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仁杰喝了鱼汤,这才对身边的长孙长泽说:“今日休息好了,明日来我帐篷里汇报。”
    “是,将军!”
    长孙长泽站起身,等长孙仁杰离开以后才继续坐下来喝汤。
    “你多喝点。”
    等长孙长泽吃完一碗,宋暖又给他盛了一碗。
    喝完两碗汤,长孙长泽才抬手制止宋暖的动作,“我吃饱了,我先躺会。”
    宋暖再看着贺州和墨卿,“你们两也多喝点,我去外面走走。”
    军营重地,作为特使的宋暖却是哪里都可以去。
    菜地里的鸡毛菜和奶油小白菜已经种第四次了,每一次,宋暖都记得很清楚,大白菜也长得很大,一个已经有几斤的样子,但宋暖想让大白菜长到十几二十斤,所以一直都没让他们摘来煮。
    她站在军营的大门,看着她种的花苗已经长出来新的绿叶,花种子也已经郁郁葱葱的长出来,也不知道虎头村的花,长得怎么样了?
    箫季云他,收到了自己的信没有?
    虎头村。
    一大早,箫季云就被吵醒了。
    没多会,宋文洲就拿了一封信上来,递给了他。
    “暖暖的信。”
    箫季云起身,接过信就拆了。
    宋文洲按耐住心里的好奇,箫季云却喊着他一起看,“大哥,一起看吧!”
    “暖暖写给你的……”
    宋文洲说着,眼神却还是止不住的往信上瞄。
    “也有给大家的。”
    看着信上面先问了箫季云,然后再问候了萧家的每一个人,告诉他们自己在军营里暂时很安稳,她一个人住一个帐篷,让他们安心,还说了些将士们的不易,军营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让他多买些地种红薯,还让他给东方清羽写信,能不能和她合作做做一批棉布衣裳,如果成本可以控制在八十文一套,若是可以,便给她回个准信。
    信的最后,表示了她的想念,最后一句便是:箫季云,我想你了!
    箫季云耳尖一红,宋文洲则是轻咳一声,“没事的话,我就先下去了。”
    “好。”
    等宋文洲离开,箫季云又反反复复的看了几十遍宋暖写的信。
    种地的事,箫季云倒是真的有心无力。
    因为宋暖走了没多久,皇上把虎头村里面所有的田地都征用了,专门有一批人在这里种地,而且还盖了房屋,来的人还不少。
    听村长说,去年年底村子里的人又买了地,狗剩找他买了二十亩地,其他人最少也买了两三亩,虎头村的占地还有近三千亩,加上隔壁几个村子的也都被朝廷征地,这一大片下来得有上万亩地。
    他没有马上回信,他还得找东方清羽问做衣裳的事。
    宋暖不知道虎头村的情况,她在门口站了会,等贺州和墨卿吃饱了,带着他们上了山。
    她还是第一次去军营的山上,在山上走了许久,连草药都没有看到,都被军营里的军医们采完了。
    又往深处走了下,宋暖突然就顿住了脚步。
    那大片大片的蘑菇和竹笋已经冒出了尖,野荞头遍地都是,她眼睛一亮,对贺州说道:“贺州,你去找些士兵来,多带些锄头和袋子,这野菜多,挖回去可以包饺子吃。”
    “好的小姐。”
    等贺州离开,宋暖从衣袖里拿出挖野菜的小铲子,很快挖了起来。
    墨卿看的目瞪口呆,宋姑娘怎么什么都有?
    第297章 别的男子未必像我一般君子
    士兵们没多会就来了,他们其实也会在山上附近找野菜,毕竟军营缺吃少菜的,也对这里的野菜不陌生。
    大家很有默契的挖野菜的挖野菜,捡蘑菇的捡蘑菇,竹笋倒是不多,因为附近的竹子也不算太多,要去前边才有多的。
    两百名士兵在山里挖野菜,宋暖让他们十个人分为一组,这样才不会走散。
    野菜挖了大半天就挖了几十袋,蘑菇更是哪里都是,一些老树枝上面还有木耳,地上的地皮菜,都没有放过。
    在其他地方,宋暖还看到了香椿,苋菜,鱼腥草……
    突然,熟悉的藤蔓让宋暖眼睛一亮。
    她让贺州拿着锄头挖,果然挖到了大薯。
    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士兵看着宋暖那激动的模样,说道:“特使大人,您挖的这个藤蔓我在其他地方看过,很多。”
    “真的?”宋暖对士兵问:“在哪里?”
    “在东面的山脚下那块地,一大片都是这个藤蔓,我路过的时候看到了。”
    “你带我去看看。”
    宋暖留下贺州和他们继续挖野菜,她带着墨卿和士兵一起去了他说的那个地方。
    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宋暖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藤蔓,熟悉的让她激动不已。
    “这是大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