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作品:《保命要从娃娃抓起+番外

    回忆着往事,沈瑭仿佛又见到了故人,脸上微微舒缓了些:“某日路过一处偏僻的御园,暑热正盛,我曾停留过片刻。也正是那时,见到一位宫女不慎将滚烫的茶水洒在了一位少年的手上,可那少年却并未动怒,反而以礼相待,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满园荫绿,眉眼存善,那是我记住他的伊始。”
    “彼时的朝廷戾气太重,嗜杀成性,天下亟需一位仁君,所以后来我知晓他皇子身份时,便决定此生拼尽全力也要辅佐他。他有生而为人的慈悲心怀,宁愿自己默默忍受也不愿责怪他人,日后定能以慈悲之心爱护黎民百姓。我曾笃信他可以不负我所望成为一代明君,很长的一段时日里他也确实如此,只是后来,浮华迷乱世人眼,先皇的童年贫瘠得就像一抔沙土,不曾开过花,寸草也着生不住,再多少年也弥补不了,坠入尘网,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风细细地吹着,官稚静静地听着,酒杯空了也未曾察觉,仍旧有意无意地啜着。
    这一夜,他像是回到了很久很久的从前,在那些自己不曾存在过、不曾亲历过的年岁里,白驹过隙地走过了某个人苍白的一生。
    很久,官稚搁下了酒盏,缓缓站起身来,像一位真正的少年帝王那样,玉立于天地之间,目光如炬,眼含星火,万物尽为脚下尘泥。
    他又想起了贺文焉惨死的模样,不由地抿了抿唇。只是这一次,胸口不再涌塞,而如草木开阔,仰见月华。
    “沈大人,放心吧,”官稚定声,斟满一杯酒缓缓洒在地上,“从今以后,朕不会再让有心之人得逞了……”
    白日的火没有烧完,余烬在深夜还能洇出橙红的光焰。
    已经很晚了,江令桥却迟迟没有回宫,容悦四下寻了许久,最终在某一处偏僻的宫殿屋檐上看到了她,她并膝高坐在屋脊下,两手托腮,有些出神地望着阴沉的夜幕。眉眼和鼻头都泛着微红,不知是被冷风吹的,还是暗自落了泪。
    他解下身前的棉斗篷,不动声色披在她身上,与她并肩坐下。
    “还在想白日那件事?”
    江令桥低下头,有些黯然地叹了口气,她问他:“容悦,你说……贺文焉之死是不是我害的……”
    她转过头,眼尾通红,眼睫里残存着迷茫和无助,宛如濒死的囚徒等待审判。
    容悦从没见过她这样,脆弱而可怜。贺文焉之死太过震撼,她想救他,也是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想救下一个人,可时局有变,她没能成功,便下意识地把所有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惩戒自己以赎罪。
    “这不是你的错,”他微微侧身,替她将斗篷系好,将兜帽戴上,“若你是凶手,那真正杀了他的人又是什么?”
    “可我是害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如若不是我,那些人也许不会冲上刑台,或许贺文焉就不会死了……”
    “嗯……”容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听来,你确实有罪。”
    “?”江令桥陡然一愣。
    “当然,有罪的不只是你,天下人都难逃干系。”他将她的手握入掌心,像捂热一块寒冰那样,温声道,“此事乃楚藏主谋策划,他有罪;文武百官隔岸观火,冷眼以对,有袖手旁观之罪,其中更有官员作伪,此为包庇之私;我们算有遗策,屡屡中计,有推波助澜之罪;百姓也有罪,他们不辨是非,听风是雨,甚至目无法纪,光天化日下动手杀人。这么算下来,我们都是害死贺文焉的罪人,没有人能择得干净了。”
    风迷了江令桥的眼,她忍不住苦笑:“你不是医者么,怎么现在把生死看得这么开?倒是把多愁善感的坏毛病扔给我了。”
    容悦舔着唇角笑,他说:“那只是我难过的时候还没到,你想,两个人总得有一个释然一点吧?要是咱们俩双双抱头痛哭,那场面多诡异。所以啊,你得赶紧振作起来,我的眼泪快到嗓子眼了,最多一个时辰就该你来给我擦眼泪了。”
    他总是诡辩得厉害,哄起人来也尽是些奇奇怪怪的话术,江令桥抿嘴低声一笑,撇过头去不再看他。
    “我才不给你擦。”
    “嗯?”容悦略微扬眉,把脸凑到她面前,“江令桥,你这可就不仗义了!”
    江令桥抽回手,用宽大的兜帽遮住了脸,声音语焉不详地从棉布下传出来,带着些许和缓的笑意:“不过我可以找别人来给你擦……”
    容悦伸手拨开她遮面的兜帽:“家丑外扬,你是不是傻?”
    四下黑漆漆的,也静悄悄的,风把两人的发丝吹得纠缠在一处,连出口的话语也集聚了几分亲昵的意味。
    江令桥睁着亮晶晶的眸子看他,嘴角的梨涡若隐若现,半晌又把兜帽拨下来,将面目遮得严严实实:“或许我可以找个地方躲个一年半载,等风头过去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