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于承道:“你去见...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承道:“你去见一面,不中意再说。人家已经是高中生了,你可以可以鼓动他跟你一起考大学、一起进步啊。他亲大哥就是大学生,军大的。亲哥俩,智商差距应该不会很大。你现在是不指望宣传科的工作了,但我和你嫂子还在机械厂啊。见都不见一面就断然拒绝,有点得罪人!”

    于朵道:“见了再拒绝就不得罪人了?你就说我还小,还要去书。现在没这方面的想法。”

    “说你还小,人家诚心的话也可以等一两年啊。”于承道。

    邱新梅拍拍于朵肩膀,“朵啊,嫂子刚跟你说的是肺腑之言。买猪看圈,婆家人是怎么样的也很重要。嫂子知道你想靠自己干得好,但干得好同嫁得好又不冲突。你看何副厂长不就是?见一面,实在没有眼缘再说。你听着也觉得辛明宇条件还可以吧。真的,了大学也见得就能找到比他好的。好歹大家都是机械厂的子弟,还是比较知道根底的。你不能见都没见过,就一口回绝了啊。”

    这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于朵边上叨叨。

    于朵托腮想了半天道:“可条件这样好的人家,图咱家、图我什么啊?别天上掉馅饼,其实是天上掉陷阱啊。”

    于承道:“我之前也是纳闷啊。所以一开始我还想过他是不是听力有问题,或者长短腿啊之类的。但打听了一下真没有。去见见再说,万一真是个好的也别错过了!反正不管图什么,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如果是一些可以接受、互利互惠的,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是啊,朵朵。这小辛比我们之前想着给你介绍的还好呢。”

    于朵道:“你们想给我介绍谁啊?”

    千万别说是你那个奇葩的弟弟邱勇。

    邱新梅道:“还没有具体的对象,这不你还不算大么。我们就觉得像你这样优秀、会处事的女孩子,是应该可以高嫁的。”

    于朵决定去一趟,不然他们会一直说的。

    又或者万一,真的是天降良缘呢!

    “可是我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邱新梅道:“周末吧,周末你不做晚饭,嫂子陪你一起去见见。只是见一面又不吃亏,又不是见了就要把关系确定下来。”

    于朵拗不过他俩,最后点点头,“好吧,只是见一见。”

    她洗漱了回到自己房间。

    于凌已经上床坐着了,“哎,那两口子找你什么事啊?”

    “大哥给我安排了一个相亲对象:机械厂后勤部长的二儿子。他明说他是有私心的,希望上头有人提携。他以后能当上厂领导。”

    于凌撇撇嘴,然后道:“还算是真小人!然后呢,你就答应了?”

    “我就说如今不需要靠父兄出面了。我自己就可以努力考大学,以后回厂从技术员干起。最后在所谓的提携下出任厂领导。”

    于凌一愣,然后拍着被子下的大腿直笑。

    最后把眼泪水都笑出来了,“小妹,你这话说得太好了!太有水平了!于承早就需要有人这么直白的打击一下。不然他还以为他是老于家的太阳呢!爸妈不在了,咱们都别惯着他!”

    她笑得实在是大声。

    以至于大房间里被于朵说得有些懵的于承,一时气得脸都胀红了。

    邱新梅也有点想笑,尤其是想起了邱勇。

    她爸倒是不会压着她,但她妈是真的从小给她洗脑。

    说弟弟是邱家的根,做姐姐的必须要一辈子爱护、照顾他。

    等整理好情绪她对于承道:“你又不是邱勇那样自己不学无术,只能靠人帮扶的。你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嘛。不管是和辛家结亲,还是以后咱家于朵上位了,对你肯定都是有好处。这都是机会啊!”

    于承道:“你觉得她真能上位啊?”

    “虽然她是说着玩的,但我细想想没准真的有这个可能呢。回头她高考报考相关专业,真的毕业了就回来当技术员。到时候其实分房子、升职加薪那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嗯,看现在社会上的形势,大学生真的吃香啊。咱厂子里不是也在高薪聘请工程师么。都是66年之前就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

    于承点头,是,年后来了两个工程师。

    都是一来就在干部宿舍那边分了楼房,工资级别定得也高。

    “那以后不成了靠她拉拔我了?”

