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作品:《入幕之臣[重生]

    武试不同于文试。
    因为参加武试的人少,再加上军中从建朝起就十分缺乏将才,所以武试一年一办。
    可就算如此,大乾从建朝到现在,也只出了两位声名远扬的将军。一个是年家军的统帅年战北,一个是长缨骑的统领苏海成。
    而今,也只剩下苏海成这一位能抗事的将才了。
    走武试这条路,蔺阡忍有绝对的信心,但他还是在戚元懿面前收敛了。
    因为戚元懿不喜欢傲气横生的人,在她看来傲气等于狂妄和自大,是不可取的。
    如果他真表现出来半点傲气,刚刚他所做的一切就前功尽弃了。
    蔺阡忍敛着神色道:“太皇太后至仁至善,臣定当拼尽全力,不负太皇太后的仁慈之心。”
    “巧言令色!”
    虽是批评的话,但戚元懿的神色却很和善,她抬了一下手:“别跪着了,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
    蔺阡忍起身退到了年听雨身后,悄悄给了他一个“搞定”的神色。
    年听雨暗自松了一口气,但他喊戚元懿的时候,还是秉持了小心谨慎的态度。
    “母后,这件事是儿臣考虑不周。”年听雨道:“您若是想罚儿臣,儿臣绝不反抗。”
    “你皇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哀家比你清楚,此事你就算是想拒绝,怕是也拒绝不了。”戚元懿扶住了自己的额头,冲着年听雨挥了挥手:“哀家念你有悔过之心,这件事就这样吧。哀家乏了,你带着人下去吧。”
    既然能走,那必须得快点走。
    免得夜长梦多。
    年听雨即刻告了退,示意蔺阡忍带他走。
    然而,才走到门口,戚元懿忽然又叫住了他:“等等。”
    “......”
    该不会又不打算放过他了吧。
    年听雨深吸了一口气,在脸上挤出一抹笑,回头道:“母后,您说。”
    戚元懿揉着眉心道:“哀家已经好几年没回过皇宫了,今年想回去看看。看看阿冶,也看看你皇祖母,看看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细细算来,戚元懿离宫已经有六个年头了,确实该回宫看一看了。
    年听雨道:“母后打算什么时候回宫?”
    戚元懿想了想道:“过年前吧,正好能赶上过年。”
    “儿臣记得了,”年听雨道:“届时儿臣亲自来接您。”
    “不必了,”戚元懿道:“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哀家自己回来就行。”
    “山路崎岖,这个时节又常有流民,儿臣实在不放心您自己一个人回来。”年听雨权衡道:“左右宫里守卫也多,倒时叫赢夙来接您吧。”
    戚元懿思索片刻:“也行,那就让赢夙来接我吧。好了,走吧。”
    “儿臣告退。”
    年听雨说完,便被蔺阡忍推着离开了。
    人走远,戚元懿看向身边的嬷嬷:“玟岚,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叫荣肆的青年和先帝很像。”
    玟岚回想了一下蔺阡忍刚刚的表现,道:“确实有点像,尤其是他刚刚辩解的样子,简直和当年的先帝如出一辙,处处往您的软处上说。”
    戚元懿沉吟了许久才再度开口:“哀家从不相信什么巧合,回了宫,你去试试他。此人若真是先帝,哀家就留在宫里护着他,以弥补自己当年犯下的过错。”
    听到戚元懿说到当年的事,玟岚暗自叹气,宽慰道:“您当年已经尽力挽救了,这三年又日夜为先帝祈福,您也不要太自责了。”
    “挽救不等于结果没发生,”戚元懿缓缓闭上了双眼,一滴泪从眼角坠落:“哀家总归要做点什么才能安心,毕竟先帝从始至终都是这场争斗中的受害者。”
    ***
    今日发生的事实在是太多了,重新回到落脚的屋子年听雨才将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而他也终于有机会追问自己想知道的事了。
    年听雨回头望向蔺阡忍:“祭礼上怎么回事,你好像很害怕的样子。是在怕祭礼,还是怕祭礼会请来请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如果蔺阡忍真怕这些东西,年听雨怕是忍不住要好好嘲笑他一番了。
    堂堂皇帝陛下,竟然怕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我怎么可能怕这些东西,只是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罢了。”蔺阡忍绕到年听雨对面,伸手去解那颗卡在年听雨喉结处的盘扣,而后趁机按住年听雨的喉结:“我要是说自己怕这些东西,你是不是要嘲笑我了。”
    蔺阡忍的手指放在了致命的地方,只要往下用力一按,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取了他的性命。
    但年听雨相信蔺阡忍不会这么做,所以他不躲也不闪,只是生理性不舒服的咽了一下,而后十分不真诚的说:“怎么可能,我安慰你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