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今日朝议之事有三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徐福、韩终等五名主事方士,前亦有功,今更协助仙使制成神药大蒜素与青霉素,赐五大夫爵。”

    “另各赏黄金百斤。参与方士十数名,亦各赏黄金十斤。”

    徐福、韩终、石生、侯公与卢生五人,另有数名各组功高的随从方士,闻言啪地跪倒,拜伏在地

    “谢陛下厚赐重赏臣等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仙使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邈方士高呼万岁、千岁,嗯,这很符合刻板印象了。

    虽然现在方士们,已经彻底入坑成为理化人才。

    徐福等人此时真正是感激涕零始皇帝嬴政果然是赏赐慷慨啊

    他们先前一直觉得,五人实现仙使传授之法,论功重赏黄金百斤就算厚道了。

    不曾想,始皇帝陛下更厚赐他们五大夫爵爵位对应有田宅不说,主要是其象征着的地位与荣光啊

    仙使往来皆是上卿侯爵,对大夫级爵不以为意。

    但可不是这样论的,离卿级爵仅一步之遥的五大夫爵,已足以令人眼热不已

    他们只是听仙使话,实现了制取之法啊。

    五人手下打杂干活的普通方士更别说了,原以为大朝贺日得以随从上殿献礼,已是荣耀时刻

    不曾想,还被重赏黄金十斤一朝暴富就在眼下了。

    周邈唏嘘谁能想到,骗得秦始皇惨兮兮,留下黑历史被嘲数千年的徐福一众方士,现在竟然眼含热泪,拜谢始皇陛下呢

    但这场景他爱看乐

    徐福等人拜谢完起身,齐刷刷看向右首的仙使。

    而今日厚赏,固然有因他们己身才干之故,更多却是因为仙使传授神通,才让他们有此等际遇啊

    方士们对仙使的忠诚好感,在此刻攀至巅峰。

    被十几双饱含热泪的眼睛盯着,周邈肉麻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噫惹

    “仙使献礼,朕极喜欢。”上首的嬴政,看向右下首的周邈。

    神情语调,是难得外显的动容。

    能有一人,怀此般赤忱之心一片,每至岁首新年,为他准备新年惊喜礼物。

    嬴政终于觉得,新年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了。

    期待某一日的到来,个中心情,真是新奇。

    “瘟疫中的黔首,战场负伤的士伍,有仙使制取的此等神药,就可能救回一条命来。朕代己身、代黔首士伍,谢过仙使仁心。”

    嬴政说得真诚,其中情绪又是难得一见的些微感性。

    周邈听得一整个人都不好意思了

    本能地掩饰起来摸摸后脖颈大声笑出来,又招财猫摇手一样挥挥

    “嗐哈哈哈陛下客气了哈哈不客气不客气我们之间还说这些哈哈哈”

    害羞得语无伦次了。

    大秦君臣不由会心一笑这就是仙使

    啊。

    赤忱率真,功高被夸赞不是自得自傲,而是害羞无措。

    章台宫正殿的气氛,在始皇帝和仙使的一来一回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沸腾止息,喜悦温馨平缓流淌

    仙使为献礼环节圆满收尾。

    之后进入大朝贺日的朝议环节。

    “今日朝议之事有三。”

    “其一,左丞相李斯率奉常博士部法学博士,天下法学隐士、学子,集法学之大成,新修秦律。

    今颁行于天下”

    少府设在咸阳,造纸官坊总坊的纸令“坊中已提前抄造了足量、特制厚纸,造纸原料麻料等亦充足供应,可持续抄造供应”

    咸阳印刷官坊总坊的印令,也跟上“坊中已经用秦隶,雕刻了秦律始皇帝五年版定稿的终版。”

    秦朝的字体是在快速演化的,从统一文字时的秦小篆,到后来演化成秦隶,在朝着更易书写、认识的方向进化。

    新秦律就是用的秦隶雕版印刷。

    周邈看过,还不是完全的秦隶字体。

    这个演化的过程,就像后世从没学过繁体字的简体字人,也能认识繁体字。

    演化过程,自然而然。

    话回正题,印令已经接着在说“并已开印半月,印刷出的新秦律数量,已足够给朝廷诸衙署、咸阳诸县、乡、里,都分发一部。”