    邱新梅道:“没什么不可以啊。小妹看起来是你们三兄妹里唯一可能考上大学的了。嗯,希望以后小鹏和娜娜能跟着小姑多学学。这从小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应该也能像个三分吧。”

    不过,她家小鹏和娜娜以后都是有正式工作可以继承的。

    这一点倒是比于朵要强一些。于朵的工作机会全得靠自己去谋划、去搏。

    今天是1月12号。

    第二天于承去回了辛部长的话,最后就定在1月14号的晚上六点半。

    辛家在附近一家西餐厅定了位置。

    邱新梅中午吃饭知道消息后咋舌,“那是以前外国人开的,如今是国营的。邱家还真是重视这件事啊,这消费可不低。”

    那样高档的地方她还从来没去过呢。

    于凌今天带了梨子回来。

    饭后她一边啃着一边道:“去西餐厅,你俩有合适的衣服么?要在门口脱大衣的,别只是面上的衣服好。”

    于承道:“你很懂啊?”

    “前两天钟言才去吃了西餐,他告诉我的。”

    邱新梅道:“我一会儿骑着车去那门口经过一下,看里头的人都穿的是什么。不过,我不懂吃西餐的礼仪啊。”

    于朵道:“我可以去请教高老师。就参考一下别人的打扮,尽着我们最好的衣服穿,不失礼就行。怎么会约在这样的地方?”

    虽然是重视,但是也有些破费了。

    于承道:“辛部长手头有现成的餐券,不用另外花钱。又知道你能跟高老师学相关餐桌礼仪。小辛就提议去那里!你不是学外语么,提前去洋盘一把啊。”

    于朵道:“还挺会过日子。”

    不是听说经常在外头玩么,连老莫餐厅都去过多次了。

    原来也会在意有没有免费餐券用啊。

    “那可不!”于承道。

    邱新梅说干就干,当真推上自行车就出去了一趟。

    路过那个西餐厅的时候她下车推着走。

    看到果然如于凌所说在门口要脱大衣,然后有人帮你接着、拿去挂起来。

    然后从落地窗她也看到了里头的人穿什么。

    “也有人就穿的列宁式的厚外套去,脱了里头是毛衣。我估着里头有暖气。”

    于凌道:“毛衣,应该不是家织毛衣吧?”

    家织毛衣宽宽松松的,不怎么上档次。

    当然,真的很温暖。

    不得不说,这俩虽然有私心,但给小妹找的这个相亲对象还可以了。

    邱新梅摇头,“嗯,是商场卖的那种,比较好看。不过我织的毛衣也还行,不怎么土。”

    于朵道:“那就这么着吧。我就穿那身黑色高领比较修身的毛衣,然后棉袄、列宁式的外套。”

    这件事她也和高老师说了。

    高老师说如果是这样的条件,去见见倒也无妨。

    这个人并不是到目前这一步就定型了。

    他是还可以成长,还有上升空间的。

    至于说年纪,16岁相看起来也可以。法律规定,18岁都可以领结婚证了。

    师丈去留学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16岁,一个18岁。

    然后过了七八年他再学成归国,大家也都还年轻。

    所以,如果合眼缘,相处几年也行。

    如果半道走散了,那也是没缘分。但确实学习、奔事业和处对象不是对立的。

    她之前那么说,是以为于朵身边圈子里的人不是太优质。

    不想她将来因为道德、责任感被束缚。

    高老师那会儿是寻思等她家老常回来了,她可以在他同事的孩子里给介绍一个。

    所以一直劝于朵一定要考大学。

    于朵下午还准备去高老师那里。

    今天14号嘛,老师已经翻译完了一万字。她还有一千多没抄完呢。

    前面的老师都已经核查过,没有问题。

    这一千多字抄完,下午她又能去邮寄了。

    再回来,也就是四点多。

    嫂子是五点半才下班。约的时间是六点半的嘛,来得及。

    反正离得也不远!

    高老师看着于朵认真的誊抄着,心无旁骛的样子。

    这是没当回事,就准备去应付一下差事。

    行吧,真的是还没有开窍呢!

    这最后一千多字核对无误,高老师道:“好,去邮寄吧!”

