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斯人已逝,可太孙妃戴着她的东西参加册立大典,就像是仁孝同他一起见证了弘晳的册封。
    康熙很感慨,私底下还和弘晳说了,只要不逾制,乌梁海氏喜欢仁孝的东西,还是可以戴一戴的。
    仁孝的东西总是放着不见天日,也是叫人伤感。
    这话弘晳说给苏玳听了,苏玳倒想,康熙对仁孝皇后总还是有几分真情的。
    不过仁孝皇后的东西到底还是太张扬了,为着让弘晳高兴些,也为了表明她的态度,戴过这一段时日就可以了。
    过后也不必总是这样显眼。
    她还有许多别的钗环,弘晳总送她许多别的首饰,她都是可以戴的。
    安寝前,弘晳照例叫端了避子汤来。
    这如今是早就悄悄换了的药,如今是补药。
    苏玳怕弘晳瞧出异样来,趁着他喝药就分散他的注意力,问他说:“爷今日怎么这样高兴?”
    弘晳将那药汤一饮而尽,丝毫没有发觉出什么,笑着将小福晋抱在怀里:“噶礼的事都了结了。这事还是算在了八阿哥的身上。皇上将八阿哥训斥一番,他身边也不剩下什么人了。”
    “噶礼官复原职,他那个母亲被褫夺了诰命夫人,送回老家去了。没有人受到什么牵连,爷得了清白,可不就是高高兴兴的么。”
    他们企图用噶礼覆灭弘晳,结果却是没有成功的。
    当初被陷害的皇长孙,如今也成了高高在上的被皇上亲封的皇太孙了。
    弘晳高兴,容许自己在床帐间放肆快意一番,揉着怀里的小福晋,动作又猛又急。
    苏玳咬着唇,心想,今日往后,再这样亲近下去,她迟早会有身孕,会怀上弘晳的孩子。
    看着身上紧紧盯着她动作的年轻男人,他身上威重神秘从未变过,做了皇太孙的弘晳,越发的叫人猜测不透了。
    苏玳忽然就想,为他生个孩子,好像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的可怕事情。
    她那时想,想留下来,留在他身边看看他究竟会如何。
    他总是受伤,从来不在意受到什么样的伤害,苏玳却舍不得再叫那些避子汤伤害他的身体了。
    难不成将来终于坐上皇位的那一天,他也成了个病恹恹的人么?
    苏玳不想她的丈夫将来是那样的。
    她被撞的嘤咛一声,眸中一热,偏偏迎了上去。
    让一直凝视着她的弘晳看见了她泛红的眼尾落下了一点难耐的热泪。
    直亲王在西北卖命,指望着再往身上添军功,回去也好在皇上面前增加他这个皇长子的分量。
    他没再指望八阿哥,聚集在八阿哥身边的那些人都转投了他,就等着他赚了军功回去,或许还能凭借这军功在皇上面前再高出一截来。
    要知道这西北战事,并未总揽全局的人。
    直亲王想做这个人。这亲王,哪有大将军王威风呢?
    出京的时候,直亲王就听见风声了,皇上不会一直叫西北这里松散的,会选出一个来节制八旗,封为大将军王。
    直亲王想,老十三什么都没有,岳钟琪是个汉人,这大将军王还不是非他莫属了吗?
    原本直亲王这头一直进展的还不错,他挺游刃有余的。
    结果太子重病垂死恳求皇上立弘晳为皇太孙,皇上下旨立弘晳为皇太孙,太子转危为安,启程往德州低调养病的事穿到了阵前,直亲王肺都要气炸了。
    他离京不过数月,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明珠揆叙,还有八旗勋旧们都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人阻止?!
    直亲王想立刻回京,可怎么回得去呢?
    况且事已成定局,他回京了也无济于事,反而会惹上天下的麻烦。
    为今之计,就只能尽快结束这里的战事,如果他将青海之事平定了,一个大将军王的封号跑不了,将来大捷回京,他也有能力跟皇太孙对上。
    直亲王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急躁,并且急于压住十三阿哥和岳钟琪,引起了西北许多将士暗中的不满。
    但直亲王在八旗将士中还是有些威信的,他领兵数年,跟着他的人也多,这一闹起来,暗暗的就有些不和的意向了。
    陪着康熙在畅春园理事的弘晳接到了来自西北的密报。
    也接到了十三阿哥的密信。
    弘晳微微笑着,将收到的消息都焚尽了。
    明明灭灭的火光中,他冷淡的面容若隐若现,他对赵凛道:“告诉王掞,可以动手了。”
    翌日上朝。大学士王掞弹劾直亲王收受贿赂,在江南大行索取民间良女,强索官员年礼。
    同时,西北送来战报,直亲王贪功冒进,深入敌后,不遵之前定好的计策行事,导致岳钟琪将军和十三阿哥都身受重伤,所领旗营兵马折损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