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叔,我目前是这样打算的,您看可行不?”宁澜把他之前和宁磊笑笑商议的说给孙望听。
    “成,”孙望思索了一会儿,“不过你这样,没个 20 两可下不来。”
    “没问题,那就劳孙大叔多费心了。”
    盖房子这段期间,宁磊和笑笑都住在李大夫处。宁澜在家,每日听孙望的吩咐干些杂事,晚上借宿在花婶儿家。
    罗舅舅听说宁澜要盖房子,也赶过来帮忙了。
    家中还要打些家具,宁磊屋里的书桌,笑笑的梳妆桌,厨房的置物架等等,还要管孙望这些人一顿午饭,各种琐事让宁澜和罗舅舅每天都忙到团团转。
    不过看着一天天起来的房子心中也怪有满足感的。
    “孙大叔,多吃些,”宁澜递给孙望一张饼子,“房子还有几天就能完工了?”
    “约莫个四五天就成了,”孙望接过饼子,就着猪肉烩白菜大口大口地吃着。孙望带过来的人能干也能吃,个个看着都结实的很。
    房子盖好要酬谢土地神,宁澜不懂,村中老人叫他买什么就买什么,叫他上香就上香,反正像个傀儡娃娃一样,仪式什么时候完成他都不知道。
    房子落成,村人很多人也都过来祝贺,拿着一袋米一袋面或者几文钱。宁澜又热热闹闹的办了一顿流水席。
    罗舅舅赶着牛车把阿爷阿奶也接过来了,两位老人看着宁澜的新房子喜极而泣。宁澜亲自准备了一桌菜,陪舅舅阿爷喝了两杯酒。
    阿爷阿奶都是很开明的人,知道宁澜收养了两个小孩儿并没有阻挠,逢年过节还会给宁磊和笑笑几文钱。
    怕阿爷阿奶见着女儿的牌位伤心,吃完饭罗舅舅就带着阿爷阿奶走了。
    宁澜手中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又剩下几两了。房子本身,加上打家具和孙望十来个人的工钱,总共花了 28 两。
    “哥哥,我的房间好大,”宁磊到底是个小孩儿,看见了新房间高兴地趴在宁澜身上撒娇。
    笑笑也很开心,她想起来她头一次来到家里的那种惶恐和不安,笑着笑着就哭了,不是伤心地哭,是满足地哭。
    宁澜也有些鼻酸,忍住了,把宁磊推开,“去哄哄你笑笑姐,我去给小九儿和小黑煮肉吃。”
    院中小黑和小九儿正在他们窝前开心的打滚儿,宁澜专门请村中木匠做了个小木屋,空间宽敞,宁澜还放了软软的垫子和玩具。
    宁澜还很俗气的刻了一个木牌牌挂在上面,木牌上刻了“小黑、小九”,又用小字刻了“有钱有闲,猫狗双全”。
    厨房也宽敞很多,三个炉灶,一个大置物架上摆着锅盘碗盏、米油盐肉、还有笑笑采来的中药。
    第26章
    三年后。
    “宁澜,你是不是想气死我,张家那么好的姑娘你都给拒了,”这日三爷爷拄着拐杖,在宁澜家急的跳脚,“你说说你到底什么时候成亲!”
    小可怜父母都去了,阿爷阿奶离得远,宁澜原以为婚姻之事不会有人管他,可谁想到被三爷爷盯上了。
    “你这样让你爹娘怎么放心哟!”
    “三爷爷,我有隐疾,娶亲不是害了别人家的好姑娘么,”宁澜也很无奈,他总不能大剌剌说出他是断袖吧。
    “你这么大声干什么,这么大声干什么,”三爷爷拿拐杖敲他,“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不是,有病你倒是去治啊。”
    三爷爷这几年的身体越来好了,从族长的位置退下来,整天没事儿就盯着族里的小辈,怕他们学孙家的人走上歧路。
    族里男娃一般十五岁就要说亲,十七八就迎娶了,有那早的十六七娃都抱上了。宁澜呢,都 20 了,不说成亲,还把来说亲的全给拒了。
    宁澜家的日子如今越过越好,作坊那边每年有六七十两的分成,加上罗舅舅给的分成,和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收入,一年存下百两的银子不成问题。
    罗舅舅那边,八珍糕的生意和刘承做起来了,用山楂和用人参的八珍糕都打出了名声。罗明远顺利考过了童生试,正在青州求学。阿爷和阿奶的身体也好了很多。
    村里人给宁澜说亲无望,就把主意打到笑笑身上。
    笑笑十三岁,出落的亭亭玉立,按说是到了说亲的年龄。可宁澜接受不了,这么小就嫁人生孩子,对女孩子的身体影响太大了。
    “哥哥,我不想成亲,”笑笑对男女之事不懂,但每天看着村里人打量她的眼光,本能地排斥成婚。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跟李大夫治病救人,给家人做做饭就很好。
    “放宽心吧,哥哥不会叫你成亲这么早的,”宁澜安慰道,还想说什么,又咽回去了。
    宁澜本想说不成亲就在家里过一辈子,可这里对女孩子苛刻,女孩子二十还不成亲,家里人都要受牵连的。宁澜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笑笑到时能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