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作品:《入幕之臣[重生]

    张守正是为数不多明事理的人。
    他能看出年听雨的清白,也能看出何福生和李文显的癫狂。
    他神色凛然:“请君上放心,臣定当秉公处理,还我大乾一片肃静!”
    “如此甚好。”年听雨最后扫了一眼文武百官:“不知众位大臣是否还觉得荣肆该死?亦或者在心里觉得今日之事是孤一手策划的?”
    事情闹成这样,谁还敢说荣肆该死,只求这把火别烧到自己身上才好。
    至于会不会怀疑年听雨......那就更不可能了。
    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何福生的疯癫,以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各别心软的人甚至觉得年听雨有点可怜,身边竟然藏了这样一个偏执的人,若非发现的早,谁又能保证何福生最后不反咬他一口呢。
    见文武百官安静如鸡,年听雨道:“既然诸位保持沉默,那孤就当你们愿意相信孤,也愿意相信荣肆的清白。”年听雨揉了揉发涨的眉心:“祭礼就这样吧,孤累了,诸位自便吧。”
    文武百官:“臣等恭送君上!”
    蔺阡忍在恭送的声音中握住轮椅的扶手,而从始至终都没说过话的戚元懿忽然出了声,对着年听雨说:“一会儿即刻来见哀家吧。”
    年听雨垂眼:“是,儿臣知道了。”
    戚元懿没在说话,带着贴身侍候的嬷嬷先一步走了。
    跟清晨那会儿一样,未曾等候年听雨半步。
    人走远,蔺阡忍也推着年听雨动了。
    路过何福生和李文显的时候,年听雨叫蔺阡忍停了下来。
    他居高临下的盯着两个人看了一会儿,而后一手一个,抓着两个人的头发,将两人拎起半截。
    三颗头虚虚的靠在一起,年听雨用只有他们三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你们是不是很好奇孤为什么如此偏宠荣肆。”
    如何能不好奇!
    “看在你们快死了的份上,孤不妨给你们解解惑。”年听雨顶着两个人不甘的目光,一字一句的说:“因为,他、就、是、先、帝、啊,孤不护着他又该护着谁呢。”
    闻言,何福生和李文显同时抬头,看向了年听雨身后的那个人。
    两人模样如此震惊,蔺阡忍大概猜到年听雨对这两个人说了什么,于是他冲着这两个人扬起一抹冷意十足的笑。
    何福生和李文显本来还不信年听雨说的好,可看清蔺阡忍眼中的戏谑和暴虐,两人瞬间如坠冰窖,眼睛也越瞪越大,恨不得把眼珠子从眼眶里瞪出来。
    怪不得他们斗不过蔺阡忍。
    他们拿什么斗啊......
    以妨这两个人把秘密泄露出去,年听雨从怀中摸出一个小药瓶,倒了两粒化骨丹出来。
    他先给李文显喂了一颗,转而又准备去给何福生喂。
    谁料他还没来得及动手,何福生的嘴里就冒出了汩汩鲜血,然后整个人瞪着双眼倒了下去。
    何福生......自尽了?
    可何福生为什么要自尽,是觉得对不起他,还是觉得自己太过愚蠢?
    年听雨想不通何福生自尽的理由,但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想。
    他将省下来的化骨丹重新收进瓶中。
    还未将药瓶重新收进怀里,他的脑海忽然振动了起来,无数陌生的信息疯狂涌现,最终化为他的记忆。
    原书的剧情浮现了。
    看来何福生的死是关键情节。
    信息实在是太多,直至蔺阡忍将他推进用来歇脚的行宫,他才将这些信息堪堪梳理清楚。
    梳理完,年听雨蓦然体会到一种大脑不够用的窒息感。
    不知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这本书处处都是逻辑漏洞。
    为了让自己可以明确混乱的原因,年听雨回过头去开始梳理第二遍。
    新的信息说,蔺阡忍在原书剧情中也是没有死的,而是被他——也就是被原主给救了下来,然后暂时藏了起来。
    但原主藏人的地方暴露了,致使蔺阡忍被人偷走了。
    而原主再次见到蔺阡忍便是一年后。
    只可惜原主最开始不知道蔺阡忍的身份,再加上当时有人暗中捣鬼,于是原主和蔺阡忍产生了一些矛盾,甚至重罚了蔺阡忍几次。
    等原主发现蔺阡忍身份之时,原主尽力想要弥补蔺阡忍,于是处处偏袒。
    谁曾想原主的一系列行为竟引发了兰安宫总管太监何福生的嫉妒,于是何福生背着原主明里暗里的给蔺阡忍使绊子。
    因为何福生是原主的人,所以蔺阡忍对原主的误会越来越深,最终导致原主惨死于蔺阡忍之手。
    理完,年听雨越发想不通了。
    既然新的信息说蔺阡忍没有死,那么他最开始获取的信息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不纯纯的自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