    这一万字寄出去,只要过稿,那上次的15块也会一起汇过来。

    她现在真的是缺钱,需要多多挣钱。

    一天2500字,刚开始有点勉强。但适应了强度就还好。

    多挣一些,也带着这孩子多挣点。

    她们的时间掐得很紧。11号开始,26号结束。一共准备完成四万字。

    不过,出版社二十七就放假了。

    所以只来及寄出去三万字的稿子。

    过年期间她没什么安排,也可以在家继续翻译。

    等出版社初六上班,也许可以一次性寄出两万字。

    于朵说她过年期间也没什么亲戚要走。初三就可以过来誊抄书稿。

    她们师徒都是缺钱的人啊!

    她要挣手术费,于朵想尽可能靠她自己挣出高中的花销。

    省得还得跟她哥嫂去低头。

    经济上不独立,就很难有真正的自由。

    四天一万字的节奏,于朵是轻轻松松的。虽然她还要抽那么多时间学英语。

    但这同样是四天挣五块钱的节奏啊。

    良性循环之下,她学英语的效率也更高了。

    那投入程度真的是让高老师都惊讶。

    学语言嘛,还是需要一点天赋的。于朵的语言天赋就很不错。

    她说她未来还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专心学习吧。

    打好基础,将来这些知识总是有能用到的一天的。

    不管将来做什么,基础都是最重要的。

    “老师,那我去邮寄了。没准明天稿费就寄出来了。”

    上次于朵得了1.5元,这次可以拿到5元。

    好幸福的感觉!她能挣钱了——

    于朵邮寄了东西,这才回家。

    今晚由于凌负责做饭,做好她和那三爷子一起吃。

    于朵回到家,看二姐已经回来了。坐在自行车旁有些魂不守舍的感觉。

    这是提前了一点回来。早市要下午四点才散,她回来一般都四点半以后了。

    “二姐,你怎么了?”

    于凌道:“你姐夫跟着朱姐去外地出差了,走前都没告诉我一声。还是我去问,小黄他们才告诉我的。”

    于朵道:“也许是临时出发的吧。你们不住在一起,咱家又没有电话。”

    作者有话要说

    于承道:“你去见一面,不中意再说。人家已经是高中生了,你可以可以鼓动他跟你一起考大学、一起进步啊。他亲大哥就是大学生,军大的。亲哥俩,智商差距应该不会很大。你现在是不指望宣传科的工作了,但我和你嫂子还在机械厂啊。见都不见一面就断然拒绝,有点得罪人!”

    于朵道:“见了再拒绝就不得罪人了?你就说我还小,还要去书。现在没这方面的想法。”

    “说你还小,人家诚心的话也可以等一两年啊。”于承道。

    邱新梅拍拍于朵肩膀,“朵啊,嫂子刚跟你说的是肺腑之言。买猪看圈,婆家人是怎么样的也很重要。嫂子知道你想靠自己干得好,但干得好同嫁得好又不冲突。你看何副厂长不就是?见一面,实在没有眼缘再说。你听着也觉得辛明宇条件还可以吧。真的,了大学也见得就能找到比他好的。好歹大家都是机械厂的子弟,还是比较知道根底的。你不能见都没见过,就一口回绝了啊。”

    这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于朵边上叨叨。

    于朵托腮想了半天道:“可条件这样好的人家,图咱家、图我什么啊?别天上掉馅饼,其实是天上掉陷阱啊。”

    于承道:“我之前也是纳闷啊。所以一开始我还想过他是不是听力有问题,或者长短腿啊之类的。但打听了一下真没有。去见见再说,万一真是个好的也别错过了!反正不管图什么,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如果是一些可以接受、互利互惠的,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是啊,朵朵。这小辛比我们之前想着给你介绍的还好呢。”

    于朵道:“你们想给我介绍谁啊?”

    千万别说是你那个奇葩的弟弟邱勇。

    邱新梅道:“还没有具体的对象,这不你还不算大么。我们就觉得像你这样优秀、会处事的女孩子,是应该可以高嫁的。”

    于朵决定去一趟,不然他们会一直说的。

    又或者万一,真的是天降良缘呢!

