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正好人都在,阿北急不可耐的把此事讲了,并依据他的回忆添油加醋了一番。
    宁澜笑着摇头,“哪有你说的那么吓人。”
    “少爷,是真的很吓人,张老爷光站在那里,那气势,就让我的心砰砰乱跳,你站在他面前说话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张九如听完带着笑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玩意,“今日偶然得的,给小阿北压惊吧!”
    阿北接了东西道过谢,“张少爷,我不小了,不是小阿北了!”
    倒是阿南有眼力的把阿北拉了出去,屋中只剩张九如和宁澜两人。
    张九如凑到宁澜面前,“你呢,今日吓到了吗?”
    宁澜轻轻点头。
    张九如便拉着宁澜的手把他拉到卧房,“那我更该为你压压惊了。”
    ……
    第87章
    京城的铺子开张比州城里的热闹多了, 王夫人带来了许多人,罗氏也将他闺中的好友请了过来,光她二人带的人,就把二楼的包间全占了。
    与青州不同的是, 京城的铺子取消了作诗评选这一项, 一来没找到名气地位适合的才女来做评比,京里并不缺才女, 主要是太难请, 若真费劲请来反而不划算;二来没有让大家叹服的人出面, 那些大家小姐们就不屑在诗词一事上明着争个高低,觉得有失身份。
    宁澜虽觉可惜, 也没其他办法,慈善还是要做的,便放出消息,凡事来店里的客人, 每次消费, 店里都会抽出五文钱积攒下来,年底做慈善用。
    另外宁澜又找了个女说书先生, 教她讲《红楼梦》, 若当日讲的这一回目中出现了什么美食,后厨就会做出来抽三人赠送。
    宁澜能把《红楼梦》前八十回记得滚瓜烂熟, 真要感谢他的奶奶,别人家的小孩听睡前故事都是童话故事, 他小时候奶奶只给他讲红楼梦听。
    当然《红楼梦》这前八十回也不是一下子教给说书先生的, 宁澜唯恐其中一些情节惹来祸端, 都是先给张九如讲了, 有不妥的地方先删去, 记录下来,然后再讲给说书先生听。
    《红楼梦》的影响不消多说,哪怕没有书中的美食,只用书中的内容吊着众人的胃口,也给铺子添了不少生意。
    ……
    “我敬大家一杯。”
    新铺子开张一个月,生意红红火火,每日客满不说,座位都得提前几日预定,因此张长瑜特意设了一桌庆功宴。
    张九如还是要拿出兄长的姿态敲打他,“才刚开始,莫太得意,若你不小心露出马脚叫人知道这铺子有你的一份,我就会把铺子收回来了。”
    “知道,知道,哥哥放心,”张长瑜应下,又搂着张九如的胳膊撒娇,“我累了好久,今日难得把你、三哥和澜哥聚在一起,就开心开心嘛,人生得意须尽欢,大哥别老板着一张脸。”
    “好,好,莫显摆你读过书了,今日都随你,怎么开心就怎么来,可好?”
    ……
    花朝节时宁澜和张长瑜挖的竹笋已经腌成了,开了坛一股特别的酸香气传来,因那香气是发酵出来的,爱的人爱之入骨,不爱的人连闻着都觉是臭的。
    酸笋极易腌,只用剥去外衣,洗净切块,放到坛子里,灌满山泉水,密封腌制个20多天就可以了,只过程中不要沾到油,腌出来的笋子是极酸脆爽口的。
    笋子腌好,宁澜如约给王夫人送去一坛,同样罗氏也送去了一坛,又下了帖子,邀请她们来吃老友粉。
    老友粉是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子招牌,到南宁必吃,其汤汁香浓,酸辣开胃,还能驱风散寒、通窍醒脑。
    南宁老友粉中的粉不是纯大米做的,而是加了澄粉。所谓澄粉,就是小麦淀粉,是洗面筋后剩的水静置后沉在下面的一层粉。
    值得一提的是,面筋早在南北朝时就出现了,起初是素斋中的重要食材。
    宁澜则用洗出的面筋做了一道原来他吃土豆粉时必点的红油麻酱面筋。
    锅中热油,把香叶、花椒、姜、蒜、茱萸炒香后加入水,大火烧开后把切块的面筋放进去煮五分钟。芝麻酱用水澥开,加入盐、白糖、酱油、花椒油、茱萸油、和一勺白芝麻调味,浇到面筋上即可。
    做粉则需要降大米提前浸泡、加水磨浆,混入一定比例的澄粉,盛一勺均匀的摊在容器里,上锅蒸熟,切成稍宽的条,能更好吸收汤汁。
    猪腿肉、猪肝切片用盐、糖、酱油、姜末腌制,加入淀粉,最后用一点油封住,粉肠(猪大肠和小肠连接的一段,比别的小肠厚、脆、营养更多)清洗干净,用刀背轻轻拍,将筋拍松,再切段,一同腌制。
    捞出一块儿酸笋洗净切丝,挤出水分,锅烧热,把酸笋中的水分煸干,倒出备用,蒜末豆豉剁碎,米醋、白糖、酱油、胡椒粉、盐、麻油调汁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