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咸阳城中万家灯火通明时,大秦君臣聚于六英宫。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陛下,你怎么会猜是土豆呢”周邈稍有不解。

    大秦上卿们对啊,怎么不猜红薯

    “可是土豆”嬴政虽是疑问句式,神色却笃定。

    土豆只是作为三大高产作物之一,提过一句。

    相比在第一次抽奖开出长绒棉种时,无比惋惜没能开到红薯和高炉炼钢,而大说特说的红薯,似乎仅为陪衬。

    如果论在大秦君臣心中的印象深刻,自然是红薯。

    因此在场上卿们才会心中首先猜测是红薯。而且,仙使一脸欢喜太过旺盛,唯有开奖开出高产良种才至于这般。

    可考虑到周邈的性格,和眼中大片惊喜之下掠过的促狭。

    嬴政选择猜是土豆。

    周邈当当当揭晓答案“对的就是土豆”

    虽然被猜中,但因为如果是始皇陛下就很合理

    周邈情绪仍旧高昂,龇牙笑得明亮

    大秦上卿们陛下能精准猜中仙使心思,这也很合理。

    今年周邈提前自己看了开奖结果

    优选精品高产马铃薯,基因优良,极少受病毒侵染,种性稳定,极少出现品种退化。

    “一般来说,土豆多种几茬后,种薯内部就会积累病毒,需要用茎尖脱毒一类技术,进行脱毒。也会出现品种退化,需要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品种。”

    “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土豆的优质和高产。”

    当然,大多数偏远山区,都没用什么脱毒技术手段,最多也就是十里八乡之间,找其他农家换一换更好的土豆种。

    这样也能种出足以果腹的土豆,当然亩产远远赶不上平原大农场种植的。

    周邈扫一圈身边四周,见没有不知情者在。

    才压低声音接着道“但这个土豆,应该太空种反正就是高精尖的代表,宇宙时代优选出的基因和种性双稳定的土豆。

    如系统所言,应当不用每年或每几年就需要脱毒,也很少出现品种退化。应该能一直保持优质高产的特性。”

    脱毒技术倒也没有太难,嫁接就是一种,但麻烦啊。

    需要考虑脱毒和品种退化的难题时,或许都要进入科技社会了,到时自然有后人去研究解决。

    哈哈,不用他操这个心

    周邈这个土豆吹,继续“土豆可是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主食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对土壤适应强,虽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可在湿热地区也能生长,只是品种退化更快些。”

    而且今天之后,红薯、土豆和玉米,三者就已得其二了

    萧何若有所思,并提议道“如此,倒可以每过十年,便倡导种薯南北更换”

    “脱毒技术黔首难学,种薯本又极少积累病毒,姑且不说。

    而品种退化,虽极少有可能出现,但若是引进寒冷地区的品种就可以缓解,这

    也不难。”

    “不必细致到家家户户。多做宣导,自然有商贾或富户出头,但凡一郡一县有人更换过品种,逐渐郡县中大部分也会去找他换。”

    “无论是否退化,或者为了防止退化,更换品种这事都可做。”

    王绾难掩赞赏“这是老成稳妥之言。”

    萧何经过历练,真是日渐稳重可靠。

    他的右丞相之位,也算后继有人了。

    当时朝中有李斯,于是隗状退得放心。

    现在他也老迈,身后亦有萧何,且再撑两年罢,待萧何再多积累些功绩与经验。

    大秦日新月异,眼下历练一年可抵五年十年,到时萧何虽明面上仍资历尚浅,亦能担当重任。

    才干超群是其一,主要萧何并非大秦旧臣,乃是一统后的新兴官员

    王绾这类大佬的内心考量,周邈无法揣测。

    但萧何的话,说明大秦自有规划,他完全可以不必操心后续。

    #有始皇陛下和上卿们在,他一整个放心躺平#

    大秦君臣欲言又止jg

    罢了。

    “虽然这个土豆种是宇宙时代的精品,但考虑到如今的地力较贫瘠、耕种水平较低,就预估亩产三千斤吧,也即五十石”

    周邈说着,吞咽口水。既是激动,也是馋土豆了

    薯条、薯片、酸辣土豆丝、炕洋芋、锅巴洋芋

    亩产五十石

    大秦君臣看向拆开的巨大锦囊里,椭圆大个的土黄色果实,胸中激荡不已

    虽说不及当初说的红薯高产,但亩产五十石的粮食啊

    咕嘟

    咕嘟周邈又咽一口口水,终究没忍住

    “陛下,这土豆有三石,种一亩地也就两石左右。反正不够大面积种植,需要一茬一茬育种,不如”

    “分一石出来,烹饪来先尝尝鲜。”

    这话不是周邈说的,而是出自嬴政之口。

    “好耶”陛下万岁

    心思得偿,周邈更加迫切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回六

    英宫,我那里有小厨房让霞烹饪来尝尝鲜”

    “不去逛灯市了”嬴政虽是询问,然神色不见意外。

    “不去了不去了。”