    “可是我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邱新梅道:“周末吧,周末你不做晚饭,嫂子陪你一起去见见。只是见一面又不吃亏,又不是见了就要把关系确定下来。”

    于朵拗不过他俩,最后点点头,“好吧,只是见一见。”

    她洗漱了回到自己房间。

    于凌已经上床坐着了,“哎,那两口子找你什么事啊?”

    “大哥给我安排了一个相亲对象:机械厂后勤部长的二儿子。他明说他是有私心的,希望上头有人提携。他以后能当上厂领导。”

    于凌撇撇嘴,然后道:“还算是真小人!然后呢,你就答应了?”

    “我就说如今不需要靠父兄出面了。我自己就可以努力考大学,以后回厂从技术员干起。最后在所谓的提携下出任厂领导。”

    于凌一愣,然后拍着被子下的大腿直笑。

    最后把眼泪水都笑出来了,“小妹,你这话说得太好了!太有水平了!于承早就需要有人这么直白的打击一下。不然他还以为他是老于家的太阳呢!爸妈不在了,咱们都别惯着他!”

    她笑得实在是大声。

    以至于大房间里被于朵说得有些懵的于承,一时气得脸都胀红了。

    邱新梅也有点想笑,尤其是想起了邱勇。

    她爸倒是不会压着她,但她妈是真的从小给她洗脑。

    说弟弟是邱家的根,做姐姐的必须要一辈子爱护、照顾他。

    等整理好情绪她对于承道:“你又不是邱勇那样自己不学无术,只能靠人帮扶的。你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嘛。不管是和辛家结亲,还是以后咱家于朵上位了,对你肯定都是有好处。这都是机会啊!”

    于承道:“你觉得她真能上位啊?”

    “虽然她是说着玩的,但我细想想没准真的有这个可能呢。回头她高考报考相关专业,真的毕业了就回来当技术员。到时候其实分房子、升职加薪那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嗯,看现在社会上的形势,大学生真的吃香啊。咱厂子里不是也在高薪聘请工程师么。都是66年之前就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

    于承点头,是,年后来了两个工程师。

    都是一来就在干部宿舍那边分了楼房,工资级别定得也高。

    “那以后不成了靠她拉拔我了?”

    邱新梅道:“没什么不可以啊。小妹看起来是你们三兄妹里唯一可能考上大学的了。嗯,希望以后小鹏和娜娜能跟着小姑多学学。这从小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应该也能像个三分吧。”

    不过,她家小鹏和娜娜以后都是有正式工作可以继承的。

    这一点倒是比于朵要强一些。于朵的工作机会全得靠自己去谋划、去搏。

    今天是1月12号。

    第二天于承去回了辛部长的话,最后就定在1月14号的晚上六点半。

    辛家在附近一家西餐厅定了位置。

    邱新梅中午吃饭知道消息后咋舌,“那是以前外国人开的,如今是国营的。邱家还真是重视这件事啊,这消费可不低。”

    那样高档的地方她还从来没去过呢。

    于凌今天带了梨子回来。

    饭后她一边啃着一边道:“去西餐厅,你俩有合适的衣服么?要在门口脱大衣的,别只是面上的衣服好。”

    于承道:“你很懂啊?”

    “前两天钟言才去吃了西餐,他告诉我的。”

    邱新梅道:“我一会儿骑着车去那门口经过一下,看里头的人都穿的是什么。不过,我不懂吃西餐的礼仪啊。”

    于朵道:“我可以去请教高老师。就参考一下别人的打扮,尽着我们最好的衣服穿,不失礼就行。怎么会约在这样的地方?”

    虽然是重视,但是也有些破费了。

    于承道:“辛部长手头有现成的餐券,不用另外花钱。又知道你能跟高老师学相关餐桌礼仪。小辛就提议去那里!你不是学外语么,提前去洋盘一把啊。”

    于朵道:“还挺会过日子。”

    不是听说经常在外头玩么,连老莫餐厅都去过多次了。

    原来也会在意有没有免费餐券用啊。

    “那可不!”于承道。

    邱新梅说干就干,当真推上自行车就出去了一趟。

    路过那个西餐厅的时候她下车推着走。

    看到果然如于凌所说在门口要脱大衣,然后有人帮你接着、拿去挂起来。

    然后从落地窗她也看到了里头的人穿什么。

    “也有人就穿的列宁式的厚外套去,脱了里头是毛衣。我估着里头有暖气。”

    于凌道:“毛衣,应该不是家织毛衣吧?”

