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时宁澜嗓子已经喊哑了,一边儿的小娘子把最后一碗豆蔻熟水送给了他,两样儿点心又各买了两块走了。
    这时宁澜的点心还剩三分之一,除了第一位大叔买的多,其他人都是尝鲜一块儿两块儿的买的。
    宁澜倒也不气馁,午饭随便对付了两口又回来接着吆喝。
    可惜下午人就渐渐少了,摆摊儿的也少了。这里宵禁严,很多人都会早早地回去,好些人家里还有一些活计要干呢。
    最后剩下十块儿酸枣糕,宁澜也收了摊儿也不打算再卖了。
    作者有话说:
    喵喵喵~
    第9章
    宁澜回洞溪村之前又特意绕到了大桂花树下,想看看卖浆水的小娘子还有没有卖别的饮品,那浆水的滋味儿宁澜一只记到现在,可惜天冷喝不着了。
    桂花树下此时已经没什么人了,更别说卖浆水的小娘子,宁澜乘兴而来,只得败兴而去。
    “宁公子,请留步,”宁澜刚准备走就被人喊住了。
    转过身看宁澜到张九如的小厮小满正驾着马车自西向东而来,小满停稳马车,张九如从车上下来。
    宁澜看着走过来的张九如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个人看似温文尔雅,实则给人一种压迫感,就好比他今日身着浅色长衫,本该是翩翩少年郎的模样,宁澜却有看大尾巴狼的感觉。
    人走进了,宁澜礼貌问道,“真巧,张公子身体可好了?”
    “已无大碍,多谢宁公子关心,去哪里,我叫小满送你,”张九如头一次见宁澜便觉着有趣,兴许是都爱猫的缘故,总之他刚听到小满说宁澜在前边就叫小满把人叫住了。
    “多谢张公子,我要回洞溪村,就不麻烦了。”
    张九如微微一笑,“家中弟弟都唤我九哥,我虚长你几岁,如若不嫌弃,你也唤我九哥吧。”
    古人说君子九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张九如这一笑倒真让宁澜觉得人如其名了,  “九哥,那以后也请九哥唤我宁澜吧,不必再公子来公子去的。”
    “好。”
    宁澜拿出剩下的几块酸枣糕,“还要多谢你送我家小九儿的小石头,这是我自己做的糕点,请你尝尝。若九哥吃着喜欢,尽管到西市街去找我。”
    张九如身体无大碍了就带着小满离开了李大夫家,宁澜虽然心中记挂着他送小九儿的礼物,却没想过两人还能再见。
    “小九儿?”张九如接过糕点,表情有一点裂开。
    宁澜尚不自知,“就是你帮我聘的小橘猫呀,可可爱了。”
    张九如无奈摇头,眼看天已晚了,便道,“太晚了,我叫小满送你回去。”
    宁澜不好再承情忙拒绝了,“多谢了,我还是坐孙爷爷的牛车回去,小满送我的话过了宵禁就回不来了。”
    “也好,那你路上小心,”张九如给宁澜说了个地址,“以后若你得了空,可到这里寻我。”
    宁澜应下,和张九如告别,又去给小九儿买了些鸡鸭肉和内脏带回去,猫是肉食动物,小九儿小,吃食上要格外小心。
    有小九儿等着,宁澜回家快乐的很,“小九儿,爹爹回来啦,想我没。”
    小九儿听见宁澜的声音从远处跳了出来,喵喵的叫。宁澜抱着不知去哪儿探险了的小九儿亲了好一会儿才去做饭。
    煮饭期间又将鸡胸、鸭胸、鸡心、鸡肝加一点蛋黄煮了撕给小九儿吃,小九儿爱出去玩儿,宁澜总怕它一去不回,便准备用美食把小九儿的胃拴的死死的,这样只要它饿了就会想着回来。
    隔日宁澜带了 60 块酸枣糕,40 块山药糕去了镇上。这么些糕点做出来要用大半天的时间,酸枣糕还得晾,他只能前一日做,第二天去卖。
    红枣泥处理起来也麻烦的很,为了保证口感,要去核去皮,宁澜还专门去请山伯做了个密密的面萝用来过筛,这样枣泥做出来会更细腻。
    这些数量的糕点刚好供应一天的量,偶尔会剩上几个。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私厨,再加上镇里也有不少好的点心铺,宁澜每日卖出这些已经很满足了。
    腊月二十三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置办年货了,糕点的需求也大了一些。
    宁澜便改成每天去镇上,他请了花婶儿来帮他,两人每天下午做出 70 块儿酸枣糕,50 块儿山药枣泥糕,宁澜一大早去镇上卖,午后赶回来。
    天寒地冻,酸枣糕不能再放在外面晾,得用小火慢慢把水分煨出来,又不能煨的太干,火前要时时刻刻有人看着,因此宁澜和花婶儿每天都忙到很晚。
    “这一小块儿东西,做起来这么费劲了,怪不得卖的贵,”花婶儿一边忙,一边和宁澜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