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暖从怀里掏出一颗糖递给士兵,“若是能挖出大薯,我们也不需要吃的问题。”
    士兵不敢接糖,只是挠了挠头,“特使大人,要我找人来挖吗?”
    “肯定要,我回去一趟。”
    宋暖很快回到军营里,把发现大薯的事告诉了长孙仁杰和长孙长泽,因着长孙长泽伤势太重,长孙仁杰就跟着去了。
    用锄头挖出大薯,宋暖拿着紫色的大薯给长孙仁杰看,“将军,这就是大薯,煮熟可以吃,去年灾荒就是挖出了许多大薯和木薯赈灾的。”
    长孙仁杰点头,看着那一望无际的藤蔓说道:“我让他们来挖,挖了该怎么保存?”
    “放在阴凉处,条件允许的话就挖地窖,看藤蔓应该能挖出许多大薯,有地窖放能储存的更久。”
    “军营里有地窖,挖了当储备粮也好。”
    长孙仁杰回去就下令带了士兵来挖大薯。
    宋暖又回去挖野菜,野菜多,但人更多,到了半下午,野菜也挖的差不多了。
    他们把一袋袋的野菜,菌菇扛下山,宋暖也跟着一起回去。
    回到帐篷里,宋暖已经累的不行。
    她打了个哈欠,连东西都没吃,见床上只有一床凌乱的被子,就倒在了床上。
    长孙长泽睡的迷迷糊糊,突然感觉有个人在旁边躺下,把蒙在头上的被子拉开看清楚人,他叹了口气,起身去了隔壁的帐篷。
    长孙仁杰和副将在看地形图,看到他来,蹙了蹙眉,“怎么过来了?”
    “过来休息。”
    长孙长泽说完,长孙仁杰想到了什么,说道:“她在你帐篷里住着毕竟不方便,那边房屋盖得差不多了,你可以去那住。”
    “嗯。”长孙长泽身子有些发虚,应了一声就躺在了床上继续休息。
    等宋暖醒过来,这才想起长孙长泽回来了。
    她睁开眼来看着旁边没人,这才舒了一口气。
    他应该回大将军的帐篷里休息了吧?
    毕竟是睡习惯了的地方,她还真的不习惯换到别的地方去做,想着,她起身去做饭。
    炒了一盘菌菇,蒸了一盘腊肠,炒了一盘红烧肉和一盘青菜,炖了个腊排骨丝瓜汤。
    依旧是五个人用晚膳,吃完以后,宋暖对长孙长泽说道:“大获全胜了,我明日想要一辆马车去买些东西,我们挖了许多野菜,明日包些饺子让将士们吃的好些。”
    “好。”
    长孙长泽应声,等所有人都吃饱收拾完碗筷离开,才开口:“下次上床的时候看清楚上面有没有人。”
    “你在床上?”宋暖错愕的看着长孙长泽,随即道歉,“我真的没看到你,我就看到一团被子,可能是我太累了,我没注意,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下次一定注意。”
    “我没有怪你,但我是男人,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吃亏,你不一样……”长孙长泽顿住,又加了句,“别的男人可未必会像我这般君子。”
    怕宋暖尴尬,长孙长泽说完就离开。
    宋暖拍了拍自己的脸,她是真的没看到人啊!
    晚上,她早早就睡了觉,凌晨她就起床和贺州,墨卿赶了三辆马车去了镇上。
    天蒙蒙亮,他们就已经到了镇上。
    因为要包饺子,宋暖买了十二头猪,二十头羊,街道上有卖野菜和菌菇的也全买了,正准备回去时,被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拦住。
    墨卿一下就冲了过来,贺州也拦在了宋暖的面前。
    “没事。”
    宋暖对着两人说着,然后看着两个少年,“你们有事?”
    “这位小姐,我们兄弟听说您收野猪是吗?”年长些的少年身上的衣服打满了补丁,但却站直了身子,对着宋暖问。
    “对,我们收的,你们有?”
    少年眼底里闪过一丝惊喜,很快说道:“我们在山上打了一头野猪,在家里,您要的话可以在这里等下,我们去扛过来。”
    “坐马车过去吧,快些。”
    宋暖说着,少年点头,小心翼翼的坐在了马车的边缘,看着马车上载着的猪和羊,心里也十分的期待。
    很快,马车就来到了镇上出去些的一个独栋小院子里停了下来。
    房屋有些破旧,但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院子里还晒着菌菇,旁边还放着一大筐的野菜。
    一个少年搬了三张用木板做的小凳子过来,另外一个少年倒了三碗水,“您稍等下,我们去后院里把野猪拖过来。”
    少年刚说完,屋子里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小杰,小飞,是有客人来了吗?”
    “祖母。”
    少年飞奔过去,扶住了颤颤巍巍拿着拐杖的老奶奶,“是客人。”
    “给客人倒茶了没有?”
    老奶奶问着,摸摸索索的出了门槛,一双眼睛无神的看着前面,“不好意思,小杰和小飞还小,招呼不周还请客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