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龙潜于渊17 乱,都乱点好

作品:《[三国]陛下何故谋反

    36.龙潜于渊17 乱,都乱点好

    当务之急不是愤怒, 而是想出应对之策。

    吕布这么着急去军营干嘛?无非是着急调兵遣将,看来今夜注定不太平。

    “陈泰!”

    候在外面的陈泰应声而入,“陛下有何吩咐?”

    刘谢将已经写好的手谕,“你速去将手谕[jiao]给伍孚, 让他立马调集军马, 将袁绍一干人等一并捉拿。负隅顽抗者, 格杀勿论!”

    随后又拿出一道手谕,“把这道手谕[jiao]给城门校尉崔烈, 让他在今夜子时前务必将雒阳所有城门封锁, 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出入。”

    袁隗临终前她曾答应过放袁氏一条生路, 但如今是袁绍先动手的,那就别怪她违背诺言。

    这两道手谕已经送出, 雒阳就成了一个铁笼,袁绍在外面的帮手进不来, 他也出不去。

    成王败寇, 就在今夜。

    陈泰面[se]凝重接过手谕, 道了句“陛下保重。”便退出殿外。

    吕布的并州军驻扎在雒阳城东十里外, 情急之下想要调集军马可得费些时间, 只要她够快封锁城门, 对方就进不来。

    就算吕布再勇猛攻破了城门,那也为时已晚。

    陈泰走后还没过半个时辰,殿外就传来隐隐约约的吵闹声,让刘谢更是烦闷。

    实在烦得不行,她只好出了殿门,“深更半夜,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原本围成一堆的宫女内侍纷纷跪地, “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

    刘谢只是心里烦,根本没想过责罚他们,便让他们起身,“你们刚才在吵什么?”

    底下的宫人心虚低下头,不敢回答,最后还是阿艾回道,“陛下,奴婢们刚刚看城南的天空有微微红光,都在议论是不是城北走水了?”

    刘谢站在屋檐下看不见南边,便走下台阶到空旷处。抬头一看,果然如阿艾所说,确实有火光,而且还愈发明亮。

    确实是走水无疑。

    [chun]季干燥,火灾频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这次的火似乎有些大?

    她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这火起得过于凑巧了,不禁询问道,“北面是什么地方?”

    “城北最外边住的都是百姓,再往里就是公卿大臣的府邸了。”阿艾答道,“看火光位置,约莫着是哪位公卿家走水了。”

    说话间,突起大风,裹胁的灰烬如柳絮般落下,空气中也夹杂着燥热。

    北边着火,如今又突起北风,火势正迅速朝皇宫蔓延,若真烧到皇宫,那北宫一众宫殿首当其冲。恰恰不巧的是,杨柔等众妃嫔都住那。

    不行,她得去救人。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将所有人叫醒!”

    被刘谢这么一吼,不知所措的众人才四散离去,刘谢也带着阿艾赶紧朝北宫跑去。

    离北宫越近,空气愈发燥热,众人的惊呼声、敲锣打鼓声、嘈杂的脚步声乱作一团。

    路上她还遇到带着禁军赶来救火的庞德,对方还喘着粗气,很明显是从其他宫门赶过来的。

    见到刘谢,对方脸上全是担忧,“宫中混乱,末将这便遣人护送陛下去马都尉处。”

    “马超在哪里?”

    “马都尉此时正值守皇宫东门。”庞德回道。

    庞德说得有道理,现在她不能出任何意外。情况紧急,容不得耽搁,“庞副尉,你务必要保证北宫诸位太妃的安全!”

    “陛下放心。”说罢庞德便分了一队禁军将刘谢护送去皇宫东门。

    刘谢到了东门,登上城楼,此时马超也在城楼上眺望宫外。

    皇宫的城楼修得格外高,站在这里能将整个雒阳尽收眼底。顺着对方的视线望去,小半个雒阳已葬身火海。

    皇宫内外,大家都马不停蹄忙着打水救火,但无异于杯水车薪。

    照这个速度下去,不仅皇宫,整个雒阳恐怕都要烧成灰。

    除了火势,刘谢更担心陈泰的安全,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有没有将手谕安全送到……

    “陛下,不能再等了,我们得赶紧离开皇宫,再从长计议。”马超道。

    这场火气的悄无声息,等他察觉时为时已晚,如今已不是人力可控。若再不走,火烧过来,谁都走不了。

    走?她现在能去哪?皇宫危险,外面也不见得有多安全。

    但马超说得也没错,留在皇宫,就是死路一条。

    “当下宫中禁军有几人?”