    本来就是想着拉始皇陛下出去走走逛逛,松快松快,都过年了还不歇歇像话吗

    但现在有了朝思暮想的土豆可以解馋,那到六英宫聚餐,也是不错的放松选择嘛

    “诸位,若不急着回家,也一起去”

    周邈邀请道。

    嬴政神色间并无不快,不曾阻拦,俨然默许了。

    几人也就没有推辞,欣然道“那就叨扰了。”

    临撤退前,周邈迟疑询问“陛下陛下,可以叫上张良吗”

    嬴政“六英宫请客,全凭你做主。”

    “好嘞”周邈扬声,冲坐在后方烟

    花表演观众席的张良,邀请道

    智武侯仙人赐下新品种食物,准备分一些出来煮食尝鲜,跟我们一起去啊”

    张良不在知情者之列,但耐不住周邈对他有谋圣滤镜。

    “臣之所愿。”张良欣然应邀,离座上前来,加入尝鲜队伍。

    “那个对不住,新品食物量少,只能来日丰收诸位再尝鲜了哈”周邈对没被邀请的朝臣抱歉道。

    “仙使客气”“仙使多虑了”

    观众席的朝臣连连道。

    仙人赐予,哪里是人人有份的仙使坦率地提出来,不曾忽视略过他们,就足以令人受宠若惊

    嬴政也下令“今晚就此作罢,自行散去。”

    “臣等告退”其余朝臣纷纷迅速告退离场。

    正好早些到家,带上亲眷去咸阳市看花灯,逛夜市

    这边,周邈又想起来“再差个人去请隗状老丞相吧”

    周邈生出做东的豪气来,一招手,方岩见机上前,又应令而去。

    接着浩浩荡荡一群人,各自乘上车驾,前往六英宫。

    三石土豆,被分装成两份。

    两石被严密送回章台宫,将在阴凉干燥又避光的地方,好生储存起来。

    一石落到仙使周邈手中,跟着运回六英宫。

    “方岩,你带人在殿中侍奉。霞,你让人扛上这袋土豆,跟我去小厨房”

    吩咐完,周邈就大步流星地出殿去,往小厨房亲自指导准备土豆宴。

    于是,六英宫正殿中。

    始皇帝嬴政,左右丞相李斯与王绾,御史大夫冯劫,还有扶苏、蒙毅、王贲、冯去疾、萧何、英布及张良。

    以及大秦幼生代的韩信和项籍。

    倘若一个地坑陷下去,一波带走这些人,于大秦而言无异于天崩地裂

    但此时,就这样被晾在当下。

    虽说留下了方岩侍奉吧,但陡然间还是一室寂静。

    韩信要不,先请坐

    他还只是个小孩子啊就要学会人情世故、待人接客吗

    不靠谱家长的孩子早当家

    “都坐。”终于嬴政神态自在,往上首椅子落座。

    “谢陛下。”

    “右丞相这里请”

    “仙武侯请”

    “智武侯先请”

    嬴政开口二字,似乎打破了什么时空停滞的结界。一瞬间,六英宫正殿活了过来。

    一时没反应过来的上卿们,也都重新圆滑世故地排资论辈、谦让入座。

    臀股沾座,便如坠云端。

    暄软蓬松的坐垫,承托住了臀股的每一处肌肉,不自禁地就让人放松慵懒下来。

    大秦君臣仙使真是会生活。

    怪不得先前宅家成性,只看这坐垫,便知六英宫旁的定然也无处不

    舒适。

    被留在殿中的韩信,斜睨一眼身边指望不上的项小籍。

    被迫站出来,担负起了应酬待客的重任“这是仙使吩咐宫中隶臣妾,在野外割来艾草,将艾叶晒干锤炼成绒,又采回许多芦苇棒,取下芦花。

    另有一些柔韧的干草叶切碎,做芯填充进缝制紧密的布袋里,就做成了这坐垫。”

    当时仙使还有说法虽然艾绒、芦花不一定能起药效,但总也是个心理安慰嘛

    韩信无言jg

    “仙使巧思。”

    王绾开口,得到一致赞同。

    此时方岩终于呈上六英宫常备的茶饮甜口奶茶。

    大秦上卿们喝上一口,尝出些不同来,纷纷挑眉细品。

    “”韩信再次开口,讲解“此甜口奶茶用的是白糖,它与蜂蜜风味不同,又比饴糖清爽。”

    “甘蔗榨浆熬制,又以黄泥水淋糖法,便可变红糖为白糖。”

    关于仙使去年便成功练成炼糖神通一事,他们有所耳闻。

    后因甘蔗生于南地百越一带,制糖一事便暂时搁置。

    李斯看陛下神态寻常,心中便明了也是,仙使缺谁的,都不会短了陛下的白糖供应。

    “看来这百越之地,确实值

    得拿下。”

    众人都同意。

    除了一年三熟,还有甘甜的甘蔗啊。

    咸阳城中万家灯火通明时,大秦君臣聚于六英宫。

    此时难得的闲暇下来,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着。

    安宁慵懒。

    真有仙使所说岁月静好之感了。

    “土豆宴来了”

    人未到声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