    只等新年收假,就甩开膀子大肆印刷,然后经驰道驿站,配送至诸郡县。

    李斯“同理咸阳,届时天下诸郡县衙署,下至县中每个乡里,也都常备一部。

    以便郡县官吏及乡里啬夫,遇事不决时,可以方便地翻阅新秦律。

    如此,也能一定程度上做到有法可依。”

    周邈听着,心内小人小鸡啄米点头

    新秦律不能像明洪武大诰一样,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但朝廷衙署及乡里之中,必须有一部镇场。

    李斯“另在各县备新秦律数十部,定价黄金十斤,以供有需士人及富豪,购买藏书家中。”

    “再于县衙放置十数部不等,以供法学

    学子及有需黔首借阅。”

    “最后,令县中专派书吏,于市肆、城门及人多聚集处,诵读新秦律三月。

    凡诸乡里啬夫、里典等,亦诵读新秦律于乡里。

    往后每年,都宜择年节聚会之时,行此诵读常用秦律律条之事。”

    周邈袖口竖大拇指考虑得真周到

    新修秦律一事,前年末就已经开始,今年大朝贺日朝议提出来,无人反对。

    就连颁行事宜,都已提出并推演过,确保无误。

    新秦律是大部头厚册书籍,如此大量的无偿铺货,当然花销甚巨。

    但这是必要花销,不能省。

    况且如今的大秦,五谷盈仓,天下安稳,黔首贫户大减。

    这点花销,洒洒水啦

    “其

    一,新设市易部,主与西域城郭诸国、北地匈护、东方诸夷,即大秦周边胡夷互市商贸之事。兼管国中市易之事。”

    精盐、瓷器、茶叶,以及棉毛纺织品,合适商品都已经趋于成熟。

    并且西域商贸之事,早已部署近两年,此时新设市易部,正式发力与周边胡夷的互市,时机已然成熟。

    至于大秦国内,因八方驰道的畅通,各地物产都开始流动起来。

    也当有专门衙署主理。

    至于与周边胡夷互市的关税,国内市易的商税,当如何确定,又当如何征收

    后续再研讨商议即可。何况都也不是能一次定死的祖宗之法,当因时制宜,随势而变。

    “陛下英明”照旧是群臣赞同。

    “其三,备战百越。万事俱备之时,便是南征百越之日。”

    “”

    按理说,南征百越,是徒生兵事,狠一点就是穷兵黩武之举,当初蒙恬北守匈奴都被淳于越喷,现在不更要跳起来喷

    但首先,淳于越他那一波人还在大西北。

    其次,南征百越这事也不是秘密了,年前早已开始备战,足有一两个月。

    最后,大秦如今富起来、强起来了,南征百越轻轻松松。

    而且,方才仙使献礼神药,明显就是为南征湿热环境的百越预备的吧

    不知情的朝臣思绪流转,最终选择闭口不言。

    而知情的那些上卿们,则是恨不得早些将一年三熟的沃土,纳入大秦疆域

    于是,最后便是齐声道“陛下英明”

    不过是已经在备战的,继续备战罢了。

    至此,朝议环节结束。

    之后也是常例环节。

    君臣起身移步,乘车离宫郊祭。

    郊祭回城,前往选定的在灭东胡一战中牺牲的将士家中,为其亲眷送上过冬寒衣

    新棉花絮的棉袄,新棉布做的中衣中裤,以及羊毛线钩织的毛衣毛裤。

    之后回宫,举行大宴。

    今年的大宴有所变化。先是撤掉了铺地的草、竹、或毡席,换上两三年前就出现在章台宫的高脚桌椅。

    不过,仍是竖向排列,分餐制的一桌一椅形制。

    现在仍在朝中有资格出席大宴者,早已都是拥护秦学的官员。

    不会去诤谏高脚桌椅的形制,于礼不合。

    怎么不合了秦学新生,一切都是新的,那革新席地而坐,改高脚桌椅又有何不可

    高脚桌椅坐着不要太舒服好吗

    得赐大宴的朝臣、侯爵、六国诸侯及东夷藩国,还有西域城郭诸国使者,都欢天喜地入座。

    接着酒水菜肴络绎上桌

    菜肴的原材料里,有西域城郭诸国使者们不曾见过的玉米,见过但格外香甜饱满的稻米、麦、豆、秫。

    以及部分见过,但从不知道

    还可以这么吃的蚕豆、核桃、芝麻、芫荽、胡椒和小茴香

    “吸溜吸溜”

