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我听闻有一种三清茶,以凌寒不凋谢的梅花、四季常青松柏的松子和寓意“福寿”的佛手柑为原料,用雪水煮泡,味道清绝。这一坛雪水是我去年从梅花上扫下来的,比不得五年的雪水醇,聊胜于无吧,梅花是新晒的,松子仁是我收集了一个秋天才得了这么些,佛手柑我实在找不到,九哥自己找吧。顺祝新年好,愿事事皆如愿,所行皆坦途。”
    张九如头一次见到这么送礼的,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又觉得这就是宁澜,与旁人都不同,并吩咐小满,“明日一早你去舅舅家看看有没有佛手柑。”
    他自己又去书房翻了几本古书,都没有找到记录三清茶的,心中忍不住好奇宁澜是哪里看来的。
    “三清茶”其实是乾隆皇帝独创的,乾隆还专门写过一首《三清茶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宁澜这边今年要送年礼的多了两家,阿爷阿奶那边和宁磊的老师宁致文,阿爷阿奶那里宁澜礼备的丰厚早早就送过去了。
    宁澜带着宁磊去宁致文家时,宁致文正在炭火旁边看书,时不时啜一口热茶。
    “宁磊读书刻苦,要坚持,以后好好念,”宁致文也只交代了一句就送宁澜和宁磊走了。
    出了门,宁磊道,“哥哥,老师一直这样的,除了学问上的事,他平时也不理我们。”
    “没事儿,我不在意,”宁澜摸着宁磊的头,感叹道,才几个月的时间,宁磊也窜了这么高了,之前瘦瘦小小的一点儿。
    年初一,宁澜拜了年就回家歇着了,他心思不定,没有心情同别人寒暄。从刘承派人拉走头一批酱油之后,他就在一直在等刘承的人过来。
    直到初四,上次来过的刘管事带人驾了三辆车停在了宁澜家门口。宁澜一边叫宁磊跑腿去把三爷爷和秦大哥叫过来,一边去迎接刘管事。
    “打扰宁公子了,前两日就想来的,我家公子怕我扰了你过年的兴致,今日才放我出来,”刘管事一边笑一边招呼手下人,“还不快把公子准备的年礼拿过来。”
    “多谢你家公子了,”宁澜忍住心中激动,“刘管事先进屋喝碗茶吧。”
    “不用不用,别麻烦了,”刘管事忙拉住宁澜,“实不相瞒,年前那批清酱油卖的不错,店里明日就要开市了......”
    宁澜了然,“我带管事去拉剩下的。”
    “有劳了,另外公子下批酿的我再定 5000 斤。”
    “下一批要等半年,想必刘公子给管事知会过。”
    “是,公子都交代过了。”
    宁澜和刘管事重新签订契约,刘管事结了这次的钱,又留下 20 两的定银,拉着 1050 斤酱油走了,其中 50 斤是宁澜送的。
    头一次酿的酱油还是坏了一缸,宁磊和笑笑心疼坏了,宁澜觉得是好事,找找酿坏的原因,积累经验嘛。
    “宁澜,”三爷爷和秦大哥看着宁澜和刘管事交易完,大抵也明白宁澜叫他们过来的意思了。
    “三爷爷,秦大哥,我想做清酱油生意,你们也看到了,只靠我一个人是不能把生意做大的。”
    “你是如何打算的?”三爷爷问道。
    爷爷和秦大哥心里清楚,年前宁澜送酱油叫他们先尝过,现在又真金白银的叫他们看着都是在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原打算是和你,秦大哥还有舅舅家我们四家一起,”宁澜缓缓说道,“只是村里和宗族的利益不能不顾及,还请三爷爷指点。”
    “自当是要先以自己宗族为重,村长那边你不必担心,”三爷爷说道,“只是族里,怕是要占一份。”
    在村里生意要做的安稳,没有族里的维护是不成的,所以族里占一份宁澜是早有准备的,这时代都以宗族为重,很多大事就是村长也盖不过族里的。
    三爷爷虽是现任族长,他儿子宁建邦是下一任族长,哪怕宁澜把三爷爷拉进来,也没想过他们会为了维护他和全族的人作对。
    宁澜不会成亲,他就必须让宁磊和笑笑入族谱,以后小可怜父母的香火供奉才不会断。
    “三爷爷,族里占一份我没有意见,只是我有一个条件,”宁澜神色认真,“让宁磊和笑笑入族谱,不然这门生意我不做也罢。”
    秦大哥走后,三爷爷又逗留了片刻,为难道,“宁澜,这两家外姓,族里怕是也不依的。”
    “那依三爷爷看着?”
    “秦大还好说,对你们一家都有救命之恩,族里不会过于为难。罗家和宁磊笑笑入族谱一事,族里怕是会逼你二选其一。”
    宁澜思索良久,只能先放弃了拉罗家入伙。
    ........
    族里那边自有三爷爷去周旋,宁澜只管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