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作品:《白月光守寡后[重生]+番外

    荣亲王在这一片混乱里惊恐异常,不断拉着新的兵卫来设包围圈保护自己,看着已吓破了胆。
    季钦与成宣帝全心迎战,心知外头已安排妥当,甚至杀出了一些快意,刀兵相击有金石之声,成宣帝在这声音里,与季钦越靠越近。
    “王爷!”
    忽听得一声呼喊,成宣帝转头,发现肃亲王胸腹齐齐中剑,已从登天楼塌了的西北角处坠楼。
    他眼睛一眯,暗道不对,再寻人群中另一个身影,发现荣亲王已被人护着往楼下逃了。
    电光火石之间,他骤然顿悟,当即抽了季钦永远藏在靴子里的一把短刃,直直地朝荣亲王掷了过去。
    荣亲王一声惨叫,但却更快往下逃命。
    “追杀荣亲王!”
    成宣帝这句落地,无数人齐齐扑上去,可就这三两息之间杀机已至:羽箭打空中飞来,直冲成宣帝的要害,他盯着越来越醒目的箭尖,再拔剑却已迟了。
    说时迟那时快,有人火速旋身而来,一面抬手挥刀格开了西北来的剑锋,一面以身为盾挡住了西南来的羽箭。
    “钧希!”
    “荣亲王已伏诛!”
    “发现肃亲王尸首!”
    此时,天灯已升到了高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纷纷放出“大败叛军”的信号。
    高楼无端起了风,如酥小雨随即而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熄灭了登天楼上来不及灭的火,冲净了石板路上来不及清的血。
    季钦浑身是血躺在成宣帝的怀里,缓缓闭上了眼睛。
    ————————
    第50章 伤重
    子时已过,是四月初四的凌晨了。
    这一夜,成宣帝没有时间合一合眼,他也实在是睡不着。
    金吾卫指挥使季钦在昨日的登天楼刺杀时重伤,荣,肃二王伏诛,成宣帝心若乱麻,匆促之间连十二琉的冠冕都撇下不要,只想要第一时间带季钦去寻楼下的太医。
    行至第三层,他的冕服已被季钦的血浸透。
    行至第二层,季钦在边疆带来的亲信齐刷刷跪了一地,双手奉上了写在羊皮上的手书一封:万寿之日,若我遭遇不测,送我回兰时别院。
    成宣帝低眸,认出来了季钦的字,这一手字,他看了近十年,比哪个都更识得。
    眼前人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拦住成宣帝的退路,将手书举得越发得高。
    季钦自打入京,就一直奉皇命在彻查肃亲王,其间很多事情只能查到一半,留下疑云无数,本来,若再许上几个月,事态大约会更加清楚明了些,但肃亲王此次无诏入京事发突然,打乱了金吾卫的所有计划。
    所以,即使他们所有的埋伏与安排都已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极致,但季钦仍强烈地察觉到了可能会出现的要命变数。
    年少时一起习武,季钦晓得成宣帝的功夫如何,若单打独斗,许还不会落下风,但若碰到厮杀,他的经验不足,应对怕不能自如。
    而季钦在边疆五年,参战无数,多少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无论是独斗还是厮杀,他都能保自己全身而退。
    若一切顺畅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局面。
    但若有了万一……季钦会选择把生门留给成宣帝。
    于公,成宣帝是个明君,百姓安居,国力强盛,边疆安定……这是大晋治下之滨近百年最好的日子,无论哪个皇亲谋反上位,百姓都要遭殃。
    于私,数年交情做不得假,他季钦曾将成宣帝当做最好的朋友,哪怕现今早已物是人非。
    三月底,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季钦叫了自己所有从边疆带来的心腹入了书房, “万寿节时,切记不要恋战,且战且退也好,躲藏起来也罢,需知那不是浴血酣战的日子,我,有更加重要的任务交代于各位。”
    “少将军,那是……”
    到底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弟兄,大家都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带我回到兰时别院,”季钦起身,给各位同袍缓缓行了一礼, “无论是生是死。”
    故而今日,成宣帝便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仿佛是刚刚结束了一场‘逼宫’,又开始了另一场“逼宫”。
    五年前,季钦用从龙之功换来罪臣之后的活路一条,是逼宫。
    五年后,季钦用护驾之功逼自己将他还给阮清攸,还是逼宫。
    成宣帝满身是血,鬓发散乱,仪态尽失,揽着季钦不肯松手,手上宝剑却缓缓抬了起来……
    帝王已动杀心。
    他想到之前,季钦与他对峙,任血淌过眼角,划过睫毛,固执地对他说:“卑职这条命,随时可以给到陛下,只消一声圣谕,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只是这颗心,早已许了旁人了。”
    所以,这就是他肯为自己舍生挡箭,却死也要死在那个人身边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