    “五百人。”马超道。

    禁军都是从各个军营中[jing]挑细选出来的,五百人,够了。

    “留一百人将宫中所有人疏散至城南,你带剩下的四百人跟朕走。”刘谢道。

    在走之前,她得亲自去会会袁绍。

    随后她又下令将各个宫门打开,以作疏散之用,而她自己则带着四百禁军直奔袁绍府邸。

    可是外面的情况比她想象得还要糟糕。

    大街上挤满了逃命的百姓,每个人行[se]匆忙,他们很多连外衣都来不及穿,身上背着匆忙装好的包袱,里面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36.龙潜于渊17 乱,都乱点好

    他们要去城南,而刘谢刚好去城北,在人群中逆流而上根本不可能。

    看到刘谢和她的禁军,前面的百姓就跟见了鬼一样,脸上涌现出绝望。

    开始刘谢一头雾水,但听到百姓身后由远及近的铁蹄声时,她明白了。

    她们根本不是因为火灾逃命,而是因为有人在屠城。而这场火灾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他们抢完后放的火,所以才蔓延如此迅速。

    “是西凉军。”马超面[se]凝重,看着身旁的刘谢,蹙眉道。

    什么?!刘谢脑子一下子空白,“你确定?”

    马超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出身西凉,那独属西凉的马蹄声他不会听错。

    西凉军反叛这是刘谢万万没想到的。董卓留下的那支西凉军她一直[jiao]给项羽掌管,一直以来都没出问题。

    “难道是项羽他……”马超话才说一半,便被刘谢打断,

    “不可能。”她斩钉截铁说道。如今谁都可能背叛她,唯独项羽不会,其中定有隐情。

    “让路,我们和这些百姓一起撤退。”刘谢命令道。

    敌人是骑兵,而她这边全是步兵,真要打起来她必输无疑,如今只能先撤,别和他们对上。

    得到命令后,很快禁军便分列两边,将路让给百姓。

    百姓看到此景,纷纷跑了起来。

    刘谢随即拉住了一位老人,“老伯,后面什么情况?”

    而老人逃命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回话,但迫于禁军威压,只好说道,“西凉人又杀人了,赶紧跑吧。”说罢便抱紧包袱逃命去了。

    等百姓全过去后,刘谢带着一众禁军垫后。

    但人怎么跑得过马?很快身后的西凉军便追了上来,不由分举刀就砍,很快就和禁军打做一团。

    西凉军很快便将禁军冲散,被护在中间的刘谢此时暴露在对方面前。

    “陛下,跟紧末将。”马超拔出手中长剑,将刘谢死死护在身后。

    面对冲锋的西凉军,他侧身躲过对方的弯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剑砍断战马后腿,战马应声倒地,将西凉兵摔在地上。

    他正想上去补刀身后又有西凉兵上前想来个偷袭。

    “小心!”刘谢大喊道,好在她提醒及时,马超捡起地上长枪掷出,快准狠命中对方心脏。

    而刚刚倒地的那个西凉兵举刀又想偷袭,刘谢想提醒已来不及。

    情急之下她拔出佩剑上前和那人扭打在一起,兵器每一次碰撞,都震得她虎[kou]生疼,但她也只能咬牙忍住。

    腾出手的马超立刻回身将刘谢拉至身后,一剑砍向对方手臂,后又将其一剑封喉。

    马超出手干净利落,两招便将那兵杀死,看得身后的刘谢一愣一愣的。

    可马超再厉害,也敌不过对方人多,很快便落于下风。

    她们现在已然被包围,若是再这样下去,她就要享年十四了。

    刘谢打算放手一搏。

    “都给朕住手!朕乃大汉天子刘协,尔等何故谋反!”

    亮明身份是最后的底牌,就算是谋反,总有人带头吧?那带头的人总会稀罕她这个皇帝的。

    果然,那群西凉兵停了手,都打量着她,似乎是在确认她到底是不是皇帝。

    “骠骑将军呢?尔等今[ri]所作所为骠骑将军知否?”

    听到刘谢问起项羽,这群人脸上闪过慌乱,答非所问道,“我们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西凉兵的回答让刘谢云里雾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均不均有什么关系?

    虽然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刘谢还是尽力稳住他们,“朕之前不知,如今已然知晓,定不会让诸位再受委屈。”

    怕他们有顾虑,刘谢苦[kou]婆心道,“诸位都是朕的强兵悍将,今[ri]定是受[jian]人挑拨,只要诸位放下武器,朕概不追究!”

    说完刘谢不动声[se]观察着他们,果然,他们中还是有人动摇了。

    眼看快有转机之时,不远处又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还有沉闷的甲胄声。

    这是骑兵还有重甲兵,不过是敌是友尚不能分辨,刘谢不敢掉以轻心。

    同样面[se]凝重的还有那群西凉兵,他们似乎也不能分辨来人是哪边的。

    直到一面军旗出现在众人视野,上面绣着个大大的‘伍’字。

    是伍孚带着援军赶来了!

    刘谢和马超对视一眼,握紧了手中长剑,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在震天的厮杀声中,这边反叛的西凉军悉数被斩杀殆尽。

    “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降罪。”伍孚翻身下马跪在刘谢身前,看见刘谢衣服和脸上的血污,面上尽显羞愤。

    刘谢赶忙将人扶起,“伍中军救驾是功,哪里有什么罪。”

    此时伍孚在她眼中,是如此伟岸,感觉对方整个人都在发光。

    “袁绍现在何处?”现在最重要的是袁绍。既然伍孚能赶过来,就说明陈泰将手谕送到了,那么伍孚应该接到命令去缉拿袁绍才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