腳不沾地,晚飯都是唐大彪做的,老爺子和四個孫子一塊兒吃了,再拿飯盒盛了兩份,送到麗人服裝店去。
    爺爺出門送飯,唐棠兄妹幾個就下樓到院子裏,跟着其他人一道,裏三層外三層地圍着劉二胖家的電視機看《西廂記》。
    正看到精彩處,小姐要跟張生見面了,大家都屏氣凝神,等待着這激動人心的一刻,結果呢,忽然響起“滋啦啦”的兩聲電流聲,電視機的畫面黑了。
    “啊!”看電視的衆人發出一聲整齊的抓心撓肺的驚呼。
    有人手快,熟練地嘭嘭拍打電視機外殼,拍了兩下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停電了!
    現在電壓不穩,産電量也不足,停電是常有的事兒。
    樓層上人家的燈,院子裏的路燈,全部都熄滅了,院子裏黑漆漆的,看啥都是黑糊糊的一團,只有老頭兒們用作業紙卷的旱煙,在夜色中亮着小紅點。
    這時候,謝娟娟端着自個兒的小馬紮,朝唐棠挪了挪。
    裹腳老太太汪翠芬呢,也朝唐棠走過去。
    <!-- bx_style_end -->
    style="display:block"
    data-ad-slot="5357886770"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