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我信你。”
    ......
    今年冬天好像特别冷,还没进入腊月,张振父子就来找宁澜说围护栗子树的事。忙完栗子树的事,宁澜就整日窝在家里,除了酱油作坊的事,谁叫都不出门。
    小九和泡泡也不愿意在外边呆了,天天不是窝在屋里火盆旁,就是窝在宁澜炕上。小黑不行,在屋里呆久了要拆家的,宁澜就放它自己出去跑,反正它跑够了就知道回来。
    倒是宁磊,不管多冷早上起来都在外边读书,笑笑用自己的钱给家里人添置冬衣,特别给宁磊做了一个好厚好厚的袍子。
    还有一件事,就是李小墨来提亲了。
    李家没有直接叫媒婆上门,而是先叫宁澜过去问了他的意见。宁澜吓了一跳,说话都有点打结,“这,李大夫,小墨你们知道我的,笑笑的婚事我不过多干涉,得笑笑自己愿意。”
    “宁澜,我们家小墨是认准你家笑笑了,”李大夫也为难,这段日子给小墨说了不少亲他都不愿意,他一再逼问下李小墨才松了口说想和宁澜家结亲,“不过你放心,这事儿我们家没有张扬,麻烦你回去问问你妹妹,成就成,不成我们也不纠缠。”
    宁澜才收拾好思绪,极为认真的说道,“若笑笑愿意,我不会干涉她的意愿,但是我之前承诺过笑笑,不会叫她成亲太早。”
    李小墨过完年就十八了,成亲已算晚的,再等下去村里会传闲话,怕是李大夫也急着抱重孙子。
    “我愿意等,”李小墨自幼学医,自然明白宁澜的顾虑,李大夫也没意见跟着点头。
    宁澜只好回家把这事儿给笑笑说了,笑笑听完羞红了一张脸,低头不说话。宁澜也明白她的意思了,还是没忍住好奇问道,“什么时候起了心思的?”
    “哥哥.....”
    女孩子去说这种事还是难为情,宁澜也不逼她,“你不愿意说就不说,只要你决定了,明天我就去叫李大夫请媒人上门。”
    笑笑羞怯怯的点了点头,宁澜顿时有种鲜花被拱了的感觉,关键是什么时候被拱的,他都不知道。
    婚事是两家私下里说定的,请媒人纳彩问名不过是走个流程。李大夫请人算了个好日子,送来了聘书,聘金,聘礼,李小墨和笑笑的亲事算是订下了。
    李小墨倒也用心,这里聘金一般是二两银子,他送来了六两,聘礼中除布匹、牲畜、鱼肉、果干、粮食和喜饼外,还有一支精致的钗子。
    宁澜这边要准备一桌订婚宴,还准备了两包糕点两包蜜饯两壶酒做回礼。回礼时宁澜特意去问了笑笑,笑笑拿出一把系了同心结的梳子给了宁澜。
    小订那日,宁磊还特意请了假,小脸一直绷着,连李小书都不敢上前和他搭话。
    订婚宴结束后,宁澜挨个给邻居和族中的人送去了喜饼。
    宁澜到了三爷爷家,建邦叔,宁守仁宁守信兄弟俩都来给他道喜。
    三爷爷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时,宁澜看三爷爷脸色不对,放下东西就跑了,跑老远还能听见三爷爷骂他兔崽子。
    ......
    地上冻之后开荒的工人都放假了,等年后才上工,点心铺那里赵平管着宁澜一直很放心,腊月二十五,和张知对完帐就彻底没有事情了。
    宁澜提前打点好家中和要带去州城的东西,把小黑小九和泡泡儿送到了张叔那里,就同宁磊笑笑一起去州城了。
    这次去州城依然是请的秦正镖局的人护送,路上氛围比上次轻松很多。宽敞的马车行驶在官道上,宁磊和笑笑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一直掀开车窗看窗外来来往往的人。
    中间在驿站休息了一个晚上,次日傍晚就到达青州城了,张九如和小满也已在城门口等着了。
    “九哥,冷不冷,不是说了不用你接吗?”宁澜下了马车碰到张九如的手冰冰凉凉的。
    “正好无事,我们先进城,小满都安排好了,”张九如把宁澜拉到自己的马车上在前面领路,宁磊和笑笑的马车跟在后面。
    张九如让小满在城中心寻了个小院落,把宁澜三人安置在里面,这处街市繁华,出门不远就是吃的玩的。
    进城一路上已经很热闹了,卖各种东西的,说书耍把戏的。家家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年味很重。
    宁澜三人赶了两天路已经很累了,东西放下简单吃了一顿饭就先歇下了。
    年二十九张九如才算正式放假,亲自带着宁澜宁磊笑笑在街上玩了一天。
    街上各种东西都有:新衣,新历,缕花,滋补的腊药,悬挂的对联、钟馗像、桃符、幡胜、百事吉剪纸,各种吃的如羊肋排、馈岁盘盒、果子、胶牙饧等等。
    胶牙饧是麦芽糖做的,和宁澜小时候吃过的粘牙糖很像,宁澜买了些和张九如边走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