    “吧唧吧唧”

    这也太好吃了叭

    不止西域使者,新近归顺的东夷藩国和匈奴和东胡部落首领们,也是吃得唏哩呼噜

    早知道大秦人吃得这么好,他们就早些归附了

    大秦朝臣和侯爵们徐福等人除外,虽然也不曾吃过如此美味的大宴,主要是有些新物种调料量少,只够供今日大宴。

    但作为主人家的矜持,让他们大快朵颐时,到底还记得矜持。

    没因为吃相太豪放,而丢脸丢到胡夷面前。

    周邈在最靠近始皇陛下的位置上,吃着丰盛美味的大宴虽不及六英宫小厨房的,但意义非凡。

    心内小人宽面条泪直流哇哇相比初来大秦,顶多吃个原汁原味的清淡佳肴,现在这种丰富的味道也太棒了

    搭配着他能炫两碗米饭

    西域使者、匈奴及东胡诸部及东夷藩国众他们能炫五碗

    这仙米饭也香甜好吃了光吃仙米饭的话,他们能炫十碗

    并且抽空注意到细腻精美的青白瓷器餐具,心中暗道这么美味的菜肴米饭,就得精美瓷器

    盛装啊

    就是不知道仙米、仙麦能不能也买上几车回去啊。

    难得出乎大秦君臣意料的是,周边胡夷在精盐、瓷器和茶叶之外,对稻麦豆等粮食的兴趣也丝毫不逊色。

    不过知道了也无所谓。

    买些尝尝鲜解解馋,或者暗地做种子自己种,听之任之即可。

    但想大批购买粮食白日做梦

    更别说草原上还不适合耕种,就算西域城郭诸国也不适合水稻,东夷更还是渔猎社会,顶多半农耕。

    引入仙种,自己种植,自给自足

    噗嗤大秦拭目以待。

    于是一场大宴,周边胡夷又多了一个软肋被捏在大秦手中。

    周邈乐。

    十月初一,新年第一天。

    始皇帝率朝臣及诸侯爵,与咸阳城中黔首一起,在咸阳剧场观赏歌舞。

    与民同乐,欢庆新年。

    十月初三,新年第三天。

    咸阳市大开,人流如织。

    未入夜,便已花灯长明,亮胜白昼。

    章台宫前章台街,章台街上登仙台。

    台前一侧,已聚集数万人。分队分阵,热闹但有序。

    “今年肯定也有焰火或烟花表演说不定还有最后的仙人赐福”

    民间说法,不同于仙使赐福,仙人赐福会有一朵绚丽七彩、复瓣九重的大烟花,然后落下一个七彩福袋于登仙台。

    据传,新粮的高产仙玉米,就是仙人赐福

    但也有质疑,仙玉米不是仙使赐福给役夫的

    天下无不透风的墙,何况是在数万人睽睽众目之下。

    这些似是而非的传言,也不必在意。仙使真相仍旧密不透风,便不必拘泥小节了。

    绚丽烟花照黛穹,火树银花不夜空。

    小半刻钟的漫天烟花止熄,咸阳黔首仍旧仰望夜空。

    砰

    似是呼应新年的喜庆仙音过后,一朵绚丽七彩、复瓣九重的巨大烟花,绽放在夜空

    不似寻常烟花一闪即逝,这朵烟花绚丽神异,为人间带来更多几息的美丽。

    “哇”

    “哗”

    在果然一个七彩锦囊福袋缓缓坠于登仙台上后,人群更是齐声山呼陛下万岁、高呼仙使千岁

    “陛下陛下你猜抽奖开出了什么”

    七彩的锦囊,相比以前的更加巨大,双人合力才抬下高台。

    并且还有凸出的小包

    必然不是粒小如长绒棉籽、玉米粒之物。

    嬴政猜测“土豆”

    与此同时,随行王绾一众心中猜道红薯

    众人望向陛下,怎么猜的不一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