    家织毛衣宽宽松松的,不怎么上档次。

    当然,真的很温暖。

    不得不说,这俩虽然有私心,但给小妹找的这个相亲对象还可以了。

    邱新梅摇头,“嗯,是商场卖的那种,比较好看。不过我织的毛衣也还行,不怎么土。”

    于朵道:“那就这么着吧。我就穿那身黑色高领比较修身的毛衣,然后棉袄、列宁式的外套。”

    这件事她也和高老师说了。

    高老师说如果是这样的条件,去见见倒也无妨。

    这个人并不是到目前这一步就定型了。

    他是还可以成长,还有上升空间的。

    至于说年纪,16岁相看起来也可以。法律规定,18岁都可以领结婚证了。

    师丈去留学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16岁,一个18岁。

    然后过了七八年他再学成归国,大家也都还年轻。

    所以,如果合眼缘,相处几年也行。

    如果半道走散了,那也是没缘分。但确实学习、奔事业和处对象不是对立的。

    她之前那么说,是以为于朵身边圈子里的人不是太优质。

    不想她将来因为道德、责任感被束缚。

    高老师那会儿是寻思等她家老常回来了,她可以在他同事的孩子里给介绍一个。

    所以一直劝于朵一定要考大学。

    于朵下午还准备去高老师那里。

    今天14号嘛,老师已经翻译完了一万字。她还有一千多没抄完呢。

    前面的老师都已经核查过,没有问题。

    这一千多字抄完,下午她又能去邮寄了。

    再回来,也就是四点多。

    嫂子是五点半才下班。约的时间是六点半的嘛,来得及。

    反正离得也不远!

    高老师看着于朵认真的誊抄着,心无旁骛的样子。

    这是没当回事,就准备去应付一下差事。

    行吧,真的是还没有开窍呢!

    这最后一千多字核对无误,高老师道:“好,去邮寄吧!”

    这一万字寄出去,只要过稿,那上次的15块也会一起汇过来。

    她现在真的是缺钱,需要多多挣钱。

    一天2500字,刚开始有点勉强。但适应了强度就还好。

    多挣一些,也带着这孩子多挣点。

    她们的时间掐得很紧。11号开始,26号结束。一共准备完成四万字。

    不过,出版社二十七就放假了。

    所以只来及寄出去三万字的稿子。

    过年期间她没什么安排,也可以在家继续翻译。

    等出版社初六上班,也许可以一次性寄出两万字。

    于朵说她过年期间也没什么亲戚要走。初三就可以过来誊抄书稿。

    她们师徒都是缺钱的人啊!

    她要挣手术费,于朵想尽可能靠她自己挣出高中的花销。

    省得还得跟她哥嫂去低头。

    经济上不独立,就很难有真正的自由。

    四天一万字的节奏,于朵是轻轻松松的。虽然她还要抽那么多时间学英语。

    但这同样是四天挣五块钱的节奏啊。

    良性循环之下,她学英语的效率也更高了。

    那投入程度真的是让高老师都惊讶。

    学语言嘛,还是需要一点天赋的。于朵的语言天赋就很不错。

    她说她未来还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专心学习吧。

    打好基础,将来这些知识总是有能用到的一天的。

    不管将来做什么,基础都是最重要的。

    “老师,那我去邮寄了。没准明天稿费就寄出来了。”

    上次于朵得了1.5元,这次可以拿到5元。

    好幸福的感觉!她能挣钱了——

    于朵邮寄了东西,这才回家。

    今晚由于凌负责做饭,做好她和那三爷子一起吃。

    于朵回到家,看二姐已经回来了。坐在自行车旁有些魂不守舍的感觉。

    这是提前了一点回来。早市要下午四点才散,她回来一般都四点半以后了。

    “二姐,你怎么了?”

    于凌道:“你姐夫跟着朱姐去外地出差了,走前都没告诉我一声。还是我去问,小黄他们才告诉我的。”

    于朵道:“也许是临时出发的吧。你们不住在一起,咱家又没有电话。”

    作者有话要说