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好的猪肉干和牛肉干差不多, 劲道拉丝,微麻微辣, 越嚼越香。剩下的就是看猪肉干能存多久了。
    饶是现在天冷, 宁澜想尽各种办法, 最多也只能保存一个月, 根本不足以运到西北, 宁澜暂时将此事搁下,以后再慢慢打算。
    张叔过来了一趟,说种下的梨树后年就可以结果了,得为梨树授粉做打算,开始物色养蜂人了。
    因为梨花粉多蜜少,蜜蜂授粉积极性不高,所以现代种梨树一般是选择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两种方式。但是蜜蜂授粉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靠天性能根据每一朵花开的时间去选择最佳的授粉时期。
    再说在这里宁澜也没有条件进行人工授粉,只能全部依靠蜜蜂。好在现代已经有了几项改进技术去提高蜜蜂授粉的积极性:
    一是加装脱粉器,脱粉器可以让蜜蜂回巢的时候脱掉约80%的花粉,且不会影响到蜂群繁殖。
    二是因气温低梨花不泌蜜或蜜量少的时候,奖励糖水饲喂。
    三是保持幼虫数量,幼虫数量增加,工蜂采粉量也会增加。
    宁澜空有理论,实践就得找一个养蜂经验丰富的人来了。古人养蜂技术不容小觑,我国早在东汉就出现了养蜂第一人,那人还把养蜂的技术教了三百多人,而且他们的养蜂手法比现代的土法养蜂还要高明很多。
    原以为找养蜂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想到折腾了好久。宁澜最初是让知达知礼跑商路上留意着,后来又托刘承秦正找,不是找不到人,而是人家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宁澜想花银子学技术吧,也不同意,最后实在无法写了信给张九如寻求帮助。
    这期间笑笑把她镇里的点心铺连几个方子一同卖了,她要和李小墨李小书一同去州城了。李大夫惦念他们的很,实在不好再往后拖着了。
    李小墨种的药材已成了气候,不过黄芪生长周期只有两三年,收了最后一波,地里就全种成枸杞了。枸杞树寿命可达百年,拔了实在可惜,专门雇了个懂行的人看着。
    即将要离开,笑笑心中满是不舍,“哥哥,你平日要多注意身体,磊弟也是,别光顾着读书,不知饥冷。”
    “知道,知道,有事写信,等有时间了我就和宁磊去看你们,”宁澜很怕分别,怕这种浓郁的情绪。
    李小墨站在笑笑身后,宽慰她,“想回来我们随时回来就是了,几日的路程,不远。”
    “姐姐,姐夫,小书,你们路上注意安全,”眼看天色不早,须得赶路了,宁磊嘱咐完和哥哥一起看着他们离开。
    李小墨租了三辆车,满满的装着家当。赵叔一家也随他们过去,他提前在州城寻了个铺子,打算和笑笑开个药膳坊。
    张九如找的养蜂人终于到了,叫罗四宝,四十多的年纪,祖祖辈辈都是养蜜蜂的。张冬至亲自把他带了过来,连带卖身契一起给了宁澜。
    宁澜请麻婶儿带着罗四宝先去安置下来,“四叔,你长途跋涉应该累了,先歇一歇,过两日我再来找你。”
    罗四宝话不多,点点头就跟麻婶儿去了。
    张冬至走的时候带走了一些软糖和棉花糖,死活要留下银子,宁澜好笑地问他,“当真要给钱?”
    “当真,少爷一再交代过的,”张冬至表情认真。
    “成吧,”宁澜把帐给他算清楚,然后打了个五折,“告诉你家少爷,这时自家人的折扣价。”
    随后宁澜带着罗四宝在梨树林中转了转,告诉他自己为何要养蜜蜂。罗四宝做事特别牢靠,花了几天时间就选定了一处适合放置蜂诱箱的位置。他原来养的蜂都在京城,是不可能迁移这么远的,只能先诱野蜂。
    放置蜂诱箱需要开阔,被风向阳的安静地方,有野蜂群又不能有蜜蜂的天敌胡蜂,这都好找,最主要的是附近要有丰富的蜜源。
    一年四季中春季蜜源最多,也是蜜蜂最弱的时候,是诱蜂最佳的时间。幸亏提前找了养蜂人,能让宁澜做足充足准备,要不然光蜜源就够他头疼的。赶在九月快结束他招呼了几个人在梨树林中套种了油菜花,来年春天开花正好做蜜源。
    油菜打碎后,还可以做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梨子的品质。以后还能吃到油菜花蜜,可谓一举多得。
    按照罗四叔的要求,宁澜花了一些时间把养蜂需要用的东西置办齐。距诱野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宁澜便把脱粉器的想法说了,并画出一个大概的图形,剩下的交由罗四叔自己研究去了。
    罗四叔人是有些孤僻的,依着他的意宁澜在蜂箱不远处建了个屋子给他住,远离人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寒暄,也就吃饭的时候得和方伯几人一起。有时忙的忘了时间,麻婶儿会把